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律师是有钱人吗? 记者观察:最近有报道称,美国总统选举中,律师是捐款最多的行业,中国律师有钱吗? 王工:我还没见过中国的律师上过富豪榜.我就是个穷律师,不会赚钱.我打官司,提前也不会跟人家说多少律师费,他们给我多少就是多少吧.据我所知,中国大概有近12万律师,北京有1万多,不过大部分都比较穷,一年的收入在几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2.
严格说来“,律师”这一称谓乃舶来品,在中国传统的三百六十行里并没有律师这一行当。尽管如此,提到律师,人们还是很自然地将它与我国古代社会里的“讼师”联系起来。所谓“讼师”,就是中国古代专门以帮人打官司为营生的人,乍一听,也确实与当今的律师干的是同样的活。战国时期的邓析,大概算得上是讼师的鼻祖了。他头脑灵活、能言善辩,常常帮人书写诉状,指点打官司的门路。老百姓有了诉讼之事,往往请他出谋划策,当然少不了给他或多或少的报酬。对于邓析的所作所为,历史文献上是以何种方式来记载的呢?《列子》里说他“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  相似文献   

3.
一位70多岁的日本律师,5年来义务帮助中国受害者与日本政府打官司,他认为这既是为受害者讨回公道,也这是一种爱国的表现,因为他不想自己的国家被世界看不起  相似文献   

4.
王运红 《兰台世界》2005,(13):53-54
严格说来,"律师"这一称谓乃舶来品,在中国传统的三百六十行里并没有律师这一行当.尽管如此,提到律师,人们还是很自然地将它与我国古代社会里的"讼师"联系起来.所谓"讼师",就是中国古代专门以帮人打官司为营生的人,乍一听,也确实与当今的律师干的是同样的活.  相似文献   

5.
如今人们的法律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然而真要打官司难免遇到很多难题。为贴近百姓,服务受众,2003年10月1日,借华夏之声全面改版之机,中央台在深圳推出了一档法律援助类节目《律师在线》,该节目以“传播社会呼声,反映民情民意,普及法律知识,是非众人点评”为节目宗旨,由主持人与嘉宾律师共同讲解案例,普及法律常识和解答听众生活中的法律疑问。  相似文献   

6.
如今人们的法律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然而真要打官司难免遇到很多难题。为贴近百姓,服务受众,2003年10月1日,借华夏之声全面改版之机,中央台在深圳推出了一档法律援助类节目《律师在线》,该节目以“传播社会呼声,反映民情民意,普及法律知识,是非众人点评”为节目宗旨,由主持人与嘉宾律师共同讲解案例,普及法律常识和解答听众生活中的法律疑问。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兰州市二级法院62名法官在自己的‘采光权’受到侵犯后,以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确无可指责。但问题是,尚伦生律师是免费在为这些法官打官司。法官们可以享受这免费午餐,而不知兰州市的普通市民在打官司时,是否也有这些法官同样的福气!  相似文献   

8.
他和邮电、金融保险、有线电视等官商类垄断型的企业打过官司。他说,之所以不选择别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是用打官司的形式来解决问题,主要是对方财力雄厚.力量强大,关系网十分复杂.不打官司.不请出法院来.不用一纸判决来约束它,难以奏。  相似文献   

9.
《哥伦比亚新闻评论》(CJR) 在9月至10月这期中,发表了几篇在新闻界作的律师所撰写的文章,介绍了他们的工作情况以及感受。一篇题为《寻求说“是”的途径》,作者是《洛杉矶时报》的律师杰弗雷·克雷。他担任这项工作已有四年了,工作的职责主要是帮助记者们了解美国“第一修正案”的作用,告诉他们怎样聘用律师来打官司。 还有一篇是伊夫·伯顿写的《一个新闻编辑室律师的生活:热情和防范》。文章讲述了她自 1995年为《纽约每日新闻》工作以来所处理过的20多件新闻官司 的情况,诉说了她在工作中的甜 酸苦辣。 另一篇是明…  相似文献   

10.
《档案与社会》2007,(6):1-1
一位老农的农田当中,多年以来一直横亘着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碰断了老农的好几把锄头,还弄坏了他的播种机。老农对此无可奈何,巨石成了他种田时挥之不去的心病。  相似文献   

11.
在一水之隔的(?)台两地,办起了海峡两岸律师事务所,这在大陆和台湾都是第一家。但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个事务所为台属的一桩遗产继承案件直接司法取讧获得了成功。台湾地方法院首次出具了三件认证书。这不仅告诉人们:台属在遗产继承上可以通过律师打官司,维护了两岸人  相似文献   

12.
陈霞 《记者摇篮》2005,(1):15-15
近年来,与媒体打官司的案件是越来越多了.新闻官司的增多,一方面,反映了我国普通公民法律意识正在觉醒,同时也给我们新闻工作者敲响了警钟:一定要熟知必要的法律常识,掌握恰当的报道分寸,才有可能避免新闻纠纷。  相似文献   

13.
网络     
《中国新闻周刊》2003,(29):73-73
中国新出台的一系列法律为工人权益提供了更多的保护,并使工人能够更进一步地了解中国的法律体系,在这种条件下,形成了一个业余的律师群体“车间律师”——一些工人在自身权利受到侵害后自学成才,并为全体工人的权利呐喊。《亚洲华尔街日报》7月29日报道称,这些久病成医的“车间律师”中的不少人对中国劳动法的了解程度甚至超过注册律师。他们通常免费服务,向工人提供法律建议,有时甚至出庭辩护。  相似文献   

14.
晓音  研言 《出版参考》2005,(1):15-15
第一次在胥老师杂乱无章的编辑部办公室见到方地,还以为是找错厕所的老农。以往常有一些被尿憋急的乡下人来市委大院找厕所,十有八九会摸到《凉山文学》编辑部的两间破平房来。  相似文献   

15.
虹影的叫喊     
现在的文坛比起过去来,是寂寞多了,除了畅销书与文人打官司,大众媒体上纯粹的文事报道的确少多了,但是年头岁尾总要有人不甘寂寞,总结那么一下子。 这不,2003年初就有《中华文学选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南方都市报》、《南  相似文献   

16.
田丽华 《记者摇篮》2004,(12):61-61
一位记者跟笔者讲过采访中遇到的一个“笑话”:在田问地头采访结束时,她要给农民拍张照片。老农说:“你等我一会儿.我回家换身衣服。”他是想穿上自己箱底里那身西装再照相。在记者的眼里.老农站田里穿西装样子很好笑:但在老农看来.上报纸版面如过年过节一样郑重,要穿上他最好的衣服。记者觉得可笑.认为老农不懂着装的学问,劳动时着装太正式不得体;但老农以为遇到大事要把自己打扮得利索点才像个样。  相似文献   

17.
让形象说话     
一幅好新闻照片所反映的事实,应该既有政治教育意义,又要真实可信;它的画面形象不但要活灵活现.而且要有较强的生活气息,这样才会给读者以亲切的感受,发挥教育和鼓动的作用:《老农激动》这幅照片符合这样的要求.《老农激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位老农和人们熟悉的著名评剧演员马(?)握手的画面。不消看文字说明,就知道反映的是评剧演员下乡为农民演出的事实。老农的动态,姿势、表情中表现出他们十分激动的思想感情。从老农那微动的嘴唇,仿佛还能听到:“好啊,我们的生活好,盼着你们来唱戏。”同样,从马(?)的神情上也能看出,  相似文献   

18.
徐迅 《新闻三昧》2004,(9):50-51
法律正在日益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新闻媒体的市场化行为逐渐增多,因此而应对诉讼,打官司、当被告早已不是新闻了。一旦出现纠纷和诉讼,任何人都可能倾尽资源,争取胜算,媒体也不会例外。那么媒体对自己的话语优势应当如何把握?这是一个涉及法律和职业道德的问题。笔主张:不在自己的媒体上发表自己涉诉的报道和评论。这是媒体案件报道的第十条自律规则。  相似文献   

19.
《天津档案》2007,(3):I0004-I0004
天津明扬长缨律师事务所是由天津市司法局依法批准设立的以商务为主的综合性合作制律师事务所。本所现有执业律师20余名,其中有经验丰富、德行兼备的资深老律师,也有朝气蓬勃、专业知识扎实的中青年律师,老中青三代律师精诚合作,多年来共同为广大客户提供专业、高效、尽职的法律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一致认可,实现了律师服务的一个又一个飞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我的报道,也有失误和出问题的。 1984年7月,我写过一篇通讯《农民外事家传奇》,发表在《瞭望)周刊上,主要报道河南省商城县农民王驾远与日本姬路市福田一郎的交往。背景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别山商城四顾墩乡河口村老农王驾远,创作了一幅文字中堂,来歌颂农村的新气象,中堂的词非常漂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