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李春汇 《云南教育》2005,(29):34-34
教师要因材施教,就必须了解学生的性格。因为性格是人个别差异的重要方面,个性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人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做什么”,说明一个人追求什么,拒绝什么:“怎样做”,说明一个人如何去追求想得到的东西。教师怎样才能了解学生的性格以因材施教呢?  相似文献   

2.
教师要因材施教,就必须了解学生的性格。因为性格是人个别差异的重要方面,个性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人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做什么”,说明一个人追求什么,拒绝什么:“怎样做”,说明一个人如何去追求想得到的东西。教师怎样才能了解学生的性格以因材施教呢?一、仔细进行观察在学生“做什么”、“怎样做”中了解学生的性格。笔者曾经对学校元旦文艺汇演中迟到的学生进行观察,看到以下四类“精彩”镜头。镜头A:面红耳赤地与值班同学争执,说礼堂的钟走快了,准备推开值班同学强行进去,因此闹得不可开交。镜头B:看…  相似文献   

3.
李凯是这样一个学生:表现好的时候,可以说是品学兼优;但有时也会脾气倔强,性格暴躁,生气时骂人、打人、掐人、咬人。我决定对他恩威并施,安排李凯做许多他感兴趣而又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借他一本  相似文献   

4.
<正>【训练主题】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的机灵,有的糊涂,有的幽默,有的严肃……林林总总,各种各样。在写作文的时候,我们怎么样才能写出各具特点的人物呢?【指点迷津】一、精心选择典型事例俗话说,人在事中立。这说的是人物的性格、品质是通过他所做的事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在写作时要精心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来写。比如某同学写的《球迷爸爸》:  相似文献   

5.
陈祚明等评论家一致认为曹丕的作品具有阴柔之美。但是,为什么会有这种风格?为什么他登基后再没有能“移人”的作品出现?人们却没有作进一步的研究。本文试图从曹丕在家庭中的处境、他的政治表现等方面,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分析个中缘由。文章认为,曹丕在本质上是一个柔弱、依顺的人,柔弱和细腻成就了他的文名。后期作品质量滑坡是因为他努力要表现性格中本来没有的粗旷、强硬和坚定一面而压抑了自己的性格。因为本身个性的被压抑,曹丕感到痛苦和焦虑。这些情绪在他的文艺思想中有所流露。  相似文献   

6.
《继续教育》2001,15(1)
早在公元前500年,正当我们的先人身处东周列国之乱,信奉着孔夫子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时,一位名叫赫拉克利特的古希腊哲学家写下了这样一句格言:“性格就是命运。”2500年来,这句格言一直被当作人生哲理去破译人的命运。几年前去世的作家张弦,生前就希望死后能在自己的墓碑背面写上“性格就是命运”——这句话既是他的人生体验,也是他的创作信条。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如轻浮、沉稳、粗疏、细致等。性格的确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但它绝不是决定命运的全部,而是其…  相似文献   

7.
朋友小林是个28岁的小伙子,做技术支持工作,为人稳重,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深得客户和老板的信赖。但在恋爱问题上却屡屡受挫。女孩子给他的评价是缺乏激情,就像白开水一样,平平淡淡。小林说这可能跟他做技术工作有关系,很多人都说他是个很理性的人,小林也不知道是工作影响了自己还是自身的性格使然。  相似文献   

8.
哈姆莱特人物形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最重要的作品。该剧以中世纪丹麦王室包尔锡诺城堡为背景,通过描写贵族与平民、王权与民权之间的矛盾,表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尤其是剧中主人公哈姆莱特这一形象的复杂性格一赢是评论界争论的中心: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了的事为什么迟迟不做?从《哈姆莱特》的故事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出哈姆莱特是一个性格十分复杂,灵魂极其深刻。感情非常丰富的形象,几乎人类所有崇高而有价值的东西都在他的身上有所体现,而人类自身难以克服的某些弱点也在他的身上闪现。由于他性格中存在着种种矛盾的因素,使得这个形象变得十分深奥,难以理解。当然,这也正是这一形象具有永恒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倪辉 《早期教育》2001,(4):39-39
我们俩的性格不十分外向,但也并不内向,可我家小孩的性格却很内向、孤僻,有明显的“闭锁”心理:和孩子我们很难沟通。有时他觉得很委屈,就一个人坐在一旁生闷气,我们问他时,他又紧闭牙口不说,真正一个“闷葫芦”。怎样做才能让我家这个“闷葫芦”开口呢?  相似文献   

10.
胡蓓 《学语文》2005,(5):21-21
《鸿门宴》一课的课后练习题:“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但苏轼却说这表现了他的‘君人之度’。试对这两种说法做一些评论。”《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指出:“这是一道开放性的练习题,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但在《教学用书》的“课文鉴赏说明”中却分明写道:“作者通过对这次宴会全过程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中说:“一个人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从这方面看来,如果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些,剧本的思想内容是不会受到损害的。”这里的所谓“怎样做”,就是指这一人物区别于另一人物的行为举止。而这种行为举止只有依靠“对立的方式”才会显得更加鲜明。这就道出了艺术创作中增强艺术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法:对比。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3,(A1):190-191
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使一个人终生受用,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表现在一个人的时间观念上、对事物的条理上,对于孩子来讲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做一些力所能及、生活自理的事情。本文对幼儿的习惯做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一个重要的人物,他“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硬便打”。他的性格粗豪勇猛,而又有几分精明的特点。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的锄强扶弱、舍己为人的侠义行为而表现出来的,他在《水浒传》中的侠义品格显得最为突出。正由于他的好行侠义,所以他才成为了人们所喜爱的一个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4.
二十二岁的布罗斯刚进入白宫做撰稿人的时候,他特立独行的性格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布罗斯不仅在衣着上显得与众不同,而且对自己的职业也有着与虽人不同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文学作品中,每个具有特定性格的人物,在做什么,怎么做,都应该是其性格的反映,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下,人物个性发展的结果。让我们从鲁达在“安良”和“除暴”中的实际表现,来分析他的性格。  相似文献   

16.
“写人记叙文”是记叙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类型,通过记叙人在特写环境中的行为,来表现他的思想,性格,特点,让所定的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所谓性格特征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我国大多数心理学家根据性格表现形式,认为性格由以下几个特点组成:1.性格的理智特征。表现在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方面的认知活动特点与风格。2.性格情绪特征。指人对情绪的控制所表现的某种稳定的、经常表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情绪的强度、稳定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3.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一个人在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水平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4.性格的道德特征。指反映在对现实的态度上的特点,主要是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如对人对事的态度等。良好性格特征与语文学习有着互相促进的作用,语文教学中的良好性格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高觉新是巴金在《激流三部曲》里塑造的一个独特的人物,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小说画廊中罕见的受难者形象。他付出的代价远远超出作品中任何一个旧制度的牺牲品,然而,他对待任何逆境厄运的态度又是如此顺从,一忍再忍,他那懦弱的性格,在整个《激流三部曲》中,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作为他懦弱性格的表现,给人印象最深者,莫如眼泪和哭泣。在作品中,他是眼泪流得最多的人,仅在《家》中,写他痛哭、大哭的就有七、八次,还有那数不胜数的“抽泣”、“流泪”,说《激流》是写高觉新流泪的历史并不过分,他的眼泪流得最多、最久。了解高觉新的…  相似文献   

19.
曾文清是中国传统中庸礼让文化的优秀代表者,他的命运是一出彻底的悲剧,他的命运是在他善良与懦弱的性格导向下一步步完成的。成就他性格命运的是社会环境,决定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的是这个社会的文化座标,它是一个与中国伦理本位的传统文化相对立的实用理性主义的文化体系,因此,《北京人》是一出以人物悲剧命运的形式来表现文化悲剧的戏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文化批判的角度对契诃夫作品《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的性格做深入分析。认为他的性格中具有现代性的因素,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即生存状态的绝望化,屈从权力的受虐性,社会价值的破坏性;进而揭示这篇小说灰色情调的普遍化和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