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继寿 《武当》2015,(3):22
学练传统太极拳,修炼太极内功,不是仅靠练好拳架就能得到的,需要有明师指点,在做好各项身法,外三合,备五弓的前提下,需要布气、行气、运气。"以意导气,以气催形"。不仅要气沉丹田,更要气沉脚底。只有气沉脚底,才不是打半截拳,才能贯穿,才能"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才能"劲起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由脚而腿而腰总需完整一气"。要做到气沉脚底,先要气沉丹田。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不练功的人,"气"是在胸间,在  相似文献   

2.
《健身科学》2007,(12):33
"意守丹田"是练功时注意力集中在丹田使腹部肌肉帮助胸部呼吸,渐渐过渡到"气贯丹田".  相似文献   

3.
一、健丹田:形意拳内外兼修,首要是养气、练气、运气。于是就必先分健丹田。1、以意领先,气沉丹田。形意拳以心意为谋主,气意为元帅,力意为将士,就必须以意领先。气沉丹田,是使气沉于脐下三指(宽一寸二分范围)的丹田  相似文献   

4.
《健身科学》2012,(4):39-40
丹田混元气功,是少林太祖门第一功,其以静为主,以动为辅,以求丹田内气,兼得腰力内劲。混元气是指在人体元气的基础上,通过练功获得的一种内气,首先产生于丹田,故称“丹田混元气”。  相似文献   

5.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5,(11):2-14
什么是气沉丹田?怎样做才是气沉丹田?在一些气功资料中把气贯丹田说成是气沉丹田,我按照练习,现在感觉背部疼痛,这是什么原因?如何纠正?  相似文献   

6.
“丹田”是武术、气功中最常见的一个名词。武术中讲究“内练丹田气,外练筋骨皮”,“养就丹田长命宝,万两黄金不给人”。气功中则认为“丹田”是生命的根蒂所在。“气沉丹田”是气功、武术最基本的要求、否则就会头重脚轻、气血上涌、胸闷气憋,或者动作僵滞,脚下无  相似文献   

7.
“武当内家拳技击要诀”乃前辈技击法要之结晶,下面笔者据体悟简析之。武当内家拳技击要诀分为心法诀和技法诀。心法诀“气沉于渊”,即气沉丹田。然丹田非脐下一寸之处,而是小腹之底部,即耻骨处,气沉到此深渊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气”并非呼吸之气,呼吸之气只能在胸部,气沉丹田只是意想。通过这种意想使胸腔开阔、横隔膜下降、肺活量增大,从而使呼吸顺畅、气血通畅、呼吸与气血的通畅是内家拳技击的必要保证,否则气喘吁吁,气闷气浮又怎能进行激烈的打斗?另外“气沉于渊,巧运气血”,也是内家养生的首要法则。所以说,内家拳是技击与养生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本人自幼酷爱武术,从八岁开始学习长拳,到不惑之年开始练习形意拳,二十多年从未间断。说起练拳体会,首先是练功场地要清静,不要有杂音干扰;其次空气要清新流通,气在体内运行才能通畅,内气才能沉入下丹田,脚才会有根基。拳谱日:心定神宁,神宁清静,清静无物,无物气行。练形意拳还必须严格按照形意拳谱‘六合要  相似文献   

9.
纯阳村童 《精武》2008,(3):21-21
峨嵋浑元功属峨嵋岳门秘传功法。其法甚简,而其效甚宏。有诸多同门练功多年而发劲沉而不灵,习本功可解心中之疑。本功共四式,以丹田为中心,本功丹田系下丹田。前人曾精辟喻之:“阴阳阖辟存乎此.呼吸出入系乎此,无火令百体皆温,无水令六脏皆润,此中一线不绝,则生气一线不立。”望学者悟之。现将其功法简介如下,如有不当请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0.
燕长风 《武当》2003,(1):48-48
学武之人,都听说过“气沉丹田”的要求;道门修士,皆知道“昔日圣师传口诀,只要凝神入炁穴”的提法。但真正知道气如何沉、神如何凝的人却极少,正应了那句古话,“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焉!”  相似文献   

11.
使劲扯蛋     
《当代体育》2009,(3):64-64
火箭和太阳打架事件 当冲突发生时,只见奥尼尔气沉丹田,用英文大吼了一声:“如来神掌!”先后将姚明、麦迪推翻在地。  相似文献   

12.
本人习练古劳咏春拳自有一套练功方法。每天早上5点钟练习内功心法,学练时要心静,思想专一,全身放松。首先练换气,将体内之气吐出,然后将清新之气吸入。接着要练喷气,将气吸入体内意守丹田,同时双手升高与肩齐,双手向前打出的同时将气喷出。这样每天坚持练习,三年之后就可以将  相似文献   

13.
1、在太极拳演练中,对松沉总体要求和身体部位的要求是什么?对松沉总体要求是舒松自然,庄重沉稳。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是:头部正直沉着,神贯于顶;肩肘松沉下垂,双肩微屈;胸腹舒松内含,气沉丹田,腰胯圆活自如;松静沉塌,腿足虚实分明,轻灵  相似文献   

14.
略谈内功     
张国棣 《武当》2012,(4):55
内功也叫内气,也叫中气,也叫真气,普通百姓称它叫元气。它无形无象无声无迹无色无味,非经长期练功不会有感觉。未练者和初练者听来跟说空一样,即使是经过长期锻炼的人,因个人的体质和秉性之不同,其感觉和体会也不同。前辈拳家说过:"中气最难名。"无法说得细微、具体,所以只是"略谈"。这里所说的内功,不是硬气功的内气,也不是发气为人治病的那种气功。这里所说的是练武功所得的内功,老百姓中可以称作"元气"的那种内功。它不是口鼻吸人肺里的空气,却与呼吸密切相关。它是借"体展心静,气沉丹田"的腹式深呼吸的方式,来不断积  相似文献   

15.
道门九转功     
朱春雨 《武当》2007,(6):19-19
一、静功1、太极混圆式:晨时择空气清新之地面东而立,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手心向体内抱合在气海穴处,意注丹田,想像身处鸟语花香自然之境,周身内气混圆鼓荡。练功时间在15分钟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16.
周:李老师,能不能请你谈谈太极拳用架与其他太极拳套路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特点?李琏:其实,太极拳用架的基本要求,如虚灵顶劲、涵胸拔背、沉肩坠肘、气沉丹田、松腰松胯等与太极拳的其他套路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7.
孙学孟 《健身科学》2012,(12):18-19
十一、浑圆无极 气至命门,四门略沉,两臂上升撑圆,掌心朝内,劳宫与膻中齐(图55)。丹田鼓荡,内动外随,两腕松宽,意念于指端,十指相对而吸,至欲吻合则相斥(图56)。,两肘平开,十指相对拉长,胸阔至极,肺气充盈,提肛卷闾,气满丹田(图57)。而后十指相对而吸,舒肛展闾,内气灌注毛发,渐归天宇。  相似文献   

18.
京剧养生经     
京剧养生有奇效吴江30年前就患了胆结石,十几年前出现过胃溃疡大出血,几年前又查出慢阻肺。但这么多年他都没有手术。吴江说:"这要归功于京剧。我爱吃肉,每次吃肉多一点,胆囊就疼痛难忍。起初我也没办法,后来疼急了就唱京剧,气沉丹田,揉一口气,然后上提,把气慢慢灌入胆囊,一会儿就好了。"我们都知道,气乃人之根本,气充沛则血行旺,气  相似文献   

19.
4、寒肩:肘不能沉,肩不能松,肩胛紧锁,两肩高耸,状如立寒冬溯风之谓也。以致气血不通,劲路不畅。造成上不能劲由脊发,贯劲干指捎;下不能虚胸盈腹,引气达丹田。寒肩亦称“耸肩”,就象人在寒冬溯风中把肩耸起一样。内家拳有“松后沉肘”的基本要求,或称“松肩垂肘”“‘沉肩坠时”、“垂肩沉肘”、“沉肩曲肘”。总其所言,无非指肩头节须松沉,使镇骨平准而微下沉,肘关节始终保持适度的弯曲和沉垂,从而达到“三垂”。即气垂房垂用锤。气垂则气降丹田,身稳如山;肩垂则臂比劲活,肩摧肘前;肘垂则两膊自国,能固两助。这样才符…  相似文献   

20.
屠仲道 《中华武术》2007,(10):54-55
在武术的各种书刊中,诸如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沉肩垂肘,松胸实腹,沉腰圆裆、气沉丹田等术语,随处可见,比比皆是,成为练拳人必背的口诀。然而,在练拳中,要真正懂得这些术语的理法,正确掌握要领,就不那么容易了。如果领悟了,做到了,才算入了门。因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