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教育》2008,(3):57-57
永乐大帝朱棣是个颇有争议的皇帝。他功勋卓著:组织编修了内容浩繁规模宏大的《永乐大典》,开创了世界文化史上百科全书编纂的先河;他建造了当时世界最强大的海军,七下西洋,使海上丝绸之路达于鼎盛;他五次亲征漠北,维护祖国统一,病死征途。但是永乐大帝又残暴闻名:凶杀成性、冷酷无情,特别是他残杀建文遗臣时极尽酷刑之所能,也是历史上无人能及的。他命人将铁铉的耳朵和鼻子割下来煮熟,然后塞入铁铉口中;  相似文献   

2.
评永乐帝的五次北征杨杭军帝王亲自领兵伐虏在历史上是不多的,特别是在国家稳定之后更为少见,历史上可以举出的不外乎是魏太武帝和清圣祖而已。而永乐皇帝竟一连搞了五次,这是令人深思的。一、永乐年间蒙古各部与明朝的关系永乐初期,蒙古主要分为兀良哈(辽河、西辽河...  相似文献   

3.
永乐帝,在有明一代历史上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但是,由于永乐帝朱棣不是明太祖朱元璋钦定的皇们继承人,所以历来受到正统封建臣子和文人的非难,斥之为“暴君”。作者认为,永乐帝在明刑慎罚、诏求纳谏、推诚任贤、整肃吏治、杜谀去佞、治政务实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在明代历史的舞台上,永乐帝叱咤风云,励精图治,演出一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  相似文献   

4.
王翱系明朝盐山人 ,永乐进士 ,历经七朝六帝 ,一直做到了吏部尚书。本文从四个方面对王翱的一生进行了评述 ,探究了王翱久居官场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崇祯皇帝姓朱名由检,十八岁登基,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死后谥庄烈帝,崇祯是他的年号。在历史上,崇祯是以一个亡国之君而闻名的。崇祯即位之初,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铲除了大宦官魏忠贤及其阉党,继而又大力整顿吏治,加强边防,大有“慨然有为”,重振朝纲之势。在科学技术方面,崇祯皇帝虽忙于政事,无暇亲自研究,但他却十分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积极倡导支持修改历法,主张引进西方先  相似文献   

6.
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纪年的方式之一就是用皇帝的年号纪年。这种纪年,是皇权张扬的标识。这种纪年,始于汉武帝刘彻。新的皇帝即位,须改变年号以示区别,称为改元。有时同一皇帝也可多次改元,如汉武帝刘彻除用建元外,还用了诸多年号。明清时期新帝即位后不再用多种年号,一帝仅用一种年号。故此时皇帝亦用年号来称呼,如明太祖朱元璋年号为洪武,人们亦称其为洪武皇帝。年号纪年止于清朝宣统皇帝溥仪。  相似文献   

7.
姚雪垠先生谈到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的电视连续剧《康熙大帝》时,认为片名“大帝”二字不妥。他说,康熙固然是清代的一位拥有多方面建树的皇帝,但皇帝就是皇帝,不能随便想一个名字加以替代。康熙是年号,活着无人称其大帝,死后也无大帝的谥名。何来“大帝”之谓?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对于篡夺而立的帝王,即使有固国之功劳,安邦之贡献,也是要大加贬斥的,当然永乐帝成祖也逃脱不了这一命运。成祖外藩承统,登上帝位,虽不名正言顺,但实际上他却继承了其父朱元璋的未竟事业,励精图治,锐志改革,为明帝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本文就永乐的承统和改革谈点看法,以求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9.
明朝的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皇帝遗诏与即位诏的作用更加凸显,尤其在皇位更替之际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遗诏与即位诏关系密切,共同确保皇权的顺利交接和政治秩序的稳定.同时,两诏中有大量兴利除弊的内容,这集中体现了大行皇帝临终悔过之诚和新皇帝的图治之心.  相似文献   

10.
刘恪山 《辅导员》2011,(34):62-63
我再讲几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式的丛书。一部是《永乐大典》。明朝皇帝朱棣为表示对文化的重视,命两位大臣解缙和姚广孝主持,集中全国文化力量搞了这部书。《永乐大典》是一部类书,在明朝永乐年间历时六年(1403-1408年)编修完成。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也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永乐大典》共计有2287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0095册,全书字数约3亿7千万字。据粗略  相似文献   

11.
有求必应     
《历史学习》2004,(11):27-30
1.从明朝开始,一个皇帝基本上只有一个年号,为什么?2.从秦汉到清朝,称封建帝王为“某某帝”;从唐到清,称“某某宗”,为什么?梁金成编者简复:1.西汉武帝以前本来无年号。当权者利用权势推行王号纪年,规定以天子或诸侯即位之年为元年,然后按二年、三年往下推,一推到底,直到新王嗣  相似文献   

12.
“帝”首见于商代甲骨文,“皇帝”始见于西周金文,与《诗》《书》,都是指天上的神;春秋时,“帝”逐渐演变为历史上的圣王贤臣;战国时大国称帝,“帝”又变为当今之世的君王;至秦王政则进而法定“皇帝”为最高统治者称号。这是一个彼此相联的历史发展过程。解放前,一些史学家曾提到这些问题,但或偏于考证,或语焉不详。如前所述“帝”在商代是至高无上的  相似文献   

13.
明孝宗,是明朝中期的一个著名皇帝。他在位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比较稳定,这和他提倡直言,虚心纳谏是分不开的。他即位不久,准备在万岁山上建  相似文献   

14.
词萌发于隋,成型于唐,鼎盛于宋,遂有宋词一说。两宋时期,词林茂盛,清辞丽句,赫然流于词章,卓然大家,傲然立于词坛,词作之灵光,词家之豪气,竟前照南唐五代,后映元明清今。追问其所以然者何也?窃以为,除去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文化的诸多原因外,大概两宋皇帝多御制,也是不可忽视之重要因素。曾不闻古语有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两宋赵姓皇帝共有18代,北宋、南宋各有帝9人。帝中7人传有词章,他们是:北宋仁宗赵份、神宗赵项、激来赵估和钦来赵桓,南宋高宗赵构、孝宗赵吝和宁宗赵扩。治词帝数占总帝数…  相似文献   

15.
学界及辞书普遍释辽代柴册礼是辽代皇帝即位之仪。本文辨析了辽代的柴册礼仪的史实,指出该礼仪并非都是辽帝登基即行之仪,也是契丹王公贵族加封求吉之仪。  相似文献   

16.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它是以满族贵族为主建立的政权。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基础上先建立了后金政权,1636年(明崇祯九年),其子皇太极正式即位为皇帝,改国号大清。皇太极时清朝已统一东北及内蒙大部分地区。1644年,清军乘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之机,进占北京。夺取了明朝的统治权,顺治帝福临由沈阳迁都北京。清朝从1644年起至1911年止,共历10帝,268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独立的中国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历史进入了  相似文献   

17.
解缙(1369一1415)字大绅,江西吉水人,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是著名政治家和学者。天资聪敏,工诗善书法,著述甚多,但多散佚。为官清正,一生多波折。主持纂修堪称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巨型类书《永乐大典》,让更多的后人记住了他。  相似文献   

18.
明清册封使及其从客在中琉关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琉关系,由来已久。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命行人杨载以即位建元诏告其国,其中山王察度遣弟泰期等随载入朝,贡方物”,是中琉两国政府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嚆矢。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中山王察度薨。永乐元年(1403年),世子武宁遣侄三吾良亹讣告中国。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遣行人时中赴琉球  相似文献   

19.
《上海教育》2008,(3):53-53
本书内容自永乐夺位的“靖难之役”后开始,先叙述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事迹——挥军北上五征蒙古,派郑和七下西洋,南下讨平安南等等,后来永乐于北伐蒙古归来途中病逝。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开始进入动荡时期。这一系列的事件和人物都精彩无比,可说高潮迭起,令人目不暇接、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20.
“永乐”是明成祖(朱棣)年号。《永乐大典》编纂于永乐年间,因此称为《永乐大典》。这是明代一部规模宏大的类书。这部书的编写工作,始于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当时明成祖命解缙等担任编纂工作,第二年成书,名日《文献大成》。由于匆匆编成,内容比较简略,朱棣感到不满意,乃加派姚广孝等对该书大加补修。参加这一次工作的共有三千人,历时五年,直到永乐六年(1408年)的冬天才最后完成,改称《永乐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