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美国家几十年来深陷“中等收入陷阱”,实际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系列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集中体现,即拉美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实际上是由指导思想上的“新自由主义”泛滥,发展模式上的“资源诅咒”“过度城市化”和“社会保障私有化”等涵盖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诸多问题交织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因此,拉美国家要想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彻底反思和检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采取有效政策和措施解决“资源诅咒”“过度城市化…‘社会保障私有化”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落后国家在向发达国家迈进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欧美一些国家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而拉美国家大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不能自拔,它们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今天的中国同样面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相对于西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缺陷。中国哲学传统是"我注六经",而西方哲学传统是"弑父而生"。前者是伦理问题的反复循环,后者是科学理性的层层推进。今天,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缺乏创新的不足与缺陷,在赶超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化模仿为创新,才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3.
中国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正向高收入经济体转型。根据国际经验,这一过程中可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目前的经济特征与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十分相似。鉴于教育与经济的强相关性,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教育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因此,怎样的教育发展方式才能对中国快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是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发展问题,而发展的基础对于中等收入国家来说在于资本积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意味着现有资本积累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提供摆脱发展瓶颈推动收入增长的强大动力。因此,只有适时转变积累体制,建立起内外良性互动、金融和资本双重驱动的新积累体制,才能迅速跨越中等收入阶段,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当前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门槛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种状况,本文指出缺乏与新兴产业和经济转型对应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储备是国家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升级滞后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是由传统资本要素拉动式增长转向人力要素拉动式增长,而这种转型需要加大政府对教育投入,同时由传统重视基础教育发展转向重视高等教育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针对"中等收入陷阱"中典型的社会问题,本文进一步指出打破既得利益集团控制、实现制度转型和社会转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数据,分析泉州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因素及其特殊性,并通过分析泉州产业、教育和技术创新基础等条件,探讨符合泉州实际规避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等收入陷阱"一般是指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停滞状态。这个概念于2007年被提出以后,引起国际经济学界的关注,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但是,我国经济学界对"中等收入陷阱"原因的分析存在泛化的情况。实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有的发展中国家没有经历"中等收入陷阱",有的发展中国家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也有的发展中国家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失去竞争力造成的,而且是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达不到一定的程度造成的。尽管产业结构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但它能否适时升级会对经济发展造成重要影响。我国正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必须要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8.
文章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和体制特征引入到Acemoglu et al.(2006)的俱乐部收敛模型,建立了一个生产要素扭曲下的技术创新与扩散的跨国收敛模型,来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避免或跨越中等收入的"增长陷阱"。该模型表明:避免或跨越中等收入"增长陷阱"的关键是一国的技术进步方式由起初的吸收模仿模式转向自主创新模式,而"适宜制度"是实现这种转型的关键。文章发现中国的"超比较优势战略"是模仿与吸收技术进步方式的"适宜制度",进而是驱动中国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之列的制度基础,但不是自主创新技术进步的适宜制度,势将成为可能陷入中等收入"增长陷阱"的制度因素。中国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必须建立更适宜的制度。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广东经济的增速减缓并波动,除了受国际因素影响外,更主要是自身经济增长动力逐步衰减,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但是广东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上有自身独特优势,只要措施得当,就能渡过难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制度优势:破解“中等收入陷阱”之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等收入陷阱”仅以一种数量界限(人均GDP)作为区分国家发展阶段的特征,并将此视为“陷阱”的成因,而避开社会经济制度的质的区别及国外势力造成的重大风险,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事实上,“中等收入陷阱”的要害在于两极分化加剧,实质则是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与西方列强制造种种障碍的恶果.我们应当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认识和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在利用大好机遇的同时,还要防止各类风险和“陷阱”,最重要的是发挥好社会主义制度的综合优势,有针对性地采取重大举措,扎实提升实力地位,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做出榜样.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实现和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现已成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失衡、投资消费失衡、分配结构失衡等矛盾或问题,就有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文章通过对我国目前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的诱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跨越陷阱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政府如何通过制度改革与结构调整,避免在未来十年内陷入日本陷阱与拉美陷阱,成为非常重要的任务与挑战。作为三十年经济快速增长的结果,中国的人均GDP在2013年突破7000美元,中国已经正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然而,过去的高增长并不必然意味着未来的高增长。从世界经济史来看,二战以来,全球范围内有很多经济体都成功地由低收入国家转变为中等收入国家,但只有很少的经济体能够由中等收入国家转变为高收入国家。  相似文献   

13.
中等收入群体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支撑者和贡献者,又是高等教育普及化和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推动者,且该群体的扩大能够为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必要条件。然而近年来,他们逐步陷入了某种群体性焦虑,其中高等教育焦虑是其重要的一方面。面对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等收入群体在高等教育需要方面表现出的焦虑情绪具有广泛性、深刻性、持续性和扩散性四大特点。中等收入人群的增加有利于更好地缩小贫富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理性认识到中等收入群体的高等教育焦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伴生现象,是中等收入群体发展的典型特征,缓解中等收入群体的高等教育焦虑需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我们要遵循“守住公平底线,坚持共同发展;关注群体需求,扩大优质资源;多种手段并举,开拓教育消费渠道;聚焦发展水平,全面提升质量”的总体思路,分别从扩大高等教育供给、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成员共同发展、保障中等收入家庭心理安全以及持续提升高等教育培养能力等角度采取相关措施,以有效缓解中等收入群体高等教育焦虑,更好地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共同富裕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4.
作为人力资本投资最核心手段,教育在经济增长问题研究中备受关注.随着研究不断细化以及数据库日益完善,国际学者非常重视利用跨国学生测评数据剖析教育质量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取得一系列重要结论.跨国样本研究一致发现,教育质量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忽视质量的教育发展是造成拉美国家经济长期停滞的主要因素;在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水平的特定阶段,确保青少年获得适应社会需要、充足的知识和技能最为关键,这也是教育充足与公平理念所在.着眼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时期,必须就“教育质量与国家经济增长”问题进行多维度、多层面的系统研究,找准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定位,遵循一定原则和规律稳步提升教育质量,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期,作为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万能钥匙",职业教育发展引人注目。分析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期间,我国在职业教育规模和发展速度、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职业教育体系、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及产学合作等方面的发展战略,为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罗丹在《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1期中撰文,探索和分析了新加坡职业教育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转型和改革举措,为我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启示与借鉴。建立密切配合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成功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基础。新加坡在1959年获得自治之初,职业教育发展十分落后。为有效提高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政府通过确立"职业教育配合经济"的发展理念,建立"政校企行协  相似文献   

17.
以高等教育与中等收入阶段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东亚拉美8经济体为观察样本,选择相关观测指标,对8个经济体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测算,以东亚和拉美诸经济体为正反例证,分析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期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差异及原因,并对成功跨越陷阱的东亚4经济体高等教育发展经验进行溯源分析,期冀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否会掉进中等收入陷阱日益吸引了关心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学者的关注。然而,通过一系列的历史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陷阱并不是简单的收入陷阱,而是古老的非制度性传统财政体制对市场经济发展形成的根本性障碍,同时深受学者们推崇的作为解决办法的民主财政体制同样是一个美丽的制度陷阱。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期,作为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万能钥匙",职业教育发展引人注目。通过分析德国、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期间,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建设、职业教育规模和发展速度、经费保障机制、职业教育体系、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和产学合作等基本经验,为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4000美元,我国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由此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目前的研究主要围绕"中等收入陷阱"的内涵与特点、我国落入陷阱的诱因、我国跨越陷阱的独特优势以及破解该问题的对策等几个方面展开,有共识也有争议。笔者围绕上述问题对目前国内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研究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