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有的教师在讲到多倍体形成时,提出基因型YyRr的个体加信后,形成的YYyyRRrr为纯合体,本人想就此问题予以澄清。我们知道所谓纯合体是由两个含有相同的配子形成的合子(或由合子形成的个体)叫纯合体。由两个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形成的合于(或由合子形成的个体)叫杂合体。因此,基因型Yy为杂合体,YyRr同样为杂合体。Yy是一对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当Yy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已经复制,而细胞质不分裂,就形成了四倍体YYyy。此四倍体仍然有Yy等位基因存在,故仍然是杂合体。遗传学上将这种含两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叫二显体…  相似文献   

2.
田晓英 《中学文科》2009,(14):140-141
作用一:根据生物体外在的性状表现判断生物性别判断方法:要想通过子代幼体的表现型看出子代性别,则亲本需满足的条件为:性纯合体(XX、ZZ)为隐性性状;性杂合体(XY、ZW)为显性性状.此时亲子代间表现型的特点‘为:子代雌性个体为显性性状,与亲代雄性个体表现型相同.子代雄性个体为隐性性状,表现型与亲代雌性个体相同.  相似文献   

3.
1求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的规律求生物体的基因型,可从它本身的表现型、它的亲本的表现到、它的后代的表现型来推测。1.1根据其本身的表现型.求基因型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决定的。隐性纯合体的表现型为隐性性状;显性纯合作和杂合体的表现型为显性性状。那么,如某生物体的表现型为隐性性状,则它的基因图为隐性纯合体;如某生物体的表现型为显性性状,则它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显性纯合体或杂合体。表现型为显性性状的生物体,要进一步判断它的基因型是显性纯合体还是杂合体,可根据它的亲本或后代中有、无隐性性状的个体来判断。1.2根据…  相似文献   

4.
以探究吉祥合体字的美学价值为出发点,首先阐明了什么是吉祥合体字:吉祥合体字是民俗汉字的一种,它是将一些带有吉祥含义的词语或词组(有时也有孤立的汉字或汉字部件)利用汉字笔画间架重新组合而成的合成字。吉祥合体字是汉字中的特殊组成部分;其次,利用文艺美学理论对吉祥合体字进行解读,将美学原理引入到汉字研究中,更能够深入挖掘吉祥合体字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实用价值;最后将着重结合吉祥合体字的形象美,对吉祥合体字的美学价值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汉字结构的时候,人们往往把汉字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大类。只有一个部件的字叫独体字,如山、木、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组成的字叫合体字,如明、解、薪。其实,独体字只占汉字很少的一部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汉字是合体字。因此,研究合体字的结构层次,对于探索汉字的构字规律和进行识字教学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6.
吉祥合体字是一种组合文字,即民间常见的,将一些带有吉祥含义的词语或词组如"双喜"、"日日有才见"、"吉祥如意"、"日进斗金"等,利用汉字笔画间架重新组合而成的合成字。它是一种特殊的汉字形式,相对于规范汉字而言,随意性较强,在笔画、部首等形体上常有自己的变化,具有图形化、装饰化的趋向性。吉祥合体字是现代汉字的独特组成部分,研究吉祥合体字,对现阶段的汉字文化及审美价值研究有一定的补充作用。如果应用得当,吉祥合体字的文化涵义及审美价值可以运用在设计艺术的多个领域。本文将结合吉祥合体字的文化寓意及其特征,对吉祥合体字的美学价值进行探究,研究吉祥合体字在多个领域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合体象形论     
一般人都认为只有独体象形字,没有合体象形字,而笔者认为象形字可分为独体和合体两类。因此,本文就试图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象形字为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独体字和合体字 1989年版的《辞海》说:“汉字的结构可分为独体和合体。独体是囫囵一个字,分析不开的,大都是象形和指事的字,如‘文’、‘中’等。”“合体是由两个或更多的独体合成一个字的,就是会意和形声的字,如‘解’由‘刀、牛、角’合成,‘秧’由‘禾’和‘央’合成。”《辞海》的这个定义可以被理解为:“体”是虽可单用却不可进一步细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能单用的偏旁的汉字构件;而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区分标准则是看一个字能否被没有剩余地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能单用的构件,能够没有剩余地被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单用的偏旁的是合体字,否则就是独体字。 我们感到,《辞海》的这个标准值得商议。比如金文“黑”从“炎”上出“囱”(“囱”为古“窗”  相似文献   

8.
《喜羊羊与灰太狼》第130集叫《合体狼》,讲的是灰太狼为了抓住小羊,研制出了合体机,并和红太狼进行了合体。合体后的灰太狼果然威力大增,小羊们一度处境危险……在2011年5月号的作文三十六计里,我们通过慢羊羊村长的德智体检测机学习了检测写人法;现在,我们当然也可以通过灰太狼的合体机学习合体术写人法啦!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字独体与合体划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体与合体“是汉字结构研究中的传统命题,历史汉字学主要从“六书“角度进行分析.与古代汉语用字相比,现代汉字的形体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现代汉语通用字的形体结构出发,探讨“独体与合体“的划分.  相似文献   

10.
对于作文高分的技巧,报刊、网络上的论述可以说比比皆是,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笔者认为,高考作文训练还得走文体规范、表达真情、关注现实的道路,简单地说,就是三个词:合体、情真、积极。详述如下,就教方家。一、培养文体意识,强化合体训练众所周知,四平八稳的文章往往会被视为缺乏个性,而难以得到阅卷教师的青睐。新课标"表达与交流"部分也明确规定:"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但是,"开放"与"限制"不可偏废,二者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忽略文体规范训练,淡化"合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测交是指基因型未知的显性个体与隐性纯合体交配,以检定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孟德尔在发现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及摩尔根在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中都分别用到了"测交实验",然而,三者的作用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正> 在古文字中,常常看见把两个甚至三个字写成一个方块单位的情况,这叫做合体文字。比如,在甲骨文中,“十朋”写成琵、“妣辛”写成、。在金文中,“五十朋”写成,“孝孙“写成。在盟书及其它刻辞中,“至于”写成,“子孙”写成。以上诸例均见于高明编《古文字类编》第二编《合体文字》。合体文字在甲骨文中见  相似文献   

13.
测交是指基因型未知的显性个体与隐性纯合体交配,以检定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孟德尔在发现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及摩尔根在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中都分别用到了"测交实验",然而,它们三者的作用却不尽相同!1基因的分离定律中的测交实验  相似文献   

14.
在2007年上海高考生物学试题中有一道选择题:一杂合体植株(二倍体)的下列部分,经组织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后可获得纯合体的是( ) A.根B.茎C.叶D.花粉  相似文献   

15.
文者从人体颈部造型及活动规律出发,根据合体立领的造型结构特点探讨了传统结构制图方法的优缺点,并进一步提出采用区别对待前后领上口围的空隙量,进行前身领和后身领分别造型的合体立领结构制图新理念,较为细致的考虑领子各部位的领底弧线造型细节变化,力求在结构中做到能更加美观适体.  相似文献   

16.
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组成的汉字。合体字各部件之间的大小、位置关系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由于年龄、能力的差异,很多小学生在写合体字时存在困难,所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写好合体字。一、让学生心里有结构汉字是方块字,整齐对称的汉字能书写在田字格里。失去田字格的约束,汉字书写往往会乱了章法。在教学生写字的时候,应该从第一天起,就帮他们建立起田字格的概念。虽然经过一年的练习,学生对田字  相似文献   

17.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出,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甘"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美也,从口含一。"对于"甘"字的归属问题,有两种典型的看法。一则认为:"甘"是合体象形字,"从口含一","一"像口中所含之物。一则认为:"甘"是合体指事字,"从口含一,不定为何物,故以一指之。"笔者较为赞同前者观点,现试在对合体象形字和合体指事字的阐析和对比中,论证笔者的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合体女裤的款式特点和静态结构参数特点,并通过分析下肢带关节的运动规律和运动时皮肤的变形特点,找出裤子的运动功能规律。依据此规律,分别从面料、放松量和纸样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合体女裤的运动功能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东亚文化和合体酝酿于公元4、5世纪,先后经历了雏形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但于19世纪中后期解体。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东亚文化和合体进入现代重建时期,目前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大约将在21世纪中叶达到新的成熟阶段。东亚文化和合体是东亚区域空间的体系文化,对东亚集体认同的形成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加快东亚文化和合体的建设,需要遵循三项原则。  相似文献   

20.
关于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原因,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讨并形成了一些说法,但这些说法都不能够单独解释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原因.那么汉语词汇复音化究竟有没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呢?文章试图以汉字合体化为视角,通过汉语词汇复音化与汉字合体化出现和形成的前提条件和内部动因的比较分析,对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原因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