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改革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教师的参与,课程改革是不可能完全成功的。因此,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而教师自身也必须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应该怎样参与?”“不仅参与而且还要有所作为!”这是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师面临的新挑战。教师要能积极投入课改中,必须在观念、行为等方面作全方位重大的调整。为了帮助广大教师正确面对新课改,本刊特邀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成员、广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副研究员徐巧英撰写以“走进新课程,我们怎样当老师”为主题的系列文章,从本期起每期刊发1篇,供教师们在实施新课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迈着轻松而又充满活力的步履向我们走来,崭新的教学理念如春风拂面,清新怡人,正如歌词唱到“读你的感觉像三月”。但是,传统的观念常常使我们在现实与理想间迷茫,在实践与理念中徘徊。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好多人的眼里充满困惑,深深感到“想说爱你不容易”。教育的成功,首先是教师的成功。教师的成功,在目前的现实状况下,我们认  相似文献   

3.
常听教师们这样感叹:有些课文我已经读了四五遍了,可是,怎么切入,还是摸不着头绪。新课程中的课文,怎么这么难?是的。新课程中的有些课文,它的内涵非常丰富,理解起来确实有点难度。如果是第一次教,要正确地把握,并找到一个理想的切入口,是不那么容易。[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今年秋季,我县作为省级实验区,将全面进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各项工作。为了解我县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把握实验前期教师的思想脉搏,更好地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切实落实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引领全县小学数学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本学期我们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就教师们“对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认  相似文献   

5.
佛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佛主问弟子们:“一滴水怎样才不干涸?”弟子们想了半天.无人能答。佛主笑着说:“把这滴水放到大海里.它就永远不会干涸。”我想:一个教师犹如一滴水.应该溶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去悟新课程,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与新课改共同发展。于是教师的含义因新课程而丰富饱满,新课程因老师的参与更显得博大精深。课改浪潮的涌动.为我们提供了新型教学观念的新鲜空气,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本的改变.质的飞跃。主要体现为:  相似文献   

6.
佛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佛主问弟子们:“一滴水怎样才不干涸?”弟子们想了半天.无人能答。佛主笑着说:“把这滴水放到大海里.它就永远不会干涸。”我想:一个教师犹如一滴水.应该溶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去悟新课程,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与新课改共同发展。于是教师的含义因新课程而丰富饱满,新课程因老师的参与更显得博大精深。课改浪潮的涌动.为我们提供了新型教学观念的新鲜空气,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本的改变.质的飞跃。主要体现为:  相似文献   

7.
日前,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课改已经全面失败”,这个题目很牛气,跟《狂人日记》一样。文章这样说:我校八年级的新课程已进行两年了,七年级的新课程也进行一年,这个期末,市里组织了“调查性”统考,我校这个远近闻名的高分校考得惨不忍睹。八年级平均分:数学37分、语文59分……各位不要认为我校没有搞好新课改,连续两年我们都是“课改先进单位”。文章最后发出了“新课程理念,我们对你已经绝望”的感慨。笔者认为文章中表现出的对课改以期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和急于求成的思想实不可取,声讨课程改革的言辞也是不太负责任的。但对“理念”的困…  相似文献   

8.
一、把握好新教材的内容是顺利实施新课改的关键新课程标准符合时代的要求,也符合“培养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人才要求”,新课程更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资源丰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注重了知识的延伸。丰富的图片,带给了师生们强烈的视觉效果,降低了教学难度;在内容总量上进行了精简,克服了以往深、重、难的弊病;增加了知识趣味性,让学生体会到了知识的现代信息。(2)新课程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等各种学习方式的运用,以往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被科学探究的板块所代替,这样便有利…  相似文献   

9.
直面新课改     
有这样一个故事,意味隽永,极富哲理,时时萦绕于我脑海。佛主问弟子们:“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想了半天,无人能答。佛主笑着说:“把这滴水放到大海里,它就永远不会干涸。”在激烈澎湃的课改浪潮中,我想,教师也犹如一滴水,应该融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大海中去,感悟新课程,体验新课程,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这样,老师的含义因富有时代色彩而丰富饱满,新课程因教师的参与更显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0.
体育新课改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体育教师因新课程改革产生的困惑和焦虑亟需解决。纾解困惑、排解困难、价值引领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与专业援助相比,价值引领和情感支持更具“柔性”和“韧性”,容易得到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实验已经走过了三年.在各种形式的培训下,老师们已普遍形成共识:不论哪一堂课,也不论选择哪一种教材.我们都应该“用教材教”而不应该“教教材”。但遗憾的是,要将这样的意识落实为自觉的教学实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目标,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全国各地很多学校都在尝试采取一些新措施。我校在吸收别人成功的一些经验的同时,与时俱进,努力创新,创造出一种我们称之为区域性“整体互动,分片研讨”的教研模式,这种教研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相比有了质的变化,它更适合于人的和谐发展。在此,我愿将这一模式呈现予大家,并与同仁们共同探讨。一、模式的成因目前,我们已经进入新课程的实验阶段,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要求,仅按过去分校教研或由市、县基教中心组织教研活动的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第一,分校教研由于每个年级上新…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新的课程理论已经逐步进入具体化的实践进程之中。在此期间我通过听课和与教师们座谈,就教师们所关注的一些问题和《新目标英语》(实验)教材的使用情况引发了以下思考: 思考之一:教师们一看到《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时,都会感到这套教材的新颖和难度。“新”在词汇新,结构体例新,画面新颖有趣,活动多种多样且符合学生生活实际。“难”在起点高,词汇量大(本册预备单元有近150个词汇,后14个单元有720多个  相似文献   

14.
黄庆莲 《广西教育》2012,(32):40-41
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清风吹人校园,带给我们一个明媚的春天。但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除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学观的转换,学生角色的转换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的学习方式,对自主学习模式无所适从、难上轨道,“启而不发”“导而不行”“互而不动”的现象相当普遍。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转变,我向学生实施了各种“催变术”。  相似文献   

15.
时至今日,信息技术新课程已经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开设。率先开展高中新课改实验的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个实验区已有一轮完整的教学实践。应该说,现在已经到了我们对信息技术课进行深入反思的最佳时期。特别是在“纲要”、“课标”修订之声不绝于耳的今天,所有深刻甚至尖锐的反思都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实验启动以来,已经在中国大地上刮起了一阵强劲的旋风。人们对于新课程已不再陌生,耳濡目染,所见所闻,都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新课改的伟大使命和它所昭示的强大生命力,感受到了新课改的创新魅力,新课程全新前卫的理念、鲜活生动的内容、张扬自我的教学方式已初显效果,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不少教师通过努力艰难地走出了传统“知识课堂”的窠臼,创造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课堂”,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片新天地。然而,在新课程的探索中,由于对新课改的基本精神理解有失偏颇,一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不知不觉出现了偏差,迷失了方向,步入了“新”…  相似文献   

17.
观念是行为的指南,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新课程轰轰烈烈地开展以来,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与冲击。面对变革,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你心中的新课改应是怎样的?为此《青年教师》杂志在“成长论坛”(www,cedu.cn)征集了“我眼中的新课改”这一话题,得到广大青年教师朋友们的积极支持,反响热烈,现将部分作品刊载如下并感谢成长论坛为们提供的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教育》2004,(6):15-15
什么叫能“成功”吗?那要看在你眼中成功的标准是什么?不可否认新课改对教师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评价观等各个方面都有改变。———追梦者我是一线的教师。说实在的,我觉得低年级的新课程确实比以前好了很多。课本中多了许多精彩的画面,很吸引小朋友的。用情景导入、故事导入等有利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原来一直在教的“圆、角、分”单元终于改成了“人民币的认识”。我觉得这样改得好。———娥的心愿问题的关键是:面对新课改我们该做什么!新课改无论在具体方法与措施上有多么不完善的地方,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大方向是对的。成…  相似文献   

19.
常听教师们这样感叹:有些课文我已经读了四五遍了,可是,怎么切入,还是摸不着头绪。新课程中的课文,怎么这么难?是的,新课程中的有些课文,它的内涵非常丰富,理解起来确实有点难度。如果是第一次教,要正确地把握,并找到一个理想的切入口,是不那么容易。  相似文献   

20.
“作文难,作文教学更难”。这句话表达了同学们和语文老师们的共同心声,它表明了作文的难度大,不易写作。作文虽然很难,但是,在我们的学习和今后的生活、工作中都是离不开的,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