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溶剂微萃取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以离子液体为萃取剂的液相微萃取技术在环境污染物的检测中已经得到大量应用.该文对离子液体-液相微萃取的三种主要模式:离子液体-单液滴微萃取,离子液体-中空纤维膜微萃取,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进行了综述,并着重介绍了其在环境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固相微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样品分析预处理的新方法;与传统的溶剂萃取技术相比,它具有快速、高效、简便、无需溶剂、易于自动化操作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样品和环境样品等领域的检测分析。本文重点介绍了固相微萃取及其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本科生设计并实践了一堂4学时的气相色谱-质谱实验课程。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实现固体样品、液体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VOC)的萃取和富集,省去了费时费力的常规萃取和浓缩的前处理步骤,节省溶剂,不增加环境负担。固相微萃取和GC-MS测定在3 h内完成,对本科生进行了一次完整的色谱仪器分析实验训练。本实验选用了液体废水样、受污染固体材料及橙汁作为测试样品,类型多样、容易取得且与生活相关,增加了实验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4.
微波萃取牙膏样品中的二甘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测定其含量,建立了一个测定牙膏中二甘醇含量的快速、准确方法,并对二甘醇的微波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分析条件为,萃取时间20min,萃取溶剂乙醇,萃取温度120oC.方法的检出限0.4mg/L,线性范围1mg/L~500mg/L,相关系数为0.9992,相对标准偏差为3.22%,样品加标回收率93%~105%.  相似文献   

5.
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样品前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回顾近十年来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比较环境中大气、水及土壤等不同样品的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方法,介绍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等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在水样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6.
用微波炉提取茶叶中咖啡因实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技术在化学过程中的功效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已用于化学中更多的领域。微波萃取的原理就是利用不同结构物质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基体物中的目标组分被选择性加热,物料内部温度上升,增大目标组分的溶解度;加速目标组分向萃取溶剂界面扩散,缩短目标组分的分子由物料内部扩散到萃取溶剂界面的时间而使萃取速率提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盐酸克伦特罗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分析测试方法,并绘制了样品前处理技术路线图.其样品前处理技术主要有沉淀、离心、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基体分散固相萃取、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分散液相微萃取、固相微萃取、免疫亲和色谱、分子印迹、超临界萃取等.分析测试方法主要有化学分析法、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电化学分析法、免疫学分析法、生物传感器法等.相对于色谱-质谱联用等仪器分析技术的高速发展,盐酸克伦特罗残留检测样品前处理技术发展较为缓慢.因此,发展快速、高效、高选择性、环境友好、易于标准化且与分析测试方法衔接配套的样品前处理技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提出以硝基苯作为萃取溶剂用溶剂萃取法处理苯胺,研究了各个操作变量对萃取的影响,包括废水的酸碱性、废水和萃取溶剂的体积比、震荡时间、反应时间、无机盐的种类和浓度.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变量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苯胺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分析土壤中氯苯类有机污染物的实验方法,包括土壤样品的制备、索氏萃取、净化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量检测等分析步骤.该实验不仅让学生实际掌握了土壤样品中有机污染物分析的全过程,并且深入学习了GC-MS等大型仪器的分析原理及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HPLC-MS/MS外标定量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四溴双酚A含量,食品接触材料经剪碎后,采用甲醇超声萃取,滤膜过滤后得到待测样品。研究仪器条件、预处理工艺条件、加标回收率等因素对四溴双酚A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平均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84.2%~106.3%和1.8%~4.4%(n=6),适合检测现有材料中四溴双酚A的含量。优化了色谱柱、流动相和质谱参数、萃取溶剂等条件,降低了方法的检出限,提高了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检测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四溴双酚A含量,可为食品质量监测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采用富集微囊藻毒素的黑色大头鲢鱼为样品,对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RR-,-LR)的提取、纯化和HPLC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实验建立了固相萃取(SPE)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水产品中痕量微囊藻毒素的方法,利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38nm进行检测.其中,微囊藻毒素的提取溶剂分别为5%乙酸、75%甲醇和正丁醇-甲醇-水溶液(1∶4∶15),80%甲醇为洗脱溶剂.HPLC检测中的流动相为含微量三氟乙酸的55%甲醇溶液.研究结果表明,MC-RR的回收率为84.1%,MC-LR的回收率为89.9%.该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方法稳定的特点,适用于快速分析环境产品中的两种常见微囊藻毒素MC-LR和MC-RR.  相似文献   

12.
黄露 《闽江学院学报》2013,34(2):105-107
利用超声波萃取技术萃取辣椒粉中的苏丹红类染色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苏丹红的超声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考察了萃取剂、超声时间、液固比和超声温度对苏丹红萃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辣椒粉中苏丹红的最佳超声波萃取条件为:萃取剂使用正己烷、超声时间30 min、液固比20∶1(mL/g)、超声温度50℃.最后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对经最佳萃取条件处理后的辣椒粉样品及辣椒粉加标样品(含有苏丹红I号及II号)进行分析检测,最终检测出辣椒粉样品中含有3.04 mg/g苏丹红II号.  相似文献   

13.
1.什么叫萃取?答: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2.萃取所用的主要仪器是什么?答:分液漏斗.  相似文献   

14.
样品制备技术是农药多残留分析的关键.本文回顾了农药多残留分析样品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分散固相萃取、凝胶渗透色谱、超临界流体萃取、加速溶剂萃取的基本原理及在农药多残留分析中的应用情况,并对这些技术在农药多残留分析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比较,展望了农药多残留分析样品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法医毒物实验室废有机溶剂的产生途径及收集、处理和利用。产生的途径主要有样品处理、样品配制、玻璃仪器清洗等。废溶剂一般要分类收集、混合溶剂单独收集。除了环保部门集中处理以外,实验室可以用萃取、蒸馏、旋转蒸发等方法处理。蒸馏出来的溶剂经气质联用评价后可用于玻璃仪器清洗、样品配制和样品萃取等目的。法医毒物实验室对有机溶剂的回收利用,可以保护实验人员,降低环境污染,减少实验室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6.
微波萃取在天然产物化学成分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波萃取技术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提取,且具有设备简单、萃取效率高、选择性强、重现性好、省时省溶剂、节能环保等优点.本文就微波萃取的原理、特点及其在天然产物中的生物碱、黄酮、苷类、多糖、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的提取研究进行综述,并展望了该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固相萃取技术及其在氟喹诺酮类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喹诺酮类兽药残留分析中的样品处理问题一直是分析检测人员关注的热点。固相萃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样品处理技术,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本文阐述了固相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并对这一技术在氟喹诺酮类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化妆品类样品微萃取前处理技术和色谱分析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化妆品中防腐剂测试需求,开发了紫外光聚合快速制备聚乙二醇高分子涂层固相微萃取器的技术,用于色谱测试的快速样品前处理。该技术有效地降低了测试的总体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在大量实际化妆品测试中获得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气质联用法测定鱼肉中的多氯联苯,采用微波辅助提取-固相萃取净化的方式,探索超声波条件对测定效果的影响。最佳测定条件为:10.0g样品用10毫升的V(正己烷):V(丙酮)=1:1的混合溶液作为萃取溶剂,微波萃取温度设定为100℃,萃取时间为16min。方法的回收率为88.3%-97.8%,相对标准偏差处于4.36%-7.21%之间,可保证样品中4种PCBs残留的定性与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水环境监测方法存在周期长、数据采集量少、监测水域范围有限等缺点,在Zigbee和GPRS技术融合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远程水环境监测系统模型.本文给出了该系统的总体框架结构,详细介绍了无线网关及监测节点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最后搭建了实验验证系统,实现了对南昌市瑶湖水温、PH值和溶解氧等水质参数的远程实时监测,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模型是切实可行的,可满足水环境远程实时监测的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