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障碍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促进产业升级和实现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条件。"两化融合"的重点在于制造业,同时也要加强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技术、环境、体制和政策等诸多障碍阻止和减缓了"两化融合"的顺利进行,因此需要从提高信息化水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信息化人才、建设中介服务机制等方面选择"两化融合"最直接和最快捷的路径,以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信息化进程测度报告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22  
郑建明  王育红  张庆锋 《情报科学》2000,18(10):865-870
本文构建了社会信息化指数模型,测算了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南京1995~1998年的社会信息化水平,比较、分析了这五个测度地的测算结果,同时指出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力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已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信息化建设虽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信息化仍没有实现与工业化的有机融合,严重制约着工业化进程.本文阐释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内涵,分析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基础和实现的途径,重点讨论了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科学发展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君华 《现代情报》2010,30(4):66-69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体现了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本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产业融合理论、工业工程技术为理论指导,加强政策、法规、标准建设,建立新型创新服务体系,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徐迎迎 《大众科技》2013,(12):222-224,239
文章阐述了企业两化深度融合与信息保障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对信息的需求性,并结合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保障体系内涵和要素构建了推进企业两化深度融合顺利进行的信息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吴德成  周森鑫 《大众科技》2013,(12):233-236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容,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不仅关系到工业化的进程,而且将推动我国“四化”同步发展。文章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内涵及其相关关系入手,分析了两化融合的基础,结合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两化融合的保障体系做出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方向及融合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内涵的角度入手,分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过程中相互作用的机理及融合的方向,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五种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吉林省省情特点,提出吉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总体思路,融合模式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对策。对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劼圻 《情报探索》2011,(11):83-85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涉及范围很广,找准切入点十分重要。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4个切入点,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明香 《情报杂志》2001,20(4):23-23
阐述了知识转化为信息的重要性,将基于D-S证据推理的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知识转化为信息的过程中,使人们更准确快捷地获取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根据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实际情况,本文对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度和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效率进行了定义;其次,在协同度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度的评价模型,并对我国2003年到2010年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度进行了评价;再次,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效率定义的基础上,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了全要素融合效率评价指标,并运用仁慈型DEA交叉效率评价模型对我国1997年到2010年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2003年到2010年,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度越来越高,但是融合效率却越来越低,融合"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现象十分明显。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得到相应结论,为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提供决策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系统论为视角,解析两化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构建煤炭行业两化融合发展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隶属度的AHP-FCE评价法,对煤炭行业2008-2014年两化融合发展进行考察和测度,对发展水平与发展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价,挖掘发展能力与水平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为行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杜昊 《现代情报》2015,35(2):18-22
目前,我国"两化"融合指标体系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对其指标的探讨上,理论支撑明显不足。因此,"两化"融合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是"两化"融合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围绕"两化"融合测度指标体系的需求分析、功能定位和理论依据3个方面来探讨,这3个方面理论也决定着"两化"融合测度指标体系的目标、方向和基础,对建立更加完善的"两化"融合测度指标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全球竞争促使企业从内部和外部不断调整和改善创新的环境.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技术创新广泛地在中国企业不断推广实施,并从中受益.但是,技术创新后面向批量化制造的技术整合(Technology Integration on Manufacturing,本文简称为TIM)成为新的问题,它对于改善企业的技术制造能力和管理竞争能力,十分重要.也给政府的企业技术创新、甚至是产业技术创新政策提出了一个新的有待调整的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证案例方面探讨了用技术整合的理论和方法促进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途径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我国产业化技术项目评价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基于市场为导向的集技术本身、社会效益、法律状态、经济效益、风险等集成的产业化技术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量化测定;在实现各指标量纲归一的基础上,建立了产业化技术项目综合评价模型。实现了单个产业化技术项目的综合评价;基于特定目标下,多个产业化技术项目根据评价结果实现排队和优选。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专利实施和产业化呈现出高比例、多样化运行态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回顾了我国不同历史阶段中专利实施与产业化情况的特点,分析了传统认知中过分关注专利实施比率的弊端与不足,指出传统社会认知和现行工作体系未能有效结合专利的制度、市场、信息、技术等多重属性,不能有力促进专利价值实现与创新绩效提升.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专利运用、专利产品和研发与市场全过程的多元理论视角与价值评判标准.期待本研究能够赋予专利实施与产业化新的时代内涵,将社会对专利实施问题的关注转向如何提升专利运用水平、培育新的市场运用模式、形成政府资源合力,进而推动专利运用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6.
工业互联网发展与“两化”深度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阐述了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国际环境、重要平台和发展新态势,重点探讨了工业互联网的核心要素和应用,分析了中国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前景、机遇和潜在优势。最后,结合工业互联网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我国发展工业互联网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菲德模型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为背景,借鉴由菲德提出的两部门模型来测度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江苏省经济部门分为信息产业与非信息产业两大部门,并以这两部门的生产函数为基础,推导出最终的计量模型,然后根据《江苏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实证了信息产业部门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而揭示江苏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程度。  相似文献   

18.
竞争情报产业化理论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施冬健 《情报杂志》2006,25(1):105-108
探讨了竞争情报产业化产生的背景和理论基础、竞争情报产业化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竞争情报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及其意义作用等问题,从理论上指导竞争情报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是一种新型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但工业化与信息化各自独特的属性,使得"两化"融合面临产权结构上之冲突.文章通过比较提出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之产权结构,并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硬环境以及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公共通信网络安全保障机制等方面剖析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所面临的知识产权困境,进而从搭建联合技术创新平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机制、建立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