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源型经济问题的产生,在于与资源开发、管理等相关的制度安排与运行机制的不合理。资源型地区普遍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和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必要性。政府通过产业政策调整、生态环境治理和公共投资等政策手段和措施,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消除了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过度依赖,解决了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改善了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
郭军  孟守卫  赵瑞琴 《红领巾》2005,(6):148-150
通过运用大量的数据,对河南的经济资源环境状况、污染治理力度的对比分析以及对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回归分析得出:河南人均资源相对贫乏、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污染治理投入不足且治理结构失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极不协调.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途径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决定了林业建设的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又不允许我国再继续走世界多数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先破坏、后治理,边破坏、边治理的老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承受着较大的压力,而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往往伴随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资源的浪费,并进而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表过许多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以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阐述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执法及司法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贡献,能有效提升我国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及完善生态环境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理念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是以高强度的开采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的破坏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这种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力度超过了环境自身的恢复和承受能力,造成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资源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顾及到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本文从循环经济与工业发展的关系入手,初步讨论了要协调好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必须从工业经济系统自身发掘资源、能源,寻找伴生资源,开发利用废弃物资,促进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生产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的严重性,介绍了生态环境友好型水泥混凝土的概念以及几种当前研究和应用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友好型水泥与混凝土,提出发展生态环境友好型水泥混凝土是21世纪水泥混凝土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罗璇 《华章》2012,(30)
环境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是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经济发展讨论中比较热门的话题.如何能使一座城市既能保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又能保护期生态环境不被破坏,这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本文通过对粉煤灰有关形成原理、物理特性、组成成分、有害程度等分析概述,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其治理和利用的方法与途径,旨在交流与共勉.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资源、能源缺乏,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因此,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税收、信贷优惠是奖励资源综合利用制度的基本内容。进一步完善税收、信贷优惠政策,将为缓解资源紧缺状况,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治理污染、改善环境,促进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面临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农业资源消耗日益严重与农业结构不合理等困境进行分析,指出湖南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必须走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并提出湖南发展低碳农业经济,要采取树立低碳理念,加大政府对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扶持力度,创新稻田减排技术和培育新型现代农民等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面对现实场域中迭现接出的全球生态环境破坏,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为一个经过特殊定义过的概念命题在现时代应运而生,为纠治低效的生态治理和挽救生态危机提供新的进路。当前新自由主义范式主导下生态治理的主体缺失,以及工具理性驱动下生态环境的价值异化,不断加剧生态灾难的产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进一步印证了人与自然互生共长的关系。在此前提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可作为支援性思想资源,从理论、价值和实践三个维度为生态治理赋能。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其目标在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近几年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方面强调"认识自然,走进自然",而忽略了生态旅游"保护自然"的目标,导致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强化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科学规划和开发生态旅游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以及完善生态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破坏与污染生态环境的现象也日益严重。要想治理破坏与污染环境的行为,必须要加强法制宣传,注意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除此之外,还要从法制的角度预防和惩治破坏与污染环境的行为。法律武器的第二道防线是刑法,刑法要严厉打击、警告破坏资源及污染环境的行为,严密刑事法网,最终防止环境犯罪的滋生蔓延。本文就我国环境犯罪立法完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广西北部湾海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多样化.而北部湾的过度开发,给广西沿海的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近岸海域水质的污染影响与破坏海洋生物资源生存环境,海洋过度捕捞、海水养殖扩大,影响与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的欠缺,阻碍了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广西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一是地方政府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和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治污与减排措施;增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改变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二是钦州学院为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础和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长期对植物资源不合理的过度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许多珍稀植物种质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因此抢救和保存这些濒临灭绝的珍稀植物种质,是世界范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我国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诸如: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农村住房消费热引起的多占耕地、盲目建设开发区、耕地整体素质下降、土地资源退化和破坏严重等及其成因基础上,针对我国农业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提出了一些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发展经济,从事经济建设,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要求在利用自然资源时,既要注意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又要注意生态效益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它要求在利用时考虑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人口的发展即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自然环境的变化。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与大自然的矛盾与日俱增,出现了一连串生态的生存危机。突出的表现是耕地减少、粮食短缺、水源紧张、森林毁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灾害频发、环境污染。特别是贫困山区,虽然做了大量的治理工作,但人为破坏因素要占90%,一边治理,一边破坏,局部有所改善,多数地区对资源采取粗放经营,相当多的地方甚至靠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经营方式来增加产量。导致生态环境短期内无法改善,资源潜力日渐枯竭,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直接或间接的表现形式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事实证明,环境问题的缘由主要是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以及破坏,而人们对环境的损害行为从根本上说缘于其对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要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促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与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教育是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事实证明,环境问题的缘由主要是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以及破坏,而人们对环境的损害行为从根本上说缘于其对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要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促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与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教育是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鸡西市煤炭开采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炭开采的环境问题涉及加工、储运和燃烧使用的全过程。寻找各种途径解决由于煤炭开采带来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试从煤炭开采的环境问题出发,分析鸡西市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与危害、煤炭开采、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效以及煤炭开采过程中环境影响的薄弱点,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统筹河西走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河西走廊存在着水资源短缺、天然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扩展、沙尘暴频繁等生态环境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和开发过度是造成河西走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统筹人与自然之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河西走廊开发的必然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