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省立第二女子中学是湖北早期的女子学校之一,创办于1924年,校址位于武昌东卷棚.该校初创期间,时逢1926年国民革命军攻战武汉并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在湖北的统治.  相似文献   

2.
陈赓将军率部进驻春城昆明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然而,作为一名当年随军进滇的新闻工作者,中共云南地下党和卢汉将军率领起义官兵暨云南各族人民代表盛情迎接我军进城的动人情景,依然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里。1950年2月20日清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万道金光照耀着峥嵘壮观的云南高原。我们的英雄部队在陈赓、宋任穷两将军率领下,带着八千里路追穷寇的满身征尘步入了昆明市区。当陈赓将军率部进入昆明东郊时,早已等候多时的卢汉将军立即迎上去,与陈赓亲切握手。我军的摄影记者和地方上的摄影师适时从不同角度摄下了这一历史…  相似文献   

3.
全面抗战时期,新桂系统治下的广西,学校教育融合了地方特色与全民抗日救亡运动双重色彩,广西学生更多地参与了社团活动与社会活动。本文以广西省立桂林女子中学为个案,从学校训导和学生自治会两个方面研究学生活动的管理情况,从学习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和战时服务四个方面梳理学生活动的类型和内容,力图再现当时的学生活动图景,以期对研究民国时期的广西学生活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正>奉天同泽女子中学是由张学良将军于20世纪20年代出资创办的一所私立女中,这是当时奉天城内著名的女子中学,办学理念先进,设施完备。"同泽"二字取自《诗经·秦风》中的《无衣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诗人表达了一种同仇敌忾患难与共的战斗情谊,保家卫国共御外侮的爱国情怀,张学良以"同泽"为校名,意在激励莘莘学子,为强国御侮而学。学校于1927年10月动议创办,1928年3月正  相似文献   

5.
忆康德     
1939年的冬天,我作为“国新社”的记者在鄂中游击区转了几个月之后回到重庆,这个当时的陪都不仅在季节上是雾重庆,在政治上更加是雾重庆,阴霾、晦涩,看不到一点阳光,很想摆脱这些极度的沉闷。有一天,邵阳《力报》的总编辑严怪愚介绍张稚琴来找我,约我去桂林《力报》作战地特派员。同  相似文献   

6.
忆巴金     
《中国新闻周刊》2005,(39):26-27
  相似文献   

7.
忆老叶     
老叶去世快一年了。老叶,叶寒青,是我在解放军报的老上级。1958年春我调到军报理论组,直接领导人就是他。我光足喊他副主编,后喊主编,再喊副社长,前前后后30年。忘了从哪一年开始,我们这些老下级当向也间或呼他老叶,这或许是“文革”在军报遗下的成果。老叶走得匆匆,当时我恰好刚刚离开北京。一个多月后我回到家,他的一切后事都早已办完了,他的老伴世外出去忙她的电视剧。我很难过。几卜年的老领导,又是房前房后住着,临终竟未能见他面!我听说向遗体告别那天,一些多年不见的老同忐都上了,连80高龄的军报第一任总编辑欧阳义、…  相似文献   

8.
忆路遥     
陈幼民  大汉 《出版参考》2007,(12):48-49
近日看电视.有一个观众互动节目.题目是“影响我的一本书”,观众短信踊跃,其中占比例最大的,是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忆路遥     
  相似文献   

10.
忆慈母     
王峰 《档案天地》2009,(11):59-61
母爱。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浓墨重彩用尽最美好的词汇来赞颂、讴歌。“孟母择邻”、“岳母刺字”,在我国家喻户晓。老幼皆知。我的母亲李梅果(1906年3月——1990年11月28日),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主妇。当然没有“亚圣”、“民族英雄”之母和革命先辈那么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胸怀。然而,  相似文献   

11.
忆故人     
我最喜欢听、又最怕听的一首曲子,就是琴箫合奏的古曲《忆故人》。此曲的年代、出处均不详,文献仅记载它出自清末民初琴家彭祉卿的家传,曲中表述了“我有好怀,无所控诉”的孤独心境。寥寥数语,过于简单。但是广陵派琴家张子谦与弟子戴晓莲把它演奏得如泣如诉,愁肠百结,令人不忍闻听。每当听到它,就使我想起一位英年早逝的朋友——裴小南。三十多年来,我参加过无数次追悼会,为许多相干或不相干的人送行,但是有两位朋友的追悼会我拒绝参加,其中一位就是裴小南。作为生者,我可以为毫不相干的死者送行,但却不愿送朋友,尤其是在那种场合。在那种地方送朋友,就等于接受他们死亡的事实,我无法接受这种事实,我做不到。小南离开我们已经快四年了,可是  相似文献   

12.
忆云梦泽     
1970年初,我终于到达梦想已久的古云梦泽边那个“五七”干校.这是当时北京文化艺术界人士“荟萃之所”,据说总数应达一万人,实到的已有五七千人.单说作家,我就见到过冯雪峰、沈从文、张天翼、谢冰心、臧克家、楼适夷、严文井、李季、郭小川、孟超、韦君宜、侯金镜、冯牧,以及张光年、李又然等等不下百人.中国作家协会和文化部门的头头脑脑,大概都去了.我虽是从南京被揪回北京的,在经过三年多大轰大嗡、神魂不安的日子之后,能在农村享受恬静的田园生活,真是心向往之的了.更何况那些先头部队去视察过的人们回来说,那儿是如何山清水秀,又是鱼米之乡,怎能不动心?  相似文献   

13.
忆周文     
今年阴历五月初七,是党的著名的报刊宣传活动家、作家周文同志诞生80周年,阳历7月1日是他逝世35周年。忆起他,我就对他生发出无比崇敬和深切怀念。记得1945年5月,组织上决定把我从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党校调回晋绥大众报社兼吕梁文化教育出版社时,担任晋绥分局宣传部负责人的周文,兼任着晋绥  相似文献   

14.
忆初恋     
十八岁的青年的心,应是火热的,澎湃的,没有被织网的空隙。我想认识她,叫她姐姐,我渴望宁静沉默的她真是我的新姐姐,我没有姐姐。  相似文献   

15.
忆周文     
今年阴历五月初七,是党的著名的报刊宣传活动家、作家周文同志诞生80周年,阳历7月1日是他逝世35周年。忆起他,我就对他生发出无比崇敬和深切怀念。记得1945年5月,组织上决定把我从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党校调回晋绥大众报社兼吕梁文化教育出版社时,担任晋绥分局宣传部负责人的周文,兼任着晋绥大众报社和吕粱出版社的社长。我见到周文同志时便向他陈述自己搞了多年的文化工作和新闻工作,严重脱离实际生活,要求把我调去做基层地方工作,以便体验生活,写点文艺作品。周文说:“大众报需要人,你又熟悉这个工作,还是回来吧!”我坚持自己的要求,僵持了好几天。后来,周文恳切(?)说:“我原来是写小说的,说实在的,我也不愿在上层做党务工作,想下去体验生活,写我的小说,但是,组织上决定我做这个工作,我只能服从分配,不能再考虑个人的意愿了。”  相似文献   

16.
忆陈原     
春去秋来,陈原同志离开我们一年了。去年突然听到噩耗,我还不敢相信,因为就在前不久,我和徐砚华走进他的病房,他高兴地和我们握手的情景还在眼前。他不说话,他不能说话了,他用表情和我们交流。临别时,他还举手表达谢意。那一天见到的陈原,跟一年前在天坛医院的陈原比较,病情大有好转。想不到,正在等待他恢复说话功能的时候,他突然走了。我认识陈原是先从认识他的大名开始的。皖南事变后,我到香港,在杜国庠主持的孟夏书店做出版。有一天在印刷厂见到吉少甫在印《苏联名歌选》,封面上有“陈原编译”四个黑体字。在那个年头,我等年青人,不论白…  相似文献   

17.
忆恩师     
丁老师退休的前一年,我进入复旦,进入复旦的第二年,我在西藏那曲出车祸,没能聆听丁老师的新闻史课.毕业后的第八个年头,在北京阴霾反常的初秋夜晚,通过一条短信,我被告知,丁老师走了. 期间,没有电话,没有谋面.生世如转蓬,人生的交集,只那么一段. 我却在每一次关于复旦的光影印记中,把丁老师弥漫为背景.  相似文献   

18.
忆冰心     
《全国新书目》2012,(10):18-19
冰心(1900-1999),二十世纪杰出的文学大师,在小说、诗歌、散文、儿童文学和翻译诸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她先后翻译了纪伯伦的《先知》《沙与沫》,以及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园丁集》等诗选。其作品深受纪伯伦、泰戈尔等大师的影响,充满爱和哲学宗教思考。20年代到30年代间,其名篇《繁星》的发表引发了一阵"小诗"浪潮,宗白华、苏雪林、巴金等作家都开始学着冰心写"小诗"。其散文集《寄小读者》以平等的态度,生动易懂的语言,描述着到美国去和在美国留学时有趣的故事和情景,一时成为许多小读者的爱读之物,甚至成年人也从中得到新与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9.
忆父亲     
开篇的话父亲张元济号菊生(1867—1959),系清末进士,曾参加戊戌变法,被革职后即将毕生精力奉献于我国教育与出版事业,近年来,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父亲遗著:《张元济书札》、《张元济日记》、《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和《张元济诗文》。王绍曾、叶宋曼瑛、汪家熔关于父亲的传记专著也相继问世。家乡浙江省海盐县于1985年建立了张元济图书馆,后又于1987年及1992年两次召开研究父亲生平和思想的学术讨论会。国内书报刊物上也不断登载评介父亲事迹的文章。父亲一生活动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且均建树甚多。因而,有人提出应为父亲“正(?),即不仅称他为出版家、教育家,更可称他为思想家、改革家。仁者智者自可各抒高见,继续讨论。对我来说,他永远是一位督责严格但又爱护备至的好父亲。我在父亲身边生活了五十二个年头,除几次短暂的离别外,可以说是朝夕相处。父亲思想遗产十分丰富,现在  相似文献   

20.
忆西柏坡     
李平 《兰台世界》2003,(11):22-22
巍巍太行山麓,滔滔滹沱河畔,历史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山村——西柏坡成为名扬中外,人人仰慕的革命圣地。人们熟知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它曾是党中央所在地,中央领导在这里运筹帷幄,组织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和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宣告了国民党政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