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读俞润生著的《邹韬奋传》,情不自禁地回忆起40多年前的往事: 那是在 1946年9月,我正在辽东新闻工作学校学习新闻业务。课堂上由姜丕之校长讲着抗战七君子的故事,以邹韬奋等人的事迹阐述新闻工作者的人品、文品和应走的道路;课余自修,贪婪地读着邹韬奋的《经历》《患难余生记》以及《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著作。动人的事迹很多,而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作人作事,要有志气、有骨气,有浩然之气。韬奋是新闻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2.
上海出版《韬奋全集》据邹韬奋先生的女)L邹嘉马丽最近在上海披露,一部约800万字、共12卷的《韬奋全集》将于明年韬奋诞辰10O周年之际与读者见面。《全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为加快进度,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已专j司拨款20万元予以支持。《全集》的稿件已...  相似文献   

3.
邹韬奋(1895.11.5—1944.7.24),原名邹恩润,江西宗江人。是我国杰出的政论家、新闻记者、出版家,也是一位著名的编辑家。他的编辑实践和有关编辑工作的论述,是一份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的优秀遗产。韬奋于1944年写《患难余生记》时说,他“差不多出了学校就踏上编辑之路”。1937年9月20日,他为上海的《立报》写的一篇《同道相知》的文章中也说:“时光过得真快,我这后生小子,不自觉地干了15年的编辑。为着做了编辑,曾经亡命过;为着做了编辑,曾经坐过牢;为着做了编辑,始终不外是个穷光蛋,被靠我过活的家族埋怨得要命,但是我至今‘乐此不疲’,自愿‘老死此乡’。”这是韬奋对自己的编辑生涯最简明的概括。  相似文献   

4.
钱小柏、雷群明同志编写了《韬奋与出版》,将由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原稿寄给我,请我写篇序。我从三十年代起就是《生活》周刊和生活书店出版物的经常的、热心的读者,对韬奋同志从来都是敬佩的,但可惜一直没有认识他的机会,和他没有个人接触,对他了解不多,请我写序本来是并不合适的。但我通读全部书稿之后,感想甚多,不能已于言,很愿意笔之于书,至于这  相似文献   

5.
《出版史料》2006,(4):12-17
抗日战争期间,在邹韬奋先生亲自关心下,生活书店创办了《店务通讯》,这是一份很宝贵的出版史料。现在经韬奋纪念馆搜集整理后即将由学林出版社出版排印本。本文原系生活书店《店务通讯》排印本的出版前言,本刊发表时加了标题,并稍有删节。同时,还刊出韬奋关于《店务通讯》一封很有意义的信———致各分支店经理的信,也是由韬奋纪念馆提供的,谨表谢意。———编者  相似文献   

6.
走近韬奋先生———评《邹韬奋传记》□陈兴芜为纪念杰出的革命知识分子邹韬奋先生诞辰100周年,一部近50万字的《邹韬奋传记》近日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与国内已有的几本韬奋传记相较,此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特点:一、资料详实。作者多次走访韬奋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我这个人可以说是与韬奋有缘。 1981年,我从上海市出版局机关的理论研究室“划”到新成立的学林出版社,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编写一本《韬奋与出版》的书。当时局里对此十分重视,局长宋原放同志、副局长吉少甫同志和生活书店的老同志方学武等亲自给我布置任务,联系作者,并且参加提纲的拟订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顶级记者成功密码——与长江韬奋奖获得者面对面》近日由新华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是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国记者》杂志两位记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读了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的一本新书—《韬奋与出版》(钱小柏、雷群明编著)。作为一个出版工作者,读了这本20万言的书,我倍觉亲切,深受教育。正象王子野同志在本书《序言》里向读者郑重推荐的那样:“我敢说,任何人读了这部书都会受到教育,得到启发。”韬奋同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新闻记者和评论家,而且是一位十分出色的编辑和出版家。出版工作的全过程,从选题到组稿、从审稿到改稿、从编排到校对、从装帧到设计、从印刷到发行,  相似文献   

10.
一位杰出人物的成长和造就──读《邹韬奋传记》许力以邹韬奋同志经历的道路。被周恩来同志称为“中国知道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韬奋只活了49岁。但是他一生的活动,却激励着中国知识分子阶层。他的经历和事迹,也是一部丰富多彩的现代史。重庆出版社新近出版...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中国六十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中国韬奋出版荣誉奖获奖者、现年94岁的老出版家王仿子先生,继《王仿子出版文集》、《王仿子出版文集续编》、《印刷思考与回忆》之后的又一部文集《出版生涯七十年》,于2010年5月由上海百家出版社版生涯七十年于年月出版了。  相似文献   

12.
河北教育出版社“红罂粟丛书”第二系列之《女作家影记》出版座谈会暨首发式于1998年11月9日上午9:30在北京三联韬奋图书中心举行,8位作者宗璞、叶文玲、张抗抗、铁凝、方方、池莉、迟子建、陈染到场,并邀请王蒙、莫言、王朔、刘震云等著名作家、评论家、新闻单位及部分读者参加。  相似文献   

13.
聂震宁 《出版参考》2016,(12):62-65
第三章 敢斗争 3.批驳胡适 韬奋与胡适曾经有过声气相投的一段经历.五四运动前夕,韬奋还在圣约翰大学求学,就已经对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言行,特别是在文学改良上的主张相当认同.韬奋与1920年开始着手翻译《民本主义与教育》,该书作者杜威就是胡适在美国求学时的导师.  相似文献   

14.
在旧中国,有一些知识分子,热衷于办书店办杂志。十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办杂志起家”,介绍这方面的情况。韬奋一生办杂志,从民国十五年(1926年)接手办《生活》周刊开始。1933年《生活》周刊被迫停刊。其后生活书店继续出版《新生》周刊、《大众生活》周刊、《永生》周刊、《国民》周刊、《生活星期刊》。改  相似文献   

15.
雷群明 《出版史料》2010,(1):108-115
韬奋被周恩来同志誉为“出版事业模范”。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学林”就把做好有关宣传韬奋思想和韬奋精神图书的出版工作放在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在它尚处于酝酿阶段时,就确定了《韬奋与出版》一书的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16.
邹韬奋同志是一个真诚的爱国主义者,革命的民主主义者,优秀的文化工作者,最后他成为共产主义者。韬奋不幸过早地去世了。他参加革命工作,实际上是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的。到他去世为止的短短十三年中,他坐了一年监牢,经历了三次流亡。在这期间,他为中国人民做了三件好事:第一,创办《生活》周刊和合作社式的生活书店,以及由生活书店出版的许多进步刊  相似文献   

17.
本书遴选了60年新中国出版史上那些有影响力、有生命力而成为名著的34部图书作品——从数年磨一剑的《雍正王朝》到感动共和国的《高山下的花环》,从冲破时代读书禁区的《情爱论》到点亮人生之路的《平凡的世界》,从走出冷落的《文化苦旅》到超级畅销的《于丹〈论语〉心得》……本刊选择的是重新出版《围城》时鲜为人知的经历。  相似文献   

18.
由江西省新闻出版局主办的《新闻出版天地》最近创刊,在全国公开发行。 《新闻出版天地》的前身为《信息与思考》,创办于1985年,1992年更为现名,内部出版。公开发行,该刊仍将坚持既定办刊宗旨,内容以出版工作为侧重点,加强指导性、权威性、服务性和可读性,使之既体现江西特色,又适应新闻出版界的广泛需求。 该刊设有嘹望台、人物专访、出版经纬、编校扎记等多个栏目。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五四年夏,纪念了韬奋同志逝世十周年。当时由沈钧儒先生邀集了胡愈之、胡绳、徐伯昕、范长江、柳湜、史枚等韬奋的生前友好,组成了《韬奋文集》编辑委员会,商讨编辑出版《韬奋文集》的问题,曾在东总布胡同沈老家里开过几次会。当时决定先请范长江同志负责审阅韬奋所有的著作,提出编辑计划。长江同志接受了这个任务后,在他繁忙的行  相似文献   

20.
为纪念韬奋先生逝世50周年,三联书店北京联谊会编的《联谊通讯》第37期特约张锡荣、胡耐秋、薛迪畅三位同志撰写了纪念文章,同时还重新发表了徐雪塞同志《临终前的韬奋先生》一文。上海出版工作者协会、韬奋基金会、上海联谊会、韬奋纪念馆、上海三联书店、沪港三联书店等六单位将于今年7月20日在上海韬奋基金会召开纪念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