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材第2l页指出:“《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这表明《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但是,有一些学生提出:“既然《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那么它也具有进步性。”  相似文献   

2.
邹汉源 《考试周刊》2007,(17):96-97
文学界对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主流评价为“空想”,意为根本无法实现。事实情况是:《天朝田亩制度》是可行的,但《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实行的是以其为方向和最终目标的过渡性纲领。  相似文献   

3.
一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同年秋冬间颁布了一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1860年又重刻刊行。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基本物质生活问题。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的同时,太平天国还颁布了另一个文件《百姓条例》,规定“百姓之田皆系天王之田”,即实行土地国有。在《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土地按产量高低分为九等,然后把这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乡官制度论略——兼论《天朝田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的乡官制度以《天朝田亩制度》为法理依据。乡官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斗争的残酷性、艰巨性。政治、经济、军事、文教是乡官的四大基本职能。乡官制是军、政合一的制度,是区别于以往农民战争的一个极富特色之处。对乡官制的研究,使“《天朝田亩制度》颁于1853年冬”之成说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5.
在太平天国的文献资料中,《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份值得重视的材料,它规定了太平天国诸多的政策和制度,其中有土地制度、诉讼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等等。对《天朝田亩制度》作出公允的评价无疑是有利于公正地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笔者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研究,发现《天朝田亩制度》自身与现实存在着矛盾之处。现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索或对某些观点的朴苴提出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近几年高考在农民革命斗争方面考得最多的最集中的内容。2005年高考又有两个省出题涉及(江苏卷第8题,辽宁卷第8题)。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这两个文件进行知识梳理。给高中文科学生一些复习提示。一、《天朝田亩制度》(以下称《制度》)。人教版新教材对《制度》的内容、目的、意义及未能实行的  相似文献   

7.
过去 ,史学界一直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农民战争的最高理想 ,闪耀着政治平等、经济平等、男女平等的民主思想。作者联系太平天国实际政策 ,认为《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是一切财产公有和一切生活资料平均供给的圣库制原则 ,这套办法将小生产方式理想化 ,完全取消商品经济的发展 ,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在近代历史上已经丧失理想的光芒  相似文献   

8.
《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太平天国的一部重要纲领性文件,虽然被后世称为“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结晶”,但其仍保留了大量宗法制度的痕迹和影响;在土地问题上也并没有像许多历史学家所言取得了突破;其官僚体系的重构则是在中西两种文化交合与冲突的背景中被封建化了。因此,《天朝田亩制度》的反封建性质一说尚待进一步商榷和考辨。  相似文献   

9.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太平天国运动”部分附有一份“田凭”插图,图下注明“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许多学生据此认为田凭只是发给农民的土地证,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虽然披着宗教外衣,但它是一次农民阶级的革命。中国农民阶级的理想和愿望通过《天朝田亩制度》得到了比较完备的表现,也通过《资政新篇》预示了中国社会由小农业向大工业迈进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尽管先后作为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出现,但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产生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初,太平天国刚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此时的太平天国攻城掠地,所向披靡,正处于蓬勃发展之势。《资政新篇》是1...  相似文献   

12.
岳志 《历史学习》2001,(3):20-20
高中历史课本《中国近现代史》上册“太平天国运动”部分附有一份“田凭”插图,图下注明“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许多学生据此认为田凭只是发给农民的土地证,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3.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革命的纲领性文献.在讲授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它应是重点阐述的问题之一.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对这一纲领所包含的内容,不易正确、深刻地理解,因此它又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之一。讲授《天朝田亩制度》首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应注意避免使学生形成一种错觉,即《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主要就是平分土地.诚然平分土地是《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但这一纲领性的文件内除平分土地之外,还谈到了许多其他方面的问题。如理想社会的基本原则、社会组织、产品分配办法、国库制度、乡官制度、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以及一些其他的社会、政治、经济、文教的规定等等。实际上,《天朝田亩制度》是以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新的土地制度为核心  相似文献   

14.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革命思想的总纲,它根植于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所固有的平等思想和太平天国富有特色的基督教精神,是两者结合的产物。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充分地反映了中国农民追求平均和获取土地的愿望,表现了对“人间天国”的向往。但是,太平天国革命终究与以往旧式农民革命不同,这首先在于洪秀全引进了西方的上帝,把中国农民的传统的平等思想和基督教中的平等博爱结合起来。把农民反封建的斗争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之具有中近代的色彩。洪秀全组织“拜上帝会”,宣布只有“上帝”是真神,其他一切人们所崇礼的偶像都是妖魔。人人都有拜上帝的权利。一切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原道醒世训》中说:“天下多男人,皆是  相似文献   

15.
怎样评价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史学界的评论文章颇多,而争论、分歧也很大。有的褒之过高,有的贬之过低。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近读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史百题》上一篇题为《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的文章,深受启发,有些地方笔者表示赞同,但有几处觉得可以商榷。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6.
问题解答     
问:怎样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答:《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于建都天京之后不久刻印成书,公之于世。内容包括土地制度、圣库制度、司法制度等等,而其中心内容则为解决广大农民所最关心的土地问题。解决的办法是:  相似文献   

17.
1948年7月,以新华社信箱的名义发表的《关于农业社会主义的问答》,将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定论为“农业社会主义”.自此后,《天朝四亩制度》就一直被认为是“农业社会主义”或“农业空想社会主义”.近年来,学术界又有一些同志对此阐发论述.刘其发同志在《光明日报》的“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讲座”中指出:“近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最早形态就是太平天国时期的农业社会主义.它的实践就是太平军中实行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它的理论表现就是《天朝四亩制度》……《制度》不仅反映了农民的民主要求,也反映了农民的社会主义要求.”①有的同志甚至称历代农民起义是“农业社会主义”的实践.②笔者认为,《天朝四亩制度》是“农业社会主义”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有些问题值得讨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此次新课改使用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新教材1(必修)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太平天国”一节在分析其失败的主观原因时,从“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和“定都天京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两方面作了阐述。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起义领导者受了宗教迷信思想的严重腐蚀也是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该教材第38页两幅插图中太平天国国号的变化即是此历史信息的有力表露,这在日常教学中容易被忽视。两幅插图分别是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的两份土地文件。前一幅《〈天朝田亩制度〉书影》中国号是…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北伐与西征、东征;天京变乱;《资政新篇》;太平天国防御战;天京陷落。2.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是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环境下爆发的一次农民革命战争。3.运用:通过史论结合,分析太平天国的性质、特点、历史功绩及其教训,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太平天国基层政权的乡官制度,当时是否已按《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予以实行?乡官是否真的由“人民公举”产生?能不能说乡官“基本上掌握在劳动群众手里”?特别是应当如何评价乡官制度的历史作用等,都是史学界比较关心的问题,过去的某些说法值得商榷,本文想就这些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粗浅看法,请教于研究太平天国史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