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阐扬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基本视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阐扬,应当避免重归"近代性"的哲学立场,在思想的"上下文"关联中理解马克思.由此应抓住下列基本视点:近代哲学思维"内在性"的存在论基础;马克思的生存论哲学境域;以对话的方式在当代哲学语境中阅读马克思.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生存论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德格尔以其生存论哲学树起了一面反叛西方传统哲学的旗帜,但他并没有与西方传统哲学真正划清界限。他的生存论是与非理性的情绪相联系的抽象能动论,是以这种抽象能动论为基础的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生存本体论哲学。因此,不能把海德格尔生存论与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生存论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个人,从生存论视角揭示了人与世界的原初关联,确立了“感性对象性活动”的生存论原则。马克思从生存论意义上回归了人本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了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生存论转向。从生存论意义上对马克思哲学予以解读,不仅赋予了马克思哲学以新的血液和生命,而且对人类思想史的发展也有重大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理论能够超越其他现代性理论的决定性力量正是来自于生存论。  相似文献   

4.
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建设新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回到马克思"到"发展马克思"是当代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建设的新呼吁和新要求,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自身要求."文本学"与"出场学"的理论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建设上的一场方法论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建设在本质上是一种方法论创新,旨在不以任何新的哲学理论形态(本体论)而是以哲学新范式、新方法"重新理解马克思".这场革命是与当代哲学的理论形态进化相平行,又是与时代的历史进程相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建设新形态的"学术化形态"和"现实化形态"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活着的马克思--马克思哲学当代性之我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就是指通过现时代的问题所激活了的马克思哲学精神,马克思始终都应当是活着的马克思,因此,要阐发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就必须坚持不懈地贯彻马克思哲学的当代化.马克思哲学对当代哲学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由马克思哲学所开启的本体论转换,即由超验性的、实体性的本体论向感性的、实践的生存论本体论的转换始终是整个当代西方哲学的努力方向.与当代西方风行的全球性理论相比,马克思哲学更有理由被称之为全球化时代的人类哲学.  相似文献   

6.
国内对马克思哲学最流行的曲解是将马克思哲学混同于一种近代理性哲学,同时,把马克思哲学歪曲为一种解释性的实证主义哲学。殊不知,在现代哲学对近代理性哲学或本质主义发起革命的思潮中,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是最为釜底抽薪的。马克思哲学以生存论为基础,以统一了思维和存在的实践哲学实现了对近代理性哲学的超越。正因为是一种实践哲学,马克思哲学就决然和解释性哲学、实证主义哲学相对立,而专注于对现实生活的干预、批判,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生存论转向是在清理当代哲学 ,特别是西方当代哲学的主题转换及其问题时 ,结合当代人类生存实践活动、社会结构以及文化传统的当代变迁与转型的剖析 ,进而形成的对当代哲学存在论转换及其方向的理论追求与创构努力。生存论转向是整个当代哲学转型中哲学存在论从超验的、实体性的、抽象本体论向奠基于生活世界之上的感性的、历史性的生存论本体论的转换。生存论转向分为三个层面 :已经呈现出来的转向、尚待实现的转向、始终处于未竟状态的转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入手,通过分析手稿的逻辑结构,解读了马克思如何展开生存论的哲学思辨,从而对近代意识哲学和现代生存论哲学进行了区分,指出这种生存论哲学研究方法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生活论转向”目前已经成为当代美学研究的一种趋势。作为当代美学发展的结果,它既是一种新的美学形态,又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无论是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舒斯特曼的“生活表演”,还是当下中国美学界讨论热烈的“生活美学”,这些形式多样的生活论美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陷入了马克思所批判的意识形态的虚假陷阱里——要么囿于理性思辨层面的生活阐释论,要么沦为脱离社会文化现实的微观个体论。而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点,以改造生活世界为目的,为我们阐明了一条迥异于上述理论的生活论美学路向。因此,只有回到马克思的生活论美学,才能走出当下生活美学研究的问题圈囿。可以说,马克思的生活论美学研究既是从马克思主义美学层面对当下美学生活论转向的一个学理回应,也是当前中华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0.
生存论哲学从作为特殊存在者的人之生存出发,探究人的存在并借此追问其他存在者之存在的意义。在生存论哲学视域下,教育作为生存的展开方式,是人自我建构、自我创造与自我实现的过程,生存构成了教育之"本体"。而哲学生存论的转向无疑引导着当代教育从崇尚"占有"到引导"生存"、从病态"适应"到寻求"超越"、从"制器"向"育人"的价值转向。  相似文献   

11.
人总是从经验到的世界出发,力图以此把握世界,因而所谓的世界观有着显明的主体性,从而有着历史性;对世界的理性把握,尽管超越了直观的素朴,但它仍然是主体对世界的诠释而具有主体性和历史性。任何一种直观与理性的世界都有合理性与局限性,体现过程性。真正地体现时代精华的哲学就在于不断超越"已"和"个体"的限制而展示为"类"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是一个不问断的发展过程。马克思奠定了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框架,构成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原生形态。列宁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同时,通过大容量的理论研究,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世界历史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次生形态。毛泽东、邓小平对所处时代的把握以及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认识,以不同的形式达到了应有的理论水准,成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再生形态。  相似文献   

13.
人类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当代哲学变革的主题。回归生活世界,是要把教育世界从对生活世界的遗忘与失落中唤醒,也是基于对自身存在合法性危机的反思,也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和最为根本性的任务。教育研究必须究问诸如教育回到什么样的生活世界、教育脱离生活世界带来了什么后果,教育和生活是否等同等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虚拟世界与理性的科学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兴盛,致使许多人对科学信仰进入迷恋状态。虚拟世界和信仰都具有虚实交错的特点,表现为现实心理和理想心理、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既冲突又联结的关系。虚拟世界的虚实交错特点对主体存在的价值及未来发展的认识产生了深刻的负面效应。需要树立理性的科学信仰关怀科学和虚拟世界,适时地消解虚拟世界带给主体的负作用,以便用现代科学去实现人类自我满足与自我完善、自我创造与自我实现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经历了石器时代、农耕时代、机器大工业时代的演变,进入到信息时代。就世界历史的发展而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就曾经在一百多年前预见到将来世界会发展成为一个整体世界,从而引起了历史观的伟大变革。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和谐世界思想,继承并创新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相似文献   

16.
行走在意义世界中——小学德育课堂巡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育课堂所要回归的生活世界是一个事实世界与意义世界相互联结的世界。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不是仅仅使人去认识一个事实世界,它的更为重要的职能是指引人们进入意义的世界。德育课堂是一个探索生活意义的课堂。它要使儿童逐渐去理解和体验: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中的我是有价值的,它还要在不断丰富儿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拓展他们的意义场域。德育课堂是迷人的,这是因为意义世界是充满人性的世界,追寻意义的过程是一个人的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生命的潜能都被激活,各种能量都能得到释放。  相似文献   

17.
论历史世界     
通过某些历史现象的分析,提出历史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两种境界即所谓的传统世界和经验世界,廓清了两者的畛域,探讨了两者的联系,并且指出这一探索对于历史学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认为,只有对历史科学的深度研究辅之以时间元,区别历史研究中的经验世界和传统世界,把时间和空间的有机观念注入历史研究,才是我们提高历史研究水平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8.
称呼语的转换使用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饶有趣味的言语现象。本文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性理论(Adaptation Theory)为基本框架,分析和解读英、汉、日语跨语言的语料,继而指出称呼语转换是与语言使用者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等相互顺应之结果。它印证了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以策略为基础的选择过程,是一个交际者顺应语境变量的动态过程。其研究目的是对称呼语转换规律有所了解,针对各种语境适时调整称呼策略,顺应对方的心理期待,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世界历史"是近代资本向全球扩张的产物,资产阶级在创造全球市场、攫取剩余价值的同时,却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不自觉的工具,造就了世界历史,使资本具有了世界意义.世界文化也是资本世界化的产物,它同样遵循资本规律--当今时代最普遍的生产规律.在这里,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的本质、逻辑和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教育回归生活已成为对教育的要求,但当前教育语境中"生活世界"的模糊状态以及教学实践中"生活世界"向"日常生活"的简单归一,使得教育并没有向"生活世界"回归,甚至有进一步脱离的倾向。对"生活世界"基本精神的溯源与反思,有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本质意义。同时,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一个艰难而又长期的过程,我们要避免虚假的回归,并应认识到教育在此过程中无法自我拯救,只有认识到这些,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才有可能,而不仅仅是把它作为一种理论畅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