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高一的儿子住校一星期后回家,我尽量找轻松话题和他聊天。问他班上漂亮女生多D-57他满脸不屑,说全是“恐龙”。“恐龙”可能是90后对丑女生的代称,我想。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苑》2008,(5):15
朱森元,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所独创的“临界热流计算公式”至今仍然被广泛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再生冷却方案的设计中。20世纪70年代后,他负责研制长征三号火箭的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自1987年开始的10年间,他一直担任国家863高技术面向21世纪“大型火箭和火箭发动机”专题组组长。提出很多重要建议,国防科工委授予他“为航天高技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证书。1984年,航空航天部授予他为“劳动模范”称号,人事部授予他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获得过“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3.
15岁的何元欣被人称为“捣蛋专家”,可他曾喜获武汉第十届“十佳少年”称号,不久前,他又给了人们一个惊喜:才读中学的他,获得mcse认证,成为我国五个小网络工程师之一。笔者去采访时,仍很担心,希望他今天不要有麻烦。因为他曾兴奋地对笔者说:“家里又买回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我很想把爸爸新买的电脑拆开看看。”何元欣这位“十佳”跟我们想象的“十佳”可能不大一样,因为他是个令父母头痛的“捣蛋专家”。之所以在“捣蛋”后加个“专家”,是因为他“捣”出了名堂、“捣”出了水平,“捣”成了一个让父母由“头痛”变“喜欢”的好孩子。他不是那…  相似文献   

4.
人间的美好     
仲达明 《知识窗》2010,(2):15-15
难以想象,美国白宫总统办公室的巨型办公桌后面,高大的转椅上坐着一个小男孩、他不是总统的儿子或其他什么亲人,他是美国“新一任总统”,正等着处理事关美国甚至全球的重要事务。他的部下呈报文件,他很民主地把“助手”请过来,一同讨论,意见统一后,他才把文件交给“助手”签章,  相似文献   

5.
黄小平 《知识窗》2011,(9):61-61
那是他人生的黑暗时期。他在自寻短见时被人解救。救他的人了解他的境遇后.把他带到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说:“你用手掂量掂量,黑暗有重量吗?”“没有。”自寻短见的人回答。“黑暗没有重量,但当你人生处于黑暗的时期.又为什么会被它压垮呢?”自寻短见的人寻思起来。  相似文献   

6.
20年前,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20年后,他是一位身价过亿的农民企业家。20年中,他第一个创造出“公司+科技+农户”的兴华经营模式。被评为“第三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并获得“中国扶贫贡献奖”,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亲切接见!先后当选为“江西省劳模”、“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等荣誉称号,并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奇特人才”、“田野上的院士”。20年来,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业界叹为观止的奇迹!他就是江西兴华种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新华。  相似文献   

7.
正如在西方一样,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也存在着一种强烈的“他者”意识。这种他者意识渗透于汉语全套人称代词“他”、“你”、“我”中:如果说“他”是“缺席的他者”,“你”是“在场的他者”,他们对“我”来说都是“外在的他者”,那么“我”就只是一种“内在的他者”。  相似文献   

8.
宋静 《知识窗》2013,(23):17-17
在高手云集的赛场上,面对一群“初生牛犊不怕虎”的“90后”,1989年出生的马鸿旭作为唯一的一位“80后”选手,已经被一帮“90后”选手们戏称为“马叔”了。作为极具人气的“大神”级选手,他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摘得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主办的全国首档大学生大型益智节目《天才知道》第一季总决赛的桂冠,成为“冠军天才”。  相似文献   

9.
蓝骆驼 《知识窗》2014,(7):18-18
10岁时,“傻子”周玮几经周折后,终于以不参加任何考试只“旁听”为条件换得了在村小学上学的资格。村小学倒塌后,为了让他继续上学,一家人搬到了县城的古城村靠经营一家小超市为生。他也成了古城小学的一名旁听生。  相似文献   

10.
李二敬 《金秋科苑》2012,(11):52-57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命画圆。于是,有人以金钱为圆心画圆,企图用金钱的“光茫”掩饰其生命的空虚:有人以权力为圆心画圆,妄想以权势的显赫掩藏其生命的苍白……然而他却以工作为圆心,从在职到退休后都无怨无悔地用点点滴滴的业绩,默默地画着他的人生之圆,得到了党和人民的承认与赞许。他不仅在职时获得过省“百优秘书工作者”、省“人大先进工作者”、市“十佳秘书工作者”、县“十佳公仆”等荣称,而且退休从事老科协事业后,又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还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就是汉寿县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光学。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建瑶  王晓 《科教文汇》2008,(25):244-245
鲁迅一位有创新思想的翻译家。他提倡直译和保存原作的风姿,是早期提出“异化”翻译策略的翻译家之一。他最初采取“意译”翻译策略,后变为“直译”,最后创新性的提出了“异化”的翻译观。鲁迅继承和发展了各翻译流派的翻译思想,丰富了我国的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12.
纵观周佛海的一生,他曾是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和中共“一大”的代理书记。“一大”后,他从共产党投向国民党,成了蒋介石的心腹和“三民主义理论权威”。抗战爆发后,他又当了汪伪阵营的第3号大汉奸。而为周佛海提供这些政治机遇的却是青少年时期的两次不平常的考试,说来真是让人无法想象。  相似文献   

13.
1856年,特斯拉出生在克罗地亚。在奥地利攻读工程学时,他见到了那个促使他做出伟大成就的电气没备——“格拉姆发电机”。4年后,他改进了这种设备,创造了采用双相交流电的新型高效的“交流感应电动机”。  相似文献   

14.
肖焕中 《世界发明》2010,(11):24-24
如果说“80后”艺术作品表现出的“叛逆”心理对我们来讲已司空见惯的话,青年艺术家刘波涛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的“破坏”与“创造”精神.依然值得我们深思与回味。  相似文献   

15.
王继青 《科教文汇》2008,(18):18-18
新约圣经《马太福音》第十三章十二节说:“凡有的,还要给他,他就充盈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从他夺去”。这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人们看到后常见的反应是:惊讶、愤怒、疑惑……其实这种种反应归根到底可以总结为三个字:不公平。本来已经很明显的“贫富不均”了,却还要在已经严重倾斜的天平的那一端再加上砝码。  相似文献   

16.
《金秋科苑》2013,(19):89-89
头戴一顶草帽,肩扛一把锄头,眼前这位老人,可不是去下地劳作,他是去“巡路”。老人名叫王飞,今年86岁,福建长汀县新桥镇新桥村人。退休后,他把修路当健身,已经30年了。见到“不平路”,他就用锄头填平修整。老人总是乐呵呵地说:“我只要走得动,公益的脚步就不停。”  相似文献   

17.
他是个富有的银行家的儿子,继承了相当丰厚的遗产,但他却把钱都用于科学研究了,最后变得一贫如洗;他是个数学天才,一生都在致力于发明计算机,但他的设计却没有真正完成;他对计算机的设计曾遭到科学界的讥讽,被认为是“毫无价值”,但后人尊称他为“计算机之父”;他离开人世后,有人把他的大脑用酒精保存起来,想经过若干年后,用更先进技术来研究他的大脑,而且在靠近月球的北极,还有一个陨石坑以他的名字命名,以此来永远缅怀他的功绩。  相似文献   

18.
今年55岁的余三元,原系邯郸市第三建筑公司工人。他一直喜欢从事机械创新发明,在单位时就多次被评为“技术创新能手”。1996年下岗后他开了一个钢锯门市,一有时间就琢磨着鼓捣点小发明,这也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大乐趣。最近,他摇身一变,成为了“多产发明家”,他捣鼓出许多发明,个个有趣,件件实用。  相似文献   

19.
蓝骆驼 《知识窗》2013,(19):34-35
“我既不老,也不外,为啥叫我‘老外’?”“80后”的他当然一点儿也不老,笑容迷人的他更像个阳光大男孩;他操着一口“异乎寻常”标准的普通话;他一心为了中国贫困地区的孩子,论文做准备。为了学习语言,他找来历史系的硕士胡婷婷当老师。后来,他们决定去农村调研,接连走访了云南、河南、广东、青海、北京周边500多所农村小学。在和众多村民们的接触中,  相似文献   

20.
雨心  田子 《百科知识》2011,(2):20-22
他是美国国防部的眼中钉,是互联网上的“罗宾汉”,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公布不能说的秘密,把美国及其盟友一次次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几乎一夜之间,朱利安·阿桑奇和其创办的“维基解密”网站就在全球家喻户晓。虽然遭遇各方压力,过着流浪汉般四处漂泊的生活,后又身陷“性侵犯”的指控,但阿桑奇从没对自己的“出格”行为流露出丝毫悔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