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时金人入侵,山河破碎,中原人民饱受涂炭,民族矛盾空前尖锐,抗金斗争风起云涌。这一时代特征使辛弃疾从青年时期就树立了抗金卫国、恢复中原的远大理想。但由于统治阶级集团的卖国投降,辛弃疾报国无门,只得将强烈的爱国感情,满腔的忧愤感慨注于笔端,于是就有了大量充满爱国激情的词作。对于辛词,历代学者和读者多从爱国思想的角度来加以肯定和表扬。以今天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标准来衡量,我们仍认为辛词是爱国主义的诗篇,但是,在肯定它的进步性的同时,也应看到它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贯穿辛弃疾全部词作的基本思想和主线,就是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念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辛词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辛弃疾与苏轼相比,有英雄与学士之别。  相似文献   

3.
领悟辛词风格的美学内涵,首先要认识辛词风格的基本特征。从杰出的抗金战士到伟大的爱国诗人,辛弃疾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和开拓,创作了六百多首风格独具的词,继苏轼开创的豪放词派之后成为宋代词坛的中流砥柱。风格是一种美。辛弃疾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气质、素养及体悟生活的广度与深度,都溶进了词,总汇起来构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从豪放激昂变而为豪而郁勃,再化而为淳朴自然、凝炼隽永,从火山喷发似的奔腾激越的抒情转为火一般热情包裹着冰一般的冷静思考,辛弃疾能够随着生活的变化和情感的变化转变自己的笔调,追求风格多样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爱国主义词人,他生于济南,出生时,家乡已为金人占领,目睹了国破家亡的苦境,对沦陷区的北方人民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 辛弃疾二十二岁时,参加山东人耿京领导的抗金农民起义军,耿京被叛徒谋杀,辛弃疾带领五十人冲入敌营,生擒叛徒,投归南宋。 辛弃疾有恢复中原的大志和出众的才能,一生志在抗敌报国,反对投降妥协,因而他在统治集团中屡受打击、排斥,处境孤危,无法施展其才能,便把夙愿未酬的一腔悲愤寄托在词作之中。辛弃疾词中充满了慷慨激昂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是一本难得的、极其珍贵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著名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他们的爱国献身精神至今仍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男儿到死心如铁"的辛弃疾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一生都在南北分裂、宋金对抗中度过,从小就饱受亡国失家之苦,树立抗金救国之志.他时刻不忘北定中原,收复山河的大业,上书言事,力主抗金.他壮志难酬,以词咏志,以酒畅怀,将一腔热血熔铸进慷慨悲壮的词作中,表现出其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他那充满爱国主义情感的诗词为后人所传诵,也激励鼓舞了一代代中国人.  相似文献   

6.
辛弃疾是南宋的一位主要的爱国词人。其爱国词篇慷慨沉郁,表达了词人为国家兴亡而痛惜的感情,对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对南宋朝廷缺少英雄、不用英雄、不图恢复中原的憎恶与感慨,表现出词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现仅就其中三首略加分析,以见一斑。  相似文献   

7.
辛弃疾.抗金复国、救亡图存的英雄,平生以气节自负。其词慷慨纵横.充满“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本文从辛弃疾的英雄词、艳词及语言上的熔铸百家三个方面论述辛词的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8.
辛弃疾与苏轼同为宋代豪放词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对词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经历不同以及思路、个性等方面的差异,爱国主义成为辛词的主旋律,雄劲而又悲壮沉郁则成为辛词的主体风格。辛弃疾以爱国主义词人的杰出身份高标词坛。  相似文献   

9.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主义词人,豪放派的杰出代表。贯串于辛词的基本思想,是抗金复国的强烈愿望和建树功业的坚强信念。在这个基本思想统率下,密切反映时代的风雨,便成为辛词的一个突出特点。而在艺术风格方面,辛词不仅发扬了苏轼始创的豪放词风,大声镗鎝,沉郁悲壮,成为有宋一代壮词的旗帜,同时,还吸取了婉约派的某些长处,把有的词写得缠绵悱恻、哀怨曲折,体现出这位卓越的词人的多样风格和艺术技巧的娴熟,并借以表达他所要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现存 6 0 0余首辛弃疾词中 ,“梦”作为一种独特的意象频繁出现 ,既映射着辛弃疾的坎坷仕途 ,又折射出其复杂的心态。希望与失望的互动交织 ,成为辛词“梦”意象的主体特征 ,进一步体现出爱国词人辛弃疾主题词风背后的悲壮与雄浑之音 ,同时也丰富了辛词的意象群体  相似文献   

11.
2005年第12期,我们刊登了辛弃疾”智擒叛徒”的故事,本期再发一篇关于辛弃疾抗金的故事。它激励着我们树爱国之心,立爱国之志,为实现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而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12.
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其词作无论内容或形式,都表现出杰出的创作才能。辛词继苏轼豪放词风而发扬光大的,正是他那激扬文字、始终不渝的爱国激情;而作为辛词主旋律并奠定其在中国词史上崇高地位的,也正是他那表象宏大而又内蕴深厚的爱国辞章。纵观辛弃疾龙腾虎跃的爱国词篇,无论是早期激情勃发的金戈之声,还是晚年悲怆无奈的沉痛呼喊,爱国情结始终贯穿辛弃疾的全部词作,是他进行创作的永恒动力。  相似文献   

13.
辛弃疾继承了苏轼豪放的词风及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战斗传统,进一步扩大了词的题材,在抒情、状物、记事、议论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本文仅就辛词议论的形象化这一特点,从四个方面入手论述。  相似文献   

14.
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国词派的杰出代表,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生于沦陷区,曾聚众加入耿京抗金义军,耿金遇害后,率部南归,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湖北、江西等地安抚使。作《美芹十论》、《九议》,陈述抗金复国方略,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见解与军事指挥才能,但屡遭当权投降派的嫉恨和排挤,曾长期被废置。在投闲隐退的日子里,他以词来寄托自己的一腔爱国忠情与壮志难酬的愤慨,词中表现的对抗金复国理想的执着与无法实现理想的苦闷,集中体现了辛词的鲜明特色, 《破阵子》就是这类词作的代表作之一,它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中,是很自然的事。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一生写过很多词,留存至今的尚有六百多首。辛词题材广阔,表现手法多样,充满爱国思想,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数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辛词以豪放著称,慷慨激昂,纵横驰骋,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气概。另一方面,他也有一部分词是用含蓄的笔调委婉曲折地表达他的爱憎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这是由于他长期遭受猜忌打击,政治处境孤危,激烈的感情不能直接倾吐,有时不得不采取的表现方式。暗喻的手法便是其中的一种。作者有时用暗喻表达他抗金复国的愿望,有时用暗喻揭露和讽刺南宋统治集团投降误国的政策,有时用暗喻抒发自己在昏主奸臣压抑下报国无门的悲愤,有时用暗喻对  相似文献   

16.
作者探究了形成辛词艺术魅力的内因之一--辛弃疾的人格力量.认为: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忧患意识是形成辛弃痰人格力量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17.
作者探究了形成辛词艺术魅力的内因之一--辛弃疾的人格力量.认为: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忧患意识是形成辛弃痰人格力量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18.
梅花意象是稼轩词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显著特征。景物描写类、借景抒情类和托物言志类三大梅花意象源于辛弃疾罢官闲居的生活,传统文化及其英雄人格的深刻影响。梅花意象体现了辛弃疾感人肺腑的爱国情怀和真诚友情,不仅显示了辛词的人格魅力,而且蕴含了一定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9.
王进 《文教资料》2007,(25):51-53
南宋伟大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一生写下了许多爱国词作,这些词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对后人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作品、主题、生活经历等方面论述了辛弃疾为国家民族命运担忧,为国家前途着想的爱国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0.
辛弃疾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词作,其中绝大部分作品反映了作者抗金的爱国情思和慷慨激昂的斗志。他在遭受排挤闲居的近二十年间,写下了为数不多的反映农村田园风光的词作,本文在简介辛弃疾生平的基础上,主要对辛弃疾三首田园风光词作了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