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变是刘勰提出的一个重要文学理论命题。刘勰在《通变》篇中首先强调继承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通则可久",同时又指出了革新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变则不乏"。刘勰的通变论主要受到《周易·系辞》的影响。以往学者们大多认为通变论侧重的是"通"而非"变",更多关注于"通"即继承问题的研究,而对于"变"即革新问题关注不够。探究刘勰的通变论,对当今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心雕龙》"通变"论并非《周易》"通变"论在文论中的直接运用。在《周易》"通变"论中,"变"是天然合理的,"变"是"通"的条件,"通"是"变"的结果。但在刘勰看来,南朝以来的文学"新变"产生了太多的"爱奇"之风、"浮诡"之言和"淫丽"之辞,导致了"文体解散"的严重弊端,使文章之"变"成为需要反思和批判的现象。由此造成了刘勰文学"通变"论的独特思路和特殊内涵:其论述重点不是提倡和推动文章之"变",而是强调通过对源于经典的"有常之体"的"相因"来规范文章之"变",以克服"新变"之弊;其所说的"通"也主要不是指向文章之"变"的结果,而是指向文章之"变"的前提,即对传统"有常之体"的"会通"。刘勰将传统"通变"论置入《文心雕龙》"以正驭奇、以常驭变"的整体论文思路,创造性地重建了"通变"概念的意义结构和具体内涵,从而将《周易》"变而通之"意义上的一般"通变"论,转换成了《文心雕龙·通变》篇"会通—适变"意义上的文学"通变"论。  相似文献   

3.
中古时期的通变论所关涉到的不只是文辞的常变问题,而且还具有更为高远的天人关系的一种时间性呈示。它虽然调和了复古与趋新两派之间的矛盾,但不是这二者的简单折衷。通变论的重心不在"变",而在"通"。这里的"通",是古今之间的相互贯通,是时间三相的往来回旋。因此,通变论所显示的是绵延的新变性与时间的贯通性之间的矛盾与悖谬,或者说,是不断敞开的个体独创性与不可规避的历史整体性之间的对立统一。从一定程度上说,"通变"是时间悖论的暂时和解。  相似文献   

4.
通变理论是《文心雕龙》最重要的观点之一,在"通"与"变"的关系上,研究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其最主要的根源是对通变的关键把握有所差异。"变"和"通"是密切关联、不可分割的,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循环往复,持续螺旋状前进。通变之关键应立足于这样的整体脉络,进而得出,通变篇主旨之关键不仅仅在于情与气,而且还在于情与气的关系,情是气的基础,气是情的延续。  相似文献   

5.
在《文心雕龙·通变》篇的研究中,常见到以下三个流行的观点:(一)认为刘勰的“通变”说系出自《易·系辞下》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二) 认为“通变”之“通”系指“设文之体有常”,(三)认为“通变”即相当于今天所谓继承与革新。笔者在阅读《通变》篇的过程中,对上述观点产生了一些疑问,特提出自己的拙见,以就教于诸前辈和各位读者。  相似文献   

6.
“通变”论是《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心》)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刘勰不但在《通变》篇集中阐发这一理论,而且将有关观点贯串于全书。要确切全面了解《文心》理论体系,不可不对“通变”论作认真的探讨。但是过去和现在的不少有关论著把“通变”解释成“继承与革新”;又有人把刘勰的“通变”论持为复古论。窃以为这两种说法有欠切当,值得再行斟酌,故特作此文,稍加辨析,请教方家。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格律诗词如何继承和发展,一直是困扰诗坛的一个重要问题。赵玉林先生近四十年来致力于格律诗词“通变”的探索与实践,认为有“变的一面”,有“不变的一面”。不变的是“诗的本质”,变的是取材、立意、取象、修辞、运法等诸方面,概括起来有“十变”。这“十变”初步概括了赵老诗词“通变”的基本成就,也展示了中国古典诗词继承与创新、发展的途径与前景。  相似文献   

8.
许多《文心雕龙》的释读与研究文献,都将《文心雕龙·通变》"相循参伍,因革通变"句释读为"诸如此类,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通变》篇论述了文艺创作中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本句的释读,对《文心雕龙》中表示继承与革新两个概念的术语的认定,有很大影响。从文本分析着手,认为本句应该释读为"诸如此类,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由此,《文心雕龙》表示继承的术语释"相循"、"参伍"为"相循"的内容;表示革新的术语释"因革","通变"释"因革"的状态。刘勰认为,文艺创作,相循参伍要斟酌,因革务必要通变,病视同变为继承与革新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9.
“通变”论是《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心》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刘勰不但在《通变》篇集中阐发这一理论,而且将有关观点贯串于全书。要确切全面了解《文心》理论体系,不可不对“通变”论作认真的探讨。但是过去和现在的不少有关论著把“通变”解释成“继承与革新”;又有人把刘勰的“通变”论指为复古论。窃以为这两种说法有欠切当,值得再行斟酌,故特作此文,稍加辨析,请教方家。一欲辨“通变”之义,先探“通变”之源,即刘勰所谓“观氵兰以索原”。刘勰把《周易》尊为五经之首,在《文心》中频繁采其哲理以论文学。他的“通变”论也不例外,不少重要观点,本于《周易》。兹举证于下:  相似文献   

10.
检阅《文心雕龙》中一些"莫不……"句式,"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术也"的断句方式与它们的习惯用法相符。"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术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相循参伍"与"因革通变"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分工,既互相配合又互不重复,共同完整准确体现刘勰的关于文学继承与创新的观念。简略分析文学创新的过程。创新有两种要素:纵向的力度和横向的广度。"因革通变","因革"为文学创新,"通"为文学创新的广度,"变"为文学创新的力度。适当掌握力度、灵活推广应用,是创新实践的方法、机制。它们配合发展,互相促进,形成了创新的全过程。结合以上分析,"《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等中的"变、通"意思最为接近,可以视为词源。  相似文献   

11.
“通变”的文学发展观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重点论述的问题之一,因而在《文心雕龙》的创作论中《通变》篇也就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所论述的问题范围有多大?如何解释“通”与“变”的具体涵义?它的主旨是什么?在这些与理解《通变》有直接关系的问题上,笔者对一些流行的观点有不同看法。略抒浅见,以就正於方家。  相似文献   

12.
刘勰通变论针对的是现实文坛的绮靡之风,具体指向文学创作中"文辞气力"的通变,涉及个体创作、时代文学与历代文学。个体文章"文辞气力"的通变,依赖时代文学的新声、历代文学的法则,而时代文学的开创、历代文学的延续又依靠个体创作的通变,三者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刘勰的文学通变观包含整体的文学发展与具体的个人创作,不是关于文学的"复古"或者"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皎然“复古通变”论孟二冬,耿琴唐代诗僧皎然在其《诗式》卷五《复古通变体》中说:评曰:“作者须知复、变之道,反古曰复,不滞曰变。若惟复不变,则陷于相似之格,其状如驾驶同厩,非造父不能辨。能知复、变之手,亦诗人之造父也。以此相似一类,置于古集之中,能使弱...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文心雕龙·通变》"诸如此类,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的句读与释义,学者意见多有分歧。通过对"相循"、"参伍"、"因革"等语词释义的辨析,对将之释读为"诸如此类,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与认为"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应移至下段句首的两种观点进行质疑辨正,证明其不能成立。在辨明"通变"内涵的基础上对全文的层次结构予以梳理。  相似文献   

15.
为文主"变"是贯穿《文心雕龙》全书的一个重要思想。在该书的《通变》篇,刘勰对文学之"变"又集中阐释了自己的观点。然而,对于"通变"的解释,目前学术界并未统一意见。本文尝试在文学史发展的视野中,从对"变"的分析入手,换一个视角对刘勰的"通变"思想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作为初盛唐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张说在文学上尤多建树。不仅以诗歌创作为盛唐诗导夫先路,而且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文学思想。“通变”是张说文学思想的特色:既有继承“四杰”、陈子昂等人革新理论的一面,也有超迈前贤、创新的一面。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评论家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中提出"通变"的概念,历代学者对"通变"观的理解持不同观点。基于此,详细解释"通变"的概念,从"通变"观的溯源《周易·系辞》和韩愈的古文运动主张两方面深入地阐释印证"通变",即"会通适变"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8.
明代文学基本围绕复古和反复古来相互推进,复古浪潮的空前激烈,纵然有朱元璋建立政权、恢复汉制的政治原因,也有思想界严羽"以汉魏晋盛唐为师"的文化倡导。然而如果从学古的方式上细分之,则可分为以李梦阳、李东阳为代表的"形式复古"论,和以方孝孺、何景明为代表的"通变复古"论。  相似文献   

19.
王世懋"逗"变的诗学观点是用变化发展的眼光来审视诗歌的发展,而这种变化发展又不是陡然完成的,它需要"逗"的渐变过程。秉持这种观点王世懋看到了高倡复古、格调的七子派的不足,并在对其进行批评的过程中体现了"逗"变诗学观点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学史编纂体例,既表现出其异如面的个性,也有必须遵循的通则,且通中有变,变中有通。认识文学史著作通变的辩证统一,将有助于文学史著述之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