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篇课文是一个包含诸多因素的复合系统,涉及方方面面.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在确定课文教学内容或者说在确定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教什么"的时候往往感到很茫然,要么什么都教,要么任意为之,想教什么就教什么.究其实质,这是受传统教学论"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理论影响的结果.教师在确定课文"教什么"的时候"目中无人",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更没有根据学生学习课文的规律来展开课文教学内容的设计.因此,要解决确定课文"教什么"的问题,必须以科学的教学理论为依据.  相似文献   

2.
唐少华 《辽宁教育》2013,(12):41-42
一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往往非常丰富,既不能课文有什么就教什么,也不能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或者觉得什么好教就教什么;而应该根据语文教材的原生和教学这双重价值确定一篇课文特有的教学内容并实施教学。语文教材的价值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语文教学中应该根据语文教材价值确定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课文的原生价值,并在原生价值获得的过程中掌握课文的教学价值,发展学生的言语智慧,丰富学生的言语生命。  相似文献   

3.
许多教师认为语文课堂就是“教学大纲+语文教材”。教语文就是教语文教材.而具体表现为一篇篇的语文课文,所以语文教科书也就成了语文教学内容的代名词。这一传统观念。不仅使广大语文教师习惯于按部就班地教学.也使得语文课程内容的开发缺乏充足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一、为什么要教这篇课文? 我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教着一篇篇课文,尽管我们也都知道是在“用教材教”,不是在“教教材”,但我们是否思考过,为什么偏偏要教这篇课文?不难预料,可能的回答会有以下几种:①教材这么安排的,②教师本人喜欢或擅长教这种类型的课文,③教研活动组织方指定的。  相似文献   

5.
不少语文教师特别是年轻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的任务理解为只是“教课本”,从第一篇课文教到最后一篇课文就算完成了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教每一篇课文,往往也是从作者背景介绍开始,讲第一段、第二段……然后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练习一、练习二……然后又教下一篇课文。上课照本宣科,教学依照一个固定的套路,往往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恹恹欲睡。这样的语文教学只能导致“少慢差费”。如此效果,症结何在?除了教师缺乏经验、知识功底欠缺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语文即教课本”的观念在作怪。观念决定行动。有落后的教学观念,必然有落后…  相似文献   

6.
七、一课多篇一课多篇 ,也称一次多篇、多文联教 ,有时也称比读、联读。简言之 ,就是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教学几篇课文 ,或者是在一节课中教学几篇课文。一课多篇是一种教学设计的思路 ,也是一种教材处理的方式。它的设计目的 ,一是让教学更好地顺应教材 ,二是进行高效率的阅读教学。一课多篇教材处理的实质 ,是在分析某几篇课文组合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之上 ,提出对它们进行教学的最佳角度 ,为顺利地实施教学迈开有指导的第一步。一课多篇式的教学是被教材“法定”了的教学 ,从初中语文教材来看 ,每一册中都有“短文两篇”“诗词五首”之类的编…  相似文献   

7.
一、教读过程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解题———背景介绍———串讲翻译———字词句深析———背诵记忆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受到冲击,是破是立,其关键在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把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组织、指导落在实处。开拓文言文教学新视野,实践课改观念,进行文言文教读课设计、教读,切实转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情感态度,实现教学目标,已是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观潮》这篇课文是教材中的自读课文,教材对字词句作了详细的注解,学生借助注解,既能读准字词音,也能读懂词句。文章语言简明易懂,没有复杂的句式和用法特…  相似文献   

8.
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采用“文选”式编排的。不少语文教师只知道一课一课地教课文,一学期教完几十篇课文就算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很少思考语文教材编排及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如:语文教材为什么要把课文划分为精读、略读、选读三种类型?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课文各有什么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9.
所谓教材处理,就是教学中的“课文处理”,即技巧地高效地利用课文,充分地角度精致地运用课文中的教学资源.简言之,教材处理就是教学中的“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教材处理的艺术就是科学地艺术地目标明确地组织教学内容的艺术.或者说,教材处理就是:如何利用课文,利用课文干什么,利用课文所要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阅读首先是一种体验,阅读能力的提高有赖于阅读体验的积累,阅读教学必须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过程。然而,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以教材、课文为中心的观念依然在主导着阅读教学,不少教师往往不顾学生的能力水平,把理解、读懂一篇篇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急于把关于课文的现成结论交给学生,而不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过程。坚持先学后教在教学中,我们坚持“先学后教”的原则。每节课都要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认记生字,去朗读课文,去感悟语…  相似文献   

11.
阅读首先是一种体验,阅读能力的提高有赖于阅读体验的积累,阅读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过程.然而,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看,教材中心、课文中心的观念依然在主导着阅读教学,不少教师往往不顾学生的能力水平,把理解、读懂一篇篇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急于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手段把关于课文的现成结论交给学生,而不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过程与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2.
王珂晨 《文教资料》2011,(30):49-50
在“教教材”的观念支配下的传统教学中,凡是选进教材的文章,基本上都作为“定篇”来使用的,致使教学中盲目迷信课文,过度挖掘的现象严重。语文到底教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备课活动,无非要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教什么”是教的内容,“怎么教”是教的形式。内容决定形式。确定“教什么”是备课的关键。特别是语文学科,以语言文化为学习对象。对于任何一篇课文,其优美的语言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都不是任何一名语文教师能一眼看穿的。因此,我们语文组的说课活动,始终特别注重“说教材”这一环节。特别是新的教学大纲颁布实施以来,我们逐步改变了以“说教学过程”为主体的传统,“说教材”成为说课活动的主体。一、说教材的艺术美教材的艺术美,就是课文的语言艺术美。主要包  相似文献   

14.
柳咏梅老师的巴金《〈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是很规范、很讲究阅读教学技巧的教学创意.这份设计值得我们品味与评析的技法在于“教材处理”. 教材处理,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教什么”“选什么教竹“教什么最好”.教材处理即教学中课文处理;教材处理的艺术就是科学地、艺术地、机智地组织教学内容的艺术,就是提炼与组合教学内容的艺术.  相似文献   

15.
一篇课文应当如何组织教学?在使用新统编教材之前,人们往往孤立地看待一篇课文,主要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设计课堂教学,把这篇课文中教师认为应当教会的东西教授给学生。而新编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仅仅是为进行某项重点训练项目而提供的一个例子,一种凭借。弄懂课文本身并不是主要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法时,必须摒弃传统的观念,克服习惯性和随意性,依据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也就是教材训练序列中的某一个固定的环节进行教法设计。  相似文献   

16.
小语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给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是通过各类课文的阅读教学来实现的。各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主体,体现从教到不需要教的过程。统编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科学地序列地安排了三类课文。一是讲读课文,二是阅读课文,三是独立阅读课文。它们所古的数量比重,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第一类课文逐年适当减少,后两类课文逐年适当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当前古文教学的现状和症结 学生对古文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我们以往的教学,通常是一篇课文阅读之后,由教师花大量时间进行字词翻译和课文串讲,学生极少动口、动手地参与进来。这种“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主体观念的发挥,造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材以单元(亦称“组”)为单位组织课文是教材编写史上的一大进步 ,纠正了以“篇”为训练单位带来的孤立、片面、随意的弊端 ,树立了语文教师整体教学的观念 ,推动了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能力的形成。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 ,仍然有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教材单元编组的意义 ,教学时只着眼于教好“篇”。即使是教学观摩活动 ,执教者也只教一篇课文 ,能展示单元教学全过程的极为罕见。因此 ,增强单元教学意识 ,探讨单元教学的有效途径 ,已成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单元教学的特点和策略作一些探讨。首…  相似文献   

19.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是按体裁组成单元的。这样编排,正体现了教学内容阶段性、系统性的特点和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的规律。以单元为中心,以重点课文为基础,以教材知识体系和读写要求为依据的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其优点是把过去教材中一篇篇孤立的许多课文置于教材系统的整体结构之中,这样,教学不仅能发挥各篇课文的功能,而且能发挥各部分相互联系的新功能。现行语文课本中的单元教学,为课文的教学设计了讲读——课  相似文献   

20.
由国家教委所推荐、黄光硕先生主编的职业高级中学教材《语文》(1—4册),仍采用单元编排体系。每册共编排八个单元,且每册各有一个文体重点。如第一册的文体重点是记叙文,第二册是说明文,第三册是议论文,第四册是应用文。每个单元都编排有以下三种课文:教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课外自读课文。且按如下比例安排文章:教读课文两篇,课内自读课文一篇,课外自读课文三篇。 关于课内自读课文在这一教材体系中的作用和在教学过程中的处理是两个紧密相联的问题。前一个是认识上的问题,后一个是实践上的问题。前一个是针对教材,后一个是针对教学。正确认识课内自读课文在这一教材体系中的作用,有助于正确处理第二个问题。所以,对课内自读课文在这一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