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材料中代词的指代作用,主要是使复杂事物在出现多方面情况时,或同一事物反复出现时,能简明地进行表述。为了确定语段中“这”“此”“其”“之”所指代的内容,应主要了解它们的运用规律。指代的运用,从原事物与指代词的距离看,有近  相似文献   

2.
小语第七册“基础训练一”的第三题是“认识代词”的训练。我是分以下四步进行教学的 :第一步 :初步感知。幻灯片出示书上的三个例句 ,读句之后要求学生说出加点的字指的是什么或代表什么。(例1中的“他”指的是鲁迅 ,“这”代表的是“坚定的信念” ;例2中的“我们”指的是“同学们” ,“咱们”指的是“同学们和张指导员” ;例3中的“您”指代“妈妈” ,“我”指代的是“小华” ,“哪儿”指代的是“要去的地方” ,“那儿”指代的是“不远处的公园”。)教师边倾听边按类别板书(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疑问代词)。第二步 :发现扩展。学生…  相似文献   

3.
何必添足     
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他”与“她”各司其职,分指男女两性,“他”用于指代男性,“她”用于指代女性。同时我们还必须清楚,“他”有其特殊性,除了指代男性外,还指通性,即它可以兼指男女两性。第三人称代词这种用法,是现代汉语语法的规范,已为大家熟知并运用。用“他们”指夫妻俩,绝不会有人误解为两个人都是男性。同样,“一个人,当他取得成绩的时候,绝不要骄傲”一句中的“他”也没有人认为它专指男性,但是有些人却不肯遵守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规范,非要采用“他”与“她”联用的形式,以表示他笔下的第三人称代词所指范围…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蒲县方言城关话的指示代词作了全面描写。蒲县方言的近指代词“这”、远指代词“兀”各有三种读音,它们一般较少单用,要和其它量词、数量词结合为词组来表示指代,除可指人、指事物外,还可以指处所、时间、程度或方式。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虚指的“他”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在现代汉语中有一种虚指用法,它出现在动词后,但既无指代作用,又不是动词的宾语,同常见的作第三人称代词和旁指代词“他”的用法很不相同。通过对“他”的主要用法的历时考察,我们看到,虚指的“他”在唐代产生,它与第三人称代词“他”都是由旁指代词“他”演变而来。“他”的虚化来自于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他”原本是旁指代词,就词汇意义而言,旁指代词本身有淡化作用;二是由于唐代“他+N”结构的影响,因为后面N的存在,使“他”在表意上成为一个可以忽略的成分,在结构上成为一个悬空成分。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他”开始虚化。  相似文献   

6.
高中文言文应试指要(五)胡加奇虚词篇本篇包括:代词指代内容和用法判断;副词、介词、连词、复音虚词意义和用法比较。-、代词指代内容和用法判断【测试例题】1.“坐是沉滞者累年”中“是”字指代的内容是A.“屡被谴黜”,“乡党以为贬议”B.“寿独不为之屈”,...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经常碰到各种指代词。使用指代词的目的是为了行文简洁,做到言简而意丰。能否理解指代词在文中的指代义,可以看出一个人阅读水平的高低,阅读能力的强弱,逻辑思维的严密与否,所以指代义的考查颇受命题者的青睐。1994年全国高考第四大题科技文阅读第22题,就考查了指代词的指代内容。节选如下:更为重要的是,四角龙的头角有个骨架,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旁指代词“另”和“另外”的连接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简要地探讨了旁指代词的连接功能在英语中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考测点导航“重要词语”是指:①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②表现主题思想的词语;③反映深层含义的词语;④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⑤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重要词语的含义”包括:①词语的语境义,包括词语临时义、比喻义、象征义等;②代词和某些非代词的指代义:③作为科学概念的词语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代词的运用常常出现近指和远指的混用、定指和不定指的混用、自指与他指的混用、“面称”和“背称”的混用、指代不明、指代范围不一致、色彩不对、多余、该用而不用等问题,需要加以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11.
It用法集锦     
代词it,指代内容非常丰富,它可以用来指代无生命的东西,在性别不祥或无关紧要时,也可指婴儿、动物等;既可指心目中或者上下文中的人或事,又可指时间、距离、环境、气候等。it用法灵活,具有多种替代功能,可以构成许多句型和常用短语。一、it作人称代词用。用来指代人、动  相似文献   

12.
大多数语法学家承认“莫”、“无”等词存在“无指代词”的用法,但也有人对此提出了疑议,他们认为无指代词的理论不符合古汉语语法结构实际,“莫”、“无”等实际上是“否定副词”。文章从语法功能上举例证明“无指代词”说是可以成立的,符合古汉语语法结构实际。  相似文献   

13.
“们”是现代汉语中表示数量范畴的后缀,用在代词和指人名词后边表示多数,如“我们、你们、他们、战士们”等。指代男性群体时用“他们”,指代女性群体时用“她们”。当指代群体中有男有女时,不少人常常写成“他(她)们”。如:  相似文献   

14.
今文《周书》的指示代词包括近指代词、远指代词、无定指代词和旁指代词四类。从称代范围、格位选择、句法功能和发展变化情况等方面对这些指示代词进行了全面考察,分析了今文《周书》人称代词的语用功能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山西兴县方言没有第三人称代词,其第三人称都由指示代词兼任。兴县方言指示代词非常发达,形成了专门指代人的指示代词,其说法多达31种。这些指人代词主要通过指示代词的多层叠置和附加词尾形成,既可以表示“单数—少数—较多数—最多数”的语法意义,也具有“亲近—中性—疏远”等语用功能,因其还具有“近指—较远指—更远指—最远指”的距离意义,所以,这些指人代词还不是人称代词,仍是指示代词。其复杂的叠置形式可能是兴县各片方言之间长期接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不定代词就是非指特定对象的代词,在代词中数量最多,用法较复杂。由于受汉语的影响,经常弄混、用错,诸如不定代词的数、指代范围、指代对象。本文对一些常用不定代词的用法及典型病句作一简  相似文献   

17.
指示代词以“这”、“那”为基础,主要用来指代人和事物。《清平山堂话本》作为现存世的较早而有影响的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宋元时期的口语特色。本文以《话本》中出现的“这”、“那”系指示代词为研究对象,试对其用法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8.
语言学杂记     
“这”的附加义指代指示代词“这”常用来指示较近的人或事物 ,与“那”相对 ,这是它的最基本用法。“这”发挥指代作用时 ,在其基本用法的基础上 ,由于语境的作用常常被赋予一些附加的指代意义。本文就是讨论这种指代中的附加意义。考察起来 ,“这”在不同的语境中 ,有增添强调附加义的、有增添承接附加义的、有增添时限附加义的、有增添游移附加义的、有增添复指附加义的 ,下面分五个方面———(一 )强调性指代、(二 )承接性指代、(三 )时限性指代、(四 )游移性指代、(五 )复指性指代———来讨论。(一 )强调性指代。“这”在句中除了起一…  相似文献   

19.
一 “者”象词缀而不是词缀,词缀有所缀的词根,而“者”没有;“者”象助词而不是助词,助词无所指,而“者”有所指;“者”有指代作用而不同于一般的代词,一般代词能单用,而“者”不能单用。黎锦熙先生说,“者”是联接代名词,联接形容的附加语(《比较文法》)。王力先生说,“者”是被饰代词,带修饰语(《中国语法理论》)。两家的说法离开了词的一般概念——最小的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也越出了代词不受修饰的框框,但是符合“者”的实  相似文献   

20.
(二)作代词用(虚词“相”的这一作用,或称为“副词兼起指代作用”,或称为“有偏指一方的作用”,或称为“代相”,或称为“偏指代词”。)这种“相”字,用在外动词或介词的前面,成为外动词或介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