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体育传播媒介"、"体育观赏"、"体育观众需求满足"、"体育观赏满意度"、"体育再消费意识"等调查问卷,以2013年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延边赛区)的足球观众为抽样框,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700份问卷进行调查,对所获得的统计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结构模型检验、路径分析等对"体育传播媒介"、"体育观赏"与"体育再消费意识"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验证结构模型。首先,通过对各变量之间的因子分析,对未能满足要求的题项进行删除,最终构成其基本框架;其次,探索以体育传播媒介、体育观赏、体育观众需求满足、体育观赏满意度、体育再消费意识等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路径图,并进行路径分析。得出初始模型,经检验,不符合要求;最后,通过对初始模型的多次拟合和修订,得出体育观赏、体育观赏满意度、体育再消费意识之间均存在直接的预测作用;相反,体育传播媒介对体育再消费意识存在负影响。经过多次模型修正,得出"体育传播媒介、体育观赏与体育再消费意识的关系"的最终模型。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体育消费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从我国体育消费的界定、现状分析及影响因素等几方面入手,分析了体育消费在我国发展前景。并提出了促进体育消费增长的若干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问卷调查法,献资料等方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发现,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主要集中于体育实物消费、运动技能学习、练习与休闲娱乐消费三方面。此外,还有运动饮食和体育观赏消费的消费内容,且在所有体育消费方面,男女生皆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对“观赏型”体育消费的初步理论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观赏型”体育消费及其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明确提出:“观赏型’体育消费市场经营主要不是体育比赛,崦是提供能够满足体育观众社会和心理各种需求的、高质量的、观看体育比赛的环境条件。”等新观点。提出了“观赏型”体育消费市场“关心经济发展、创造体育化,关心国际政治、创造世界和平,关心身体健康、创造健康生活”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吕梁市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从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兴趣取向、消费内容、消费的客观因素等方向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研究得出了阻碍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原因,对今后更好地引导高校大学生进行合理、健康的体育消费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量的献分析和实地调查,从了解我国武术“观赏型”消费市场现状入手,分析诸多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发展我国武术产业化市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性别特征对影响西安市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对于体育产业具体实施具有重要的操作意义,其中女性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特点需要引起足够注视。本文对西安科技大学778名大学生发放问卷,研究侧重在体育消费三个环节的11项指标上对男女大学生具体体育消费行为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女性大学生消费更理性相对保守,更加注重量入为出和计划性,且消费维权意识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8.
研究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居民体育消费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具体为居民的收入、对体育的认识态度、困闲时间、场地设施以及地理环境等。本文根据以上几点因素进行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苏州市外资企业职工体育消费行为进行现状调查,结果显示:苏州外资企业职工的体育消费水平与职工的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相关。即年龄越低、学历越高职工的体育消费水平越高,相反则越低;同样,管理和技术人员体育消费水平明显高于生产工人。在消费内容方面,苏州外资企业职工主要以物质消费为主,用于享受消费的水平明显低于经济发达的上海、北京和广州市民的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不同区域城镇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苏省城乡的1586名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我省居民去收费体育场所运动的比例不高,其中苏南居民略领先于苏中、苏北地区的居民;在购买运动服装方面,苏南居民明显优于其他两地居民;而在购置运动器械上,苏南居民的消费行为明显偏少。总体上看,“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念还在逐步为我省居民接受。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从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两个方面时近4年有关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总结、比较和分析。目的在于掌握当前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的现状,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华东地区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对华东地区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华东地区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较强,但是消费行为的独立性较差,大学生可支配收入水平与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呈现正相关,增进体育技能和增加体育知识同样重要,对大学生群体的未来体育消费影响深远,尽可能免费开放体育场馆设施,丰富大学生体育生活,有利于社会体育消费的长期成长.  相似文献   

13.
试论符号消费视角中的体育消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消费社会学、消费行为学、符号政治经济学、体育社会学和体育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现代消费社会体育消费符号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说明体育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也具有符号价值、象征价值.如此,人们对体育商品的消费就具有了符号象征性:一是消费符号,二是符号的消费.而所有这一切必然导致体育消费的异化:即体育消费的浪费、体育消费从理性消费走向感性消费和体育消费中的炫耀性消费.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采用文献研究和社会学调查等方法,对北京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受收入水平和文化程度影响,其消费结构侧重于实用性和观赏性.在现状调查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扩大北京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比分析了5大社会阶层的体育消费意愿和行为。抽取10个国内城市为城市样本开展大样本调查,共收集4 372个有效样本,并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以下主要发现::1)社会上层的体育消费意愿显著高于其他阶层;2)社会上层的体育消费行为显著高于其他阶层;3)5大社会阶层的体育消费意愿大于体育消费行为;4)体育消费意愿与体育消费行为差异最大的是康复型消费和培训型消费。因此,不同社会阶层对于参与型、实物型和康复型消费意愿与行为差距有不同的差异。这对社会阶层与体育消费的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消费者体育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发现:消费认知与自我抑制因素、营销策略与宣传因素、经济与时空因素、服务与管理因素等,是影响消费者体育消费心理和行为的重要因素;而积极引导消费者进行健康体育消费、加快经济发展,拓展体育消费供给市场、提升媒体对体育消费宣传的力度、大力培育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则是促进消费者体育消费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体育消费行为理论探索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以消费者行为学理论为基础对体育消费行为理论进行探索,首先对将"体育消费"纳入"体育消费行为"研究范畴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其次对体育消费行为进行了概念界定及分类,最后尝试建立起体育消费行为系统动态模型。其研究目的是对体育消费行为理论进行探索,为体育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构建理论支撑,改变现有的体育消费研究缺乏理论支撑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城乡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体育社会学、消费行为学、体育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江苏省城乡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现状和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的江苏省城乡居民的消费目的、内容及水平,其目的在于:了解江苏省城乡居民的体育消费行为的现状,找寻其消费特征。  相似文献   

19.
我国居民体育消费行为决策过程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以体育社会学、消费行为学、体育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采用了文献资料、社会调查等研究方法,就我国居民体育消费行为决策过程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目的在于:为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提高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加速体育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论:体育消费行为决策过程一般可分为注意、认识、决策执行和回顾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体育消费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必要性、必然性。大学生、体育消费等的概念进行总结界定。提出了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概念。以期能为研究我国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状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