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在进行交际时,可以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方式交流。言语交际是指人利用语言为工具相互之间传递信息的过程。自从语言产生以来,言语交际便在人类交际中扮演最主要的角色,但并非是交际的唯一手段。在传播过程中,非言语交际与言语交际是同时进行的;同言语交际一样,它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肢体语言是非言语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首先分析肢体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并从头部动作、面部动作、目光交流、手部动作等方面对不同文化的肢体语言进行对比。目的在于通过阐述不同国家肢体语言的文化差异与共性,并提出交际中遵循的原则,从而促进有效交流,避免误解。  相似文献   

2.
王增 《华章》2013,(28)
文章从语言学语境中的角度,通过阐述和理解语言学语境中的言语重要性,提出言语是社会交际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交际中的言语理解过程是语言学语境研究的重要分支,直接关系到双方双方言语的理解和表达。语言学中语境与言语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语言学语境研究中,言语其实是在一个建构环境下的结果,是我们从现实情境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言语。因此,如何进行对语言学语境的建构并获得良好的言语结果是当下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笔者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的状况和可能取得什么样的结果。语言学语境研究在21世纪要有突破性的成果,就必须坚定不移地从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发展,从封闭环境研究向开放环境研究,从外在研究向内外结合研究转变的这三大语境发展趋势构建。  相似文献   

3.
近十几年来在国外发展迅速的互动语言学针对语言静态研究方法的缺陷,提倡通过对真实口头言语交际的动态分析,考察和研究人们日常真实互动过程中的语言使用情况,探讨语言结构及其运用模式与互动交流的相互影响。我们认为,“互动”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修辞意义产生于表达与接受的互动过程中,同时对于考察书面言语交际中表达与接受的互动也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表情达意、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言语失调(例如阿尔兹海默症、口吃、失语症等)成为困扰人类思维和科学发展的难题。随着系统功能语言学方法论价值的凸显,为临床话语分析搭建了一个基于意义的分析框架,也为人们认识言语失调现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功能语言学高度关注语言的意义和功能,即人们在真实语境中表现出来的交际能力,且功能语言学在理论层面上具有神经生理基础,有望结合神经学的社会符号模型为言语失调患者的康复提供一条可操作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修辞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科学。修辞的原则是得体,即语言的表达要得体。医疗语言是医务人员从事医疗工作的书面语以及与患者交流的口语和体态语。医疗语言也应讲究修辞,而所遵守的原则当然也应是得体。这对提高医务人员素质、改善医患关系和塑造医务工作者良好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医疗语言应简明通俗,准确规范;用语谨慎,注意保密;用语文明,注重礼貌;恰当得体,注重体态语。  相似文献   

6.
非言语交际是指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交际过程,通常被称为"无声的语言"。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流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文化背景下,非言语交际的含义会有很大差异,恰当的非言语交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表达和交流,从而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反之,不恰当的非言语交际形式却可能给我们的交际带来障碍,甚至产生误解,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只有把握了各种非言语交际的正确含义,把它们放到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达到我们的交际目的。从常用的三种非言语交际方式来进行阐述,即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和肢体动作。  相似文献   

7.
非言语交际是指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交际过程,通常被称为"无声的语言"。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流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文化背景下,非言语交际的含义会有很大差异,恰当的非言语交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表达和交流,从而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反之,不恰当的非言语交际形式却可能给我们的交际带来障碍,甚至产生误解,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只有把握了各种非言语交际的正确含义,把它们放到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达到我们的交际目的。从常用的三种非言语交际方式来进行阐述,即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和肢体动作。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人类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方式,通过各种符号的传达以达到信息交流的目标。人们借助语言保持着人类文明的传递。英语作为当前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对于人类的发展和信息的传递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篇文章首先对语言学的概念进行简单论述,其次从英语语言学的历史发展阶段,英语语言学的现代发展阶段,英语语言学全球化发展三个方面,对英语语言学的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网络交际语言的特征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交际是 2 0世纪末起人们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方式。计算机网络语言逐渐地成为现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网络言语交际的要素特点及网络交际语言的符号组成两方面来探析网络交际语言的特征及其语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张东平 《考试周刊》2007,12(40):84-86
神经语言学是探讨语言和脑关系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心理语言学主要研究个体言语活动的心理过程,即言语产生、言语理解和言语交际的心理机制。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形成背景、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从不同角度共同为揭开人类语言的奥秘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1.
《嘉应学院学报》2017,(3):87-90
"专业课程"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问题,在认识上往往存在误区,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不到位。"专业课程"凸显"专业特性",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以外语专业为例,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这是体现其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学"是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这门课的教学应该不止于对语言学理论知识的传授。语言学理论是对人们言语交际的描述与总结,反过来,它对人们的言语交际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语言学"等"专业课程"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功能与引领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语用预设是关于交际言语活动的预设,是将预设看成是交际双方预先设定的已知信息。它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或背景知识,是言语双方顺利沟通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在交际中巧妙设“预”,不失为一种高超的言语策略和技巧。语用预设作为人类认知的经验基础和次要条件,是认知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因此,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去研究语用预设是完全可行的,它为研究预设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和途径。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巧妙设“预”现象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以电脑为媒介的交际(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是信息时代涌现出的新生事物作为人际问的一种新的交际方式,CMC仍然脱离不了人类语言,没有语言的存在,这种交际方式将不复存在,本文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从语言变体、言语社区和语言变化三个方面,对CMC语言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本文指出,在由互联网构建的虚拟言语社区内,CMC语言是一种语言变体,并且分析了CMC语言变化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4.
非言语交际作为人类交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英语课堂教学的成效与其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各种非语言交际手段的恰当运用传递着丰富的信息,进行着良好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语言哲学家奥斯汀(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格赖斯(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以及塞尔(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不仅在哲学界、而且在语言学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认知科学一直处于世人瞩目的学科前沿,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认知科学进入语言学领域产生了认知语言学,而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语言功能的认知研究,特别是语言在交际中的认知研究是当前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其重要理论基础便是1986年美国语言学家斯珀伯(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的专著中提出的与交际、  相似文献   

16.
言语生成(speech production)和言语理解(speech understanding)是语言交际中十分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也是心理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拟对有关言语生成和理解的几种心理模型予以讨论,探讨言语生成及理解的过程和实质。  相似文献   

17.
李宗政  马海东 《陕西教育》2007,(7):37-37,52
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创始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历史语言学的探索和传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还酝酿出一整套新的语言学理论-结构主义语言学说.语言和言语的区别是索绪尔所做出的第一个重要区分,这也是他的语言学思想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8.
相启征 《海外英语》2022,(18):1-2+15
手势语作为非言语交际的一部分,无论是在日常交际,还是公众演讲、商务洽谈、跨文化交流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相同手势语在不同文化中可能表达相同、相近,甚至截然相反的含义。该文将根据体认语言学的认知体验观,结合语言的象似性及任意性特点,探讨语言与非言语行为产生的认知机制及其共通之处,从而发现同一手势语在不同文化中存在异同含义的原因。该研究首次尝试从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来探讨非言语行为产生的认知机制,同时吸取王寅老师的核心观点,将“现实—认知—语言”的核心思想应用于阐释“现实—认知—手势语(即非言语行为)”。旨在帮助学习者和交际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手势语,从而有利于辅助语言交际尤其是跨文化背景下交际的顺利、有效进行,同时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吸收国外优秀文化,真正做到在文化交际领域的求同存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副语言交际策略的教学实效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语言学把伴随言语交际过程的辅助表达行为称为副语言行为。它的伴随语言特征和超语言特征决定其在语言交际和教学中的各种功能。副语言交际策略是指人们传递信息的特定的态势和手段。其教学实效性具体表现为信息补偿效应、刺激强化效应、和谐沟通效应、审美愉悦效应及社会文化效应。  相似文献   

20.
《咬文嚼字》评选的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中的“打工人”,从网络到日常言语交际中得到了广泛流传,引发了人们的情感共鸣。其流行有着语言的内部因素,也有着语言的外部因素。社会语言学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不仅关注语言结构本身,还将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纳入分析视野。文章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切入,探析网络流行语“打工人”的语法、语用特征以及流行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