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笔者分别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工程问题》。《工程问题》是由整数应用题过渡到分数应用题的重点课程,它是连接两类应用题的重要桥梁。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同,因此效果迥异。  相似文献   

2.
杨辉 《四川教育》2001,(6):32-32
一、质疑引入,练习铺垫。 1.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师: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简单应用题,这一 节课我们继续复习应用题的有关知识。(揭示课题: “复合应用题”复习) 师:根据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需要和老师、同学 一起解决吗?(学生提出问题,这里略)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8页。学生阅读后, 教师抽学生回答:什么是复合应用题?解答应用题的 一般步骤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弄清题 意,分析数量,列式计算,检验写答。) 2.基本练习。 师:简单应用题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基础。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些练习。 …  相似文献   

3.
前阶段我校教师进行了同教材上观摩课的活动。在六年级数学课题为“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两位教师不同的教法:  相似文献   

4.
探索连乘应用题两种解法教学片断沈长生小学数学第六册第100页的例1,是一道具有两种解法的连乘应用题。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思考方法,使学生学会探索不用的解题途径,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现将一段精彩的教学片断介绍如下。上课一开始,教师出示基本训练题:1.根据...  相似文献   

5.
应用题归类     
应用题归类整数和小数应用题[一般应用题]一、双基训练提要1.掌握一般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步骤。2.掌握一般应用题中各种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3.能用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解答2-4步计算的应用题。能对可用多种方法解的应用题提出几种不同的解法,并能选...  相似文献   

6.
为了贯彻数学教学大纲的精神,也为了适应高考“加强应用性”的需要,各地高中数学教师和数学科研工作者,结合生产、生活和经济活动等实际,编写了许多应用题,来训练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做法是完全必要的.然而,我们发现,有些应用题甚至让学生无法求解. 本文拟对几道流传甚广的数学应用题中存在的问题作一剖析,以此与应用题编写者商榷,同时供高中数学教师在使用这些应用题时作参考.1应用题的语言表达应准确 例1[1]某罐装饮料厂为降低成本要将制罐材料减少到最少,假设罐装饮料筒为圆柱体(…  相似文献   

7.
有位教师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题例1”时,他的新课引入,启发灵活,学生学得深入,值得借鉴。课始,教师出示了下列两道分数应用题:1.五年级有学生18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108人,占五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2.六年级有学生225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144人,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师:请大家算出这两题的结果。生:五年级达标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108÷180=35,六年级达标人数占六年级人数的144÷225=1625。师:请大家比较一下哪个年级的“达标”成绩好呢?生:六…  相似文献   

8.
九义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第2节应用题的编写顺序是: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例1)→归一、归总加条件的三步应用题(例2、例3)→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例4)→行程问题(例5、例6)→选学部分,四步计算的应用题(一道例题)。教学目标是:懂得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并能较迅速地进行检验;懂得两个物体运动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会解答_些比较容易的行程应用题。这里就本节教材的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与大家共同研究。1.掌握检验方法,养成检验习惯。教材通过例1,教学检验三步计…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应用题”一节,编排了3组7道例题,三步计算的一般复合应用题(例1-例4);相遇问题(例5、例6);四步计算的应用题(例7,选学内客)。例1解答应用题的走过程,总结了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例2、例3在巩固固应用题解题步骤的基础上,看重展示一般更自画用题的结构特征及分析数量关系的思考过程,教给学生一般的解题方法和策略。例2前的准备题是解答相遇问题的基础,要使学生把握”同时、两地、相向、相遇’R两人所走路程和乌两卖的距离相等这一相遇问题的特征。例又例6的教学需紧扣相遇问题…  相似文献   

10.
应用题基础知识与解法──基本的数量关系正宁县教师进修学校邱景明在应用题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有四种。这四种数量关系可列表概括如下:一、相并关系。例1.小丽有13本书,小华有19本书,他们俩一共有32本书。题目中三个数量间的关系是两个部分数量与它们总数量...  相似文献   

11.
简单应用题讲法初探胡金婵,张小蕊简单应用题除步骤简单外,还具有下面的特点:(1)结构简单:只有两个条件,一个问题;(2)数量关系简单:只有两个已知数量和一个未知数量发生关系;(3)思维程序简单:只要根据加减乘除的含义作一步判断,即可列式解答。正因为如...  相似文献   

12.
浅谈应用题解题思路的训练常振铎,贾新教学实践表明,应用题是发展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好教材。在应用题教学中遵循思维形式的客观规律,对学生进行解题思路训练,很有必要。所谓思路,就是怎样按特定向题去运用概念和判断进行推理的步骤。例如:二(1)班有男生...  相似文献   

13.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点内容。在应用题教学中,应重视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拓宽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第二小节应用题中安排了用两种方法解答连乘、连除应用题的内容,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一、创设情境,引发思维1.教师接两种思路,把例1改编成两道都是连续两问的应用题,作为准备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11元,每箱卖多少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应用题简析及教学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应用题”一节,设置了7道例题,主要是三步计算的一般复合应用题(例1~例4);相遇问题(例5~例6);四步计算的应用题(选学内容)。例1较详细的介绍了解答应用题的全过程,总...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浙教版)第一册第102—103页例5、例6。教学目标1 使学生明确“完全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能较熟练地找出应用题中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2 能正确地解答求“总数”和求“剩余”的加减应用题。能列式计算 ,正确地在计算得数的后面加上单位名称 ,能口述答句。3 初步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分析和检查等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能分析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掌握解题方法。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解答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理清结构 ,促进迁移1 电脑演示应用题形式的发…  相似文献   

16.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应用题”中的例1,是具有两解的两步应用题,现分别简介三种不同的教法并作简要的评析。例题: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教法A:1.复习连乘算式的计算及一般的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题目略)。2.出示例题,指导学生读题、审题。3.教师采用提问的方法,按“可以先求出什么,该怎样算,再求什么 ,该怎样算,应该怎样列综合算式”的顺序,分别引导学生得出两种不同的解法。教法B:1.复习:在下面题中补一个条件后再解答。(1)商店运来,每箱布鞋卖12…  相似文献   

17.
贯穿整体“1”的一节课唐山市八神庄小学祖庆书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正确地确定整体“1”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确定了整体“1”,才能进一步确定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解答。在进行分数应用题的复习时,我用整体“1”贯穿了一节课的教学。先出两道加、减应用题:(1)一堆...  相似文献   

18.
两种解法并重昆明市五华区永昌小学王小川小学教学通用教材第十一册第三单元应用题“例1:一个发电厂有煤2500吨,用去了,还剩多少吨?”这是一道比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材安排了两种解法。两种解法两种思路,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比较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以...  相似文献   

19.
较复杂的文字题教学牛栋文字题作为应用题的简捷形式具有语言简炼、数量关系明确的特点,是学习应用题的基础。教学较复杂的文字题,首先应教给学生解题的步骤。一般地说有以下4步:1.弄清题意。2.分析数量关系。3.思考解答步骤、列式并计算出来。4.检验。这里重...  相似文献   

20.
解应用题的步骤有审题、分析、例式计算、检验、写答语等,这五个步骤缺一不可,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它,运用它,丰富学生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是应用题课堂练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