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睡眠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最有效方式。睡眠占人生的1/3时间,但人们至今对睡眠的发生和功能等仍知之甚少,而各种睡眠疾病却日益增多,危害日益明显。总结睡眠疾病有睡眠失调、睡眠倒错、精神、神经和躯体疾病伴发的睡眠疾病、建议的睡眠疾病四大类。  相似文献   

2.
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而在训练中 ,由于机体能量消耗过大 ,代谢产物堆积 ,导致机体运动能力下降则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所谓运动性疲劳 ,即指运动负荷超过机体承受能力而出现的一些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工作能力暂时下降的现象。众所周知 ,机体疲劳的消除与运动训练的效果有着密切关系 ,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 ,也就没有运动能力的提高 ,而恢复实质就是疲劳的消除。因此 ,训练后疲劳的消除就显得尤为重要。科学有效地消除运动性疲劳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静止性体息——睡眠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一种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好方式…  相似文献   

3.
陈勇 《内江科技》2014,(3):144-144
<正>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失眠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又会因为滥用失眠药物而损伤身体其他方方面面。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在当下社会,人们由于就业困难、工作压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苑》2013,(16):110-110
工作结束回到家中,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舒适、轻松的睡眠来恢复体力和精神。睡前梳梳头,不仅能够保养头发,还可以为您消除大脑疲劳,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睡前简单保健方法,你知道多少呢?现代都市生活,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身体的保健,整天坐在驾驶室里的您,有没有想过保健一下呢,也许您会抱怨没有时间,您总不会没有时间睡觉吧?不妨试验一下简易的睡前保健,让你拥有一个好的睡眠!  相似文献   

5.
《科学生活》2008,(12):46-47
洗澡好处很多,不仅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劳,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肤的代谢功能和抗病力,而且通过温水的浸泡,能够治疗某些疾病。  相似文献   

6.
1.睡眠充足,生活规律当今社会是信息万变、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处在剧烈的竞争中,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随之而来的,疲劳也就容易发生。有专家指出,疲劳,特别是脑力疲劳,是现在和未来一个世纪危害人体健康,直接导致人体亚健康状态的不可忽视的因素。那么,如何消除脑力疲劳,走出亚健康状态呢?重要的一  相似文献   

7.
晓卫 《技术创新》2005,(3):35-35
现代生活的高节奏使不少人整天忙于工作、学习和生活,想不到锻炼身体。尤其是在办公室工作的人更是紧张,抽不出专门的时间米锻炼,如果在休息或学习疲劳时摇摇头、抬抬腿,不仅有助于消除疲劳,促进头部血液循环,还能够防止颈椎病的发生,使自己保持健美姿态。具体方法是:  相似文献   

8.
"打盹不是懒惰的表现。它是现代快节奏生活中消除疲劳、补充精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现代研究发现,人的完全苏醒状态只能持续大约4小时。因此即使在白天也会产生小睡一会儿的要求。这是由体内生物钟控制的。一般出现在上9时,中1时和下5时左右。由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夜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人们的精神情绪处于高度的紧张与兴奋状态中,再加上夜间睡寐不安和睡眠时间大幅度减少。有人估计现代人夜间睡眠的时间较一个世纪前减少了2()%左右,从而遣成了严重的"缺觉"和内环境的失调。如果人们不补充睡眠,那么  相似文献   

9.
杨庆华  孟昭琴 《内江科技》2010,31(4):142-143
应用文献的方法.从生理和生物化学的角度分析了网球运动的项目特征、能量代谢特点、网球运动员的疲劳机制以及疲劳消除的措施.希望对科学地进行网球运动训练、比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露 《百科知识》2013,(23):21-21
与吃饭、呼吸一样,睡眠是人类的一项基本需求。尽管几千年来人们遵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但很少有人问:“人为什么要睡觉”?此前,许多科学家曾针对睡眠原因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测与解释,包括消除疲劳、巩固记忆、调节机体代谢等,但人们一直无法就此达成一致看法。  相似文献   

11.
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健身益寿的主要休息方法。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人的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梦中度过的。甜睡一宵,翌日浑身是劲;而失眠,身心疲惫,精神忧惚,却有难喻之苦。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如精神紧张、用脑过度、忧虑不安、喜怒无常、环境干扰,以及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因头痛、咳嗽、高血压  相似文献   

12.
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及自身的教学实践,同时通过对藏族学生性格特征及学习习惯的深入观察,首次提出"语言疲劳"的概念,认为语言疲劳现象是藏族学生在英语学习当中存在诸多问题的最大根源。针对"语言疲劳"现象,文章初步探索了如何通过激发藏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克服"语言疲劳"现象,进而消除由此而引发的藏族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现代运动训练水平日益提高,竞技运动训练和竞赛的负荷越来越大运动员在生理和心理上承受很大压力,有肌体经常处于十分疲劳的状态。因此,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与运动训练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维 《内江科技》2009,30(5):151-151
本文对如何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初步提出相应的手段,科学地认识疲劳并采取合理的恢复措施消除疲劳,以保证在正常的学习和训练中提高成绩.  相似文献   

15.
<正>睡眠是所有高等动物不可缺少的生理活动,人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但即使今天科学已经十分发达,睡眠仍是一个相当神秘的生理现象。有的人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依然能够神采奕奕,而有的人  相似文献   

16.
问:人为什么会做梦?做梦是不是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答: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人入睡后,大部分的细胞进入休息状态,但是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是产生梦的基础。人们通常是白天工作、学习,晚上睡眠。睡眠可分为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人们入睡后初期70~120分钟内,属于慢波睡眠。异相睡眠在睡眠过程中周期性出现,并常常伴随有眼球运动、四肢和脸部肌肉抽动等表现。异相睡眠持续约5~15分钟,然后又转入慢波睡眠,如此反复转换下去。在整个睡眠过程中,这种反复转换4~6次。就整个睡眠时间来说,慢波睡眠占3/4左…  相似文献   

17.
《科学生活》2013,(7):38-39
人类生命中大约1/3的时间是处于睡眠状态。睡眠时我们的身体和思想对外界的刺激不再有反应,而大脑却不时地活跃一下,带给我们梦境。这样一种生理现象让我们不禁要问:睡眠是什么?为什么睡觉?为什么做梦,)  相似文献   

18.
自1880年莫索(Mosso)研究人类的疲劳以来已多年,许多著名学者从多角度去探索疲劳产生的机制,研究消除疲劳的方法,但都没有给出一个公认的看法,拟从短跑项目的运动特点,产生疲劳的生理机制和消除疲劳的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短跑项目的运动性疲劳消除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余夫 《百科知识》2009,(21):42-44
睡眠不仅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生理现象,而且在动物界中也是广泛存在的一种行为现象。不过,因生存条件的优劣和新陈代谢的不同,各种动物的睡眠方式、地点、时间甚至睡姿都是大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20.
将生产划分为学习期-稳定期-疲劳期-终末激发期,建立疲劳存在终末激发的生产-库存联合优化模型。研究发现,相比于疲劳不存在终末激发,终末激发的存在使得总产量增加,同时也延长了整个生产时间,在终末激发期内生产率增加越快,最优供货次数越少、单次供货量越大,系统平均成本也越低。在学习期,不论是生产率增加率的增大还是初始生产率的增大,均会导致疲劳期起始生产率的增大,从而延长疲劳期的生产时间,且均会导致系统的平均生产率提高从而降低系统的平均成本;疲劳期内的生产率减少率越大,表明疲劳越迅速,需要减少疲劳期的生产时间来缓解疲劳;终末激发期内的生产率增加率越大,疲劳期的生产时间也越短;疲劳期内生产率减少率的增大使得系统平均成本先增大后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