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家财政预算内拨款仍是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但正在逐年下降。与此同时,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越来越大。在非财政性经费来源中,事业收入是主要渠道。1999年普通高校开始的大规模扩招没带来充足的教育经费供给,加之财政不堪重负,导致了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明显下降。从高校生均事业费指数可以看出,我国近些年来为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而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
2001-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及其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09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的变动,更多地体现为对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一种回应。它主要表现为: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重自2001年起逐年下降,至2008年起又开始回升;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局面仍不明朗。在此期间,高校财政收入的增长率低于非财政收入的增长率,整个高等教育的财政结构仍然呈现出以财政拨款和学杂费为主的二元化格局,而其中的学杂费所占比例更是逐年攀高。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的目标尚未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3.
2000-2003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2003年我国教育经费状况明显改善:教育经费总量、财政性教育经费、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快速增长,高于"九五"期间的年增长率;教育经费总投入中,政府财政投入所占份额回升,政府教育投入更多向义务教育倾斜;义务教育总投入中,政府拨款所占比例上升;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经费的增长率高于非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与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拨款的比例及差距正在缩小;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快速增长,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迅速提高;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促进了高中和普通高校规模的扩大,入学率迅速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政府拨款在义务教育总投入中的比例偏低;中西部省份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偏低,政府拨款占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比例严重偏低。2003年,'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较上年略有下降,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较上年有所减少。本文通过对我国"十五"计划前三年(2000ee2003年)教育经费投入总体状况、教育经费来源构成、各级教育生均经费、财政教育资源的生均配置以及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地区差异等方面的分析(本文数据均来自各年度《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一004》),描述了近年来我国教育经费刁免入的进展并揭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耀  方鹏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6):100-104
1999~2005年期间,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呈现出地方教育经费总量增长迅速,但生均教育经费下降;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重不断下降,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重持续增长;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实际呈二元化等趋势。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苏南、苏北差异较大,必须切实解决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缓解高等教育领域的地区不公平问题,以促进江苏省高等教育的整体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涂皓 《教育》2013,(11):28-28
《教育》旬刊:中国当前的教育财政体系有哪些问题? 袁连生:教育经费投入渠道单一。我国教育经费筹措制度是以政府为主,2008年,在总计14501亿元的教育经费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占72%,非财政性经费占28%。  相似文献   

6.
数说装备     
惠州市预算内教育经费比例逐年提高 近年来,惠州市预算内教育拨款逐年增长,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全市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逐年提高,全市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相似文献   

7.
从2000年~2004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经费^[1]的绝对值逐年增长,其占地方教育总经费的比例和占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也逐年提高。2000年高等教育经费为29.19亿元,到2004年为70.15亿元,增长140.32%。高等教育经费占全市教育总经费的比例,从2000年的23.39%增长到2004年的29.90%。2000年高等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9.49亿元,  相似文献   

8.
我国普通高校经费配置结构与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前后,我国普通高校经费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4%这一政策目标实现之后,更彰显了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围绕4%的实现过程,回顾过去20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教育经费筹措、分配和使用的进展情况,分析教育经费的收入和支出结构情况,适度解释教育经费收支趋势走向的政策原因,阐明教育经费结构的变化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对我国教育财政领域的后4%时代的经费分配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1999-2011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财政性教育经费和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此消彼长,并且财政预算内拨款和学杂费成为这一时期教育经费来源的两大主渠道,其它教育经费来源在教育经费总量中的构成比例很少,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的目标尚未实现。  相似文献   

10.
2000-2003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0-2003年我国教育经费状况明显改善:教育经费总量、财政性教育经费、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快速增长,高于"九五"期间的年增长率;教育经费总投入中,政府财政投入所占份额回升,政府教育投入更多向义务教育倾斜;义务教育总投入中,政府拨款所占比例上升;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经费的增长率高于非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与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拨款的比例及差距正在缩小;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快速增长,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迅速提高;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促进了高中和普通高校规模的扩大,入学率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