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组织的繁荣发展对我国的社会管理创新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互联网的普及使社会组织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也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带来了不利影响,政府部门应该转变管理理念并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为社会组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而社会组织也要恰当处理与政府的关系,促进自身的能力建设和自律建设,提高公信力。只有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良性合作、共同促进。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是中国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诽政府组织的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政治民主,塑造民主参与型的政治文化,有利于增强政府权威。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着官办色彩浓厚、规模较小、筹集资金能力较低、管理落后等问题。为此,我们需采取以下对策:厘定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地位和职能,摆正两者的关系;加强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指导与管理,优化非政府组织的运作机制;对非政府组织进行统一规划,使其健康、平衡发展;制定和完善有关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对非政府组织依法管理。  相似文献   

3.
社会性规制是政府管理社会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正处在政府规制的改革与转型期,社会性规制理论将会对社会管理工作产生深远影响。从社会性规制的角度来看,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应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以及各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各方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定位;建构和实施以权利为导向的社会政策体系;健全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确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民生社会管理发展新机制;增强全社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活力,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非营利组织角色功能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已初具规模,但现实中,由于多种原因,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规模、功能结构以及其特征还体现得不够,在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和社会自治组织三位一体的治理网络中的功能还很欠缺,其角色定位存在很大问题。这是主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应该从完善制度规范,改善政府管理,加强非营利组织自身建设入手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建立社会组织与基层政府之间的协同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它既利于政府又利于社会组织。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既存在分离关系又存在互补关系,而互补性是二者建立协同关系的基础,协同是高度科层化的政府机构和扁平化的社会组织之间的功能性互动。协同管理通过承认机制的运行发挥作用,这一过程包括信任关系的建立、政府授权行为、制度化的互惠规范和社会组织网络良性运行能力。对于社会组织而言,加强自身建设能力,积极主动地同政府沟通,采取社区策划模式、社区发展模式帮助地方基层政府做好社区服务和管理是积极主动地建立和发展制度化的互惠规范、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协同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汪成辉 《中国考试》2006,(7):12-14,17
我国的社会考试事业发展迅猛,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从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完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如何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探索非学历教育在整个社会考试中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条件,特别是政府在制订政策、组织实施各项考务管理和监督他人组织考试中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从而加强对社会考试的协作、开发、监管,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政府和社会组织是社区教育不可或缺的管理和参与主体。在居民需求与教育改革的双重驱动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成为推动社区教育管理创新、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必然要求。新时期,社区教育视角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应该首先明晰社会组织作为社区教育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准确把握政府培育管理与社会组织自主发展之间的合作力度,适时建立区域社会组织间的关系网络,以持久培养"公民意识"作为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服务型政府的研究和实践错综复杂,服务型政府应该以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塑造为分析路径,这既有传统社会、新中国建立后的实践基础,也有政治学、经济学、组织学、行政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础。服务型政府的提出意味着改革政府,应围绕着政府与公民关系从理念层面、职能定位、实现方式层面来理解。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应该从培育政府与公民的相关理念及其加强两者之间的合作、互动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组织的影响日益扩大,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来看.影响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宏观因素是政府调控、社会与市场需求、公民意识等,这些方面综合作用,决定着社会组织的发展.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是推动社会组织发展的核心问题;应该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有针对性地规划培育、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等方面推动社会组织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集体谈判中政府的角色定位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谈判是解决劳动矛盾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劳资矛盾尖锐,工会不能发挥组织实施集体谈判的作用,工资集体谈判制度效果不佳,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最终还是要靠政府。政府在集体谈判中担当着组织、协调和监督的角色。现阶段我国政府应该从创造建立合作与和谐的劳动关系的舆论氛围、建立促进集体谈判的制度框架、加强劳动关系方面的法制建设、提升基层工会的层次,以及强化处理劳资关系的服务能力等方面推动集体谈判。  相似文献   

11.
民主理论要求政府权力受到限制与制约,这导致政府的许多功能由非政府组织来承担。由此,非政府组织角色应该放到与政府的关系中去认识。中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是一个随着社会民主不断发展,逐步从合作关系发展成为吸纳关系,再到冲突关系,最后发展为互补关系的过程,非政府组织社会角色不断增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向着更加民主的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12.
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若不能及时有效进行控制,必将威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加强我国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用博弈视角来分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公众、非政府组织、媒体等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反思决策中各主体之间的冲突,并提出解决方法。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探讨地方政府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局限与约束、激励和相容等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制度化建议。在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决策时明确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各自管理权限,实现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良性互动,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关系,主动加强政府对媒体的监管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民工是一支不可或缺的新型劳动大军。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民工就业问题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社会缺乏温情、政府主导力量发挥不足以及农民工个体技能难以满足岗位需求等使农民工的就业受到严重的现实冲击。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完善社会支持网络,加强企业、社区和社会组织的支持,能有效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拓宽农民工就业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其政策变迁可以看出,在维系政府大学生就业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的同时,我国不断加强非政府公共组织和社会公众等社会管理主体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现代社会管理要求政府并不是直接参与大学生就业,而应该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5.
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视角是观察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面向,为此可从简政放权和创新公共服务两个维度进行考察,将前者操作化为政府加大放权、放松规制和去垄断化,以及社会组织自主性和自治性的加强,将后者操作化为政府分类别购买公共服务,以及型塑社会组织的专业化和行政化。珠三角地区社会组织的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上述判断。但政府职能转变只是促进了社会组织在非核心领域的自主性与自治性,同时,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遵循类别化、甄别性策略导致了社会组织行政化,它反过来侵蚀了组织的自主性和自治性。  相似文献   

16.
英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政府在对高校的管理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英国高校与政府的关系从早期大学的高度自治逐步走向加强政府的干预。现阶段英国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呈现三个特征:大学高度自治;中介组织协调,政府宏观调控;社会机构参与,市场机制引导。我国在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处理好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建设我国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农村集中管理、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环境的优化及实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一工作离不开政府的推动。文章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出发分析我国政府介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在具体实践上,政府在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又存在着管理失衡的现象,应从制度设计、组织建设、监督调节、增进服务等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优化措施,以便更有效地对社区建设进行优化管理,实现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蕾 《商洛学院学报》2007,21(1):126-128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成熟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应该借鉴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合理化因素,树立人本精神,明确政府在服务中的主要角色与职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构建共同治理的和谐新格局,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政府公务员为公民社会服务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资源依赖视域下政府与慈善组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发展趋势下,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问题成为公共组织关系研究的重要议题.政府与慈善组织作为两种不同的组织类型,各自掌握和提供了对方生存与发展所需的特定资源,二者是一种共生关系.政府与慈善组织资源依赖的程度存有差异,慈善组织对政府资源存在定向索求,政府对慈善组织资源存在多向选择,在行政集权体制路径依赖和慈善环境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慈善组织需要向政府定向索求合法性、资金等资源;政府对公共服务承接对象具有选择性,政府既可以在慈善组织与其他非政府组织间选择,也可以在不同慈善组织间选择.慈善组织索求依赖与政府选择依赖的共存,使得两者处于一种资源互动且不能拆分的非对称性共生关系中,这种非对称共生关系显然不利于我国慈善事业的长远发展,急需对现有的非对称共生关系进行优化.政府需要从登记管理、捐赠激励方面着手为慈善组织的培育和成长让渡更多的自主空间;慈善组织则需要通过学习与建立组织运行机制提升自治能力,为自己争取承担更多公共服务活动的机会.不断完善登记管理制度、捐赠激励机制、慈善监督机制以及提高慈善组织自治能力,最终保证政府与慈善组织各取所需实现利益共赢以及国家 社会关系趋向平衡稳定.  相似文献   

20.
社会资源配置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公共选择问题。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主体有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的公益组织,三者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结构关系,形成社会资源配置的三维模式,这也导致公共管理的社会定位从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向政府管理与非政府管理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促使社会资源配置和公共管理领域中新型的分工、互补、整合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