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解析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内在规定性,是为了寻求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安身立命之本"、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存在与发展的"根据、标准和尺度"以及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之"道"。价值是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所崇尚和追求的精神旨归;逻辑是在价值指导下形成的指导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发展的顺序和规律。价值和逻辑共同生成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之"道",共同规范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实质。  相似文献   

2.
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评选活动是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在全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影响的一项表彰活动。对先后五届200个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进行数据统计后发现: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地区分布差异显著;其设置类型、获奖频次与有无学位点、所属高校类型和层次紧密相关。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中的典型代表,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积极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进行组织变革和制度创新,呈现出明确的目标定位和发展规划、雄厚的学术力量支持、注重决策咨询服务三方面特征。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高等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已经有30年的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高校的“条块管理”到“两级管理”,这对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设置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研究机构有三种类型。面对认识不足、研究经费投入不足和研究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以及新时期对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国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必须改革。改革要找准着力点,要调整研究基础和方向,要培养高等教育研究队伍,要完善研究机构的运行与保障机制,要加强科研合作。  相似文献   

4.
蒋冰 《教育》2012,(32):57-58
高校高教研究机构是各高校以从事高等教育研究为手段、以为学校运行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为目的而建立的高教研究机构。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大学都设有高教研究机构。面对高等教育迅猛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分析我国大学内设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设置与功能定位,明确高校内设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所担负的责任和目标,研究高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使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成为教育改革的助推器。本文分析了国际高等教育及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并对我国普通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定位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孙华 《高教探索》2006,(5):24-26
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所始建于1978年,最初的设置目的是服务本校和进行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但是20多年来,其组织功能、人员构成和组织结构均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当前,伴随着院校研究运动在我国的兴起,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面临功能的重新定位,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制度改进和组织改造,以期适用院校研究的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7.
谢勇  谭黎明 《教师》2008,(6):30-32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助推器。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并对我国高职院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定位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随着以高科技、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初见端倪,高等教育日益进入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变革时代。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便是,高等教育应当如何发展、如何变革?因此,对高等教育发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构建一套适合于中国现实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发展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进行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遇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进行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或者说"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是否具有可行性"。从这个问题出发,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群。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当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在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对高等教育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潘懋元先生曾撰文指出,今后高等教育研究要注意如下问题: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关系;对研究机构和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正确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郑确辉认为,高等教育研究要处理好六大关系,即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传统研究与现实研究的关系;超前研究与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曾经一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助推器。然而,近几年国内各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却极不平衡,出现了机遇与困境并存的局面。正确认识自身的属性和特点并准确定位,是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必然选择。新形势下,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重新审视目前的发展状况,大力开展院校研究,建立有效的科研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其人才培养作用,并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借助Cite Space软件,对近10年(2011-2020)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中标题含有“higher education”的SSCI文献的作者、机构、国家/地区、关键词、共被引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研究力量分布上,美、英两国的成果数量和质量优势明显,研究机构以根特大学、墨尔本大学、迪肯大学、莫纳什大学、格拉纳达大学等大学或学院为主,形成了以W Stephen、J Huisman、Ka Ho Mok等为主的86位核心作者,但作者间的合作不够紧密,稳定的核心作者群还未形成;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教育公平与文化、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与治理等;研究前沿方面,社会分层属于渐弱型研究前沿,高等教育可持续性发展与市场化属于渐强型研究前沿,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及教育管理属于最新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育研究机构“上浮”、“下沉”现象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高校教育研究机构“上浮”、“下沉”现象出发 ,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求真求实”的新发展 ,以及我国高校教育科研机构面临的困境 ,提出了加强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较小的、地区的和科研项目较少的高等教育机构的研究水平和培训能力,澳大利亚高等教育领域开展了合作研究网络计划(Collaborative Research Networks Program)。该计划鼓励这些机构开展团队合作,调整高等教育研究体系,并提供专项资金帮助其建立合作研究网络项目,使这些机构在合作中共同获益。这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一部分,其选择机制、申请程序、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对我国高等教育科研合作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评选结果近日揭晓,根据《关于表彰全国第二届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决定》(高学会[2008]2号),我院高等教育研究室被评为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大学的"校史研究"和政府"报告"研究可以看做是欧洲院校研究的早期形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欧洲院校研究与高等教育研究相伴而生,并随着高等教育评估运动得以发展。在欧洲,院校研究更多的与高等教育宏观政策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为本校服务的基础之上,更侧重于为政府教育监管以及政策分析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综合改革的新时代。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背后,专业化的高等教育智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智库时代的高等教育研究强调跨学科和实用化。中国著名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都曾进行过卓有成效的学科化。当前这些机构都兼有理论创新和资政服务的双重使命,一些机构在资政服务上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这些机构的智库建设与国家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研究成果的性质和水平上,更表现在体制机制上。推进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向智库建设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是要从"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向"以问题研究为中心"转变。二是要从"基础研究为主"向"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为主"转变。三是要从"各自为战的科研模式"向"团队合作科研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7.
加强高等教育研究促进学校建设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必须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研究工作。新世纪高等教育研究应注重宏观和微观研究领域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高校研究机构的作用,加强高等教育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2015年3月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传来喜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荣获第四届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这是中国高教学会举办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评选活动以来,我校连续三届获得该项荣誉,成为全国获得该项荣誉最多的高教研究机构之一。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评选活动从2005年开始,是中国高教学会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04】1号)而开展的全国性  相似文献   

19.
以1980-2007年28年间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所刊载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对论文作者的人数、身份、职称、专业背景、所在机构等信息进行定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合作度与合著率呈上升趋势,但研究者尤其是被转载文章较多的研究者集中分布在少数高校和科研机构,而高校又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0.
以1980-2007年28年间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所刊载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对论文作者的人数、身份、职称、专业背景、所在机构等信息进行定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合作度与合著率呈上升趋势,但研究者尤其是被转载文章较多的研究者集中分布在少数高校和科研机构,而高校又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