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两年,随着“入世”的日益迫近和“入世”后面对即将来临的外国同行资金、技术、营销与管理经验的冲击,中国出版界一直在热烈地谈论着“做大”与“做强”的问题。近来,由于中国已经“入世”,这个话题的讨论更加热烈了。关注业界动态的人士一定会发现,最近几个月,不论是大型研讨会,还是小型的聚会,或是有关的讲话、发言以及见诸报刊的报道、论述,都不约而同地谈到出版社的“做大”与“做强”。同时,如果稍微细心一点的话,也就会发现,大家谈论的也还仅限于“做大”、“做强”,对于如何“做大”、做强”,尚无细致、系统而深入的论述,更说不上提出完整的方案了;对于如何认识、处理“做大”与“做强”的关系,更是基本没有论述。惟一的例外是,2001年第11期《出版发行研究》刊  相似文献   

2.
春意融融,早在“两会”之前,新闻界就有人预测:这届“两会”将成为增加透明度的一个里程碑。“两会”之后,读者能否给新闻界下这样一个评语:“两会”报道是新闻界不甘缄默,呼唤改革,勇于开拓,一展实力的一次“大会战”。实践证明,中国新闻界是大有潜力、大有作为的。连外国记者也惊异地发觉,他们的中国同行,“几乎在一夜之问由缄默变得开朗起来了。”更加民主、更加开放、更加实在的“两会”,为蕴藏着改革活力的新闻界提供了释放能量的机遇。新闻界在这个期待已久的竞技场上,尝试了早已孕育成熟的设想,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然而,作为新闻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对我国出版产业将产生深远和持久的影响。入世,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但我认为,对于推动我国出版产业发展来说,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进一步更新观念,研究机遇,利用机遇,做大做强,就能赢得竞争的主导权。入世后,我们既面  相似文献   

4.
邓金木 《东南传播》2022,(3):I0001-I0001
全国两会历来是各大媒体比拼宣传报道实力的竞技场,大家都会派出最精良的报道团队,使出“十八般武艺”拼内容、拼创意、拼技术、拼传播、拼口碑。在2022年的全国两会“新闻战”中,我们为什么能脱颖而出,获得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4次表扬,在新媒体端赢得超过2亿的总阅读量?  相似文献   

5.
研究报业集团内各报的市场定位,明确各报的市场分工,有效地配置新闻资源,是党报集团化发展的需要,是报业集团增强整体竞争实力的需要,也是我们面对“入世”后市场挑战的需要。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力求使集团的几张报纸伸出去是五个手指,各有各的指向;攥起来是一个拳头,形成竞争的合力。  相似文献   

6.
筱陈 《出版参考》2010,(1):11-11
把“善”的一面展示给他人,而不是把“强”的一面展示给他人。自古以来,就有真人不露相的说法,“真水无香”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把“善”的一面展示给他人,并不等于自己不强。善者可能不是强者,但强者应当是一个善者。人无善心,可能赢得一时强势,但终如强弩之末,缺乏后劲。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传媒集团化自1996年成立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迄今已经过去了7个年头。在中国传媒集团化的过程中,人们议论较多的一个话题是:中国的传媒集团做大了是否就做强了?笔者认为,为有利于中国传媒集团化的发展,应注意遵循市场规律,辩证把握“做大”与“做强”的关系,首先有必要从传播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着眼,认清“做大”的根本动因与动力在哪里,然后认清“做大”并非等于“做强”,进而懂得如何根据中国的国情“做大”与“做强”。从国际传播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来考察,在发达国家,传媒集团化确实是一种客观趋势。到了当代,…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报业市场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时期,定位于市民的都市类报刊异军突起,“入世”后,传媒“海外兵团”涉足中国市场也已成定局。在新的形势面前,地处政治经济文化新闻事业发达地区的《新华日报》遵循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坚持确立以打造新型机关报刊、争做传递党的声音的更有效载体为办报宗旨;直面中国媒体在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努力铸造强势媒体,做大做强党报事业,健笔谱写当代党报工作者实践“三个代表”的宏伟篇章。在近期的实践中,该报坚持机制创新、体制创新、观念创新三位一体,对创新党报的宣传报道又做出了新一轮的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新闻观察     
传媒必须面向读者、面向市场,这是增强影响力、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关起门来办、一相情愿办越来越行不通了。但是,面向读者、面向市场,有一个“以何面对、如何面对”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出现偏差,往往就会事与愿违,不是把自己做大做强了,反而是把自己做小做弱了。  相似文献   

10.
张广秀 《新闻世界》2010,(12):26-27
“全国两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媒体竞技场。同时,全国两会报道作为重大的时政新闻报道,也有着其自身的规律。在实力和资源均处于弱势的地方媒体,要通过思路创新扬长避短,构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1.
跨媒体经营步履不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媒体经营是近两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它是新闻出版业增强实力、增强抵御外资冲击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经营实体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入世”大局已定,业界已经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入世给出版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可是,对于“入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入世”后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讨论得还不是很多,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世界文化总的发展呈现出大交流、大融合的趋势,世界范围内出版物的民族化和大众化的深入交融发展是现代出版产业日趋繁荣的重要动力,从文化的产生与交流以及传受关系来看,那些对历史变革、对全人类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有着重要揭示乃至做出重大贡献、影响到人的内在精神塑造的著作,对世界文  相似文献   

13.
一、危机还是良机,对意义的两种认识中国“入世”(WTO),机遇与风险并存。目前对报纸,特别是各级党报,一个普遍的现象是,领导不太满意,群众也不太满意。“入世”迫使中国的“媒体”“壮士断腕”,寻求在新的制度框架下的生存和运作方式。二、追赶还是拒绝;对路径的两种选择目前报界对“入世”有三种心态。一是“驼鸟型”,认为只要我们坚决关上大门,国外报纸就永远不可能登陆中国市场。二是“高枕型”,认为“入世”尚未成为事实,入世后对报业还有保护期。三是“待兔型”,一“入世”,天上就会掉馅饼,“船到桥头自然直”。这…  相似文献   

14.
旅游企业与网站结盟实现双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后 ,我国的旅游企业可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而市场准入是“双向”的 ,我们既赢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机遇 ,也面临着强烈的行业冲击。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5.
张维 《传媒》2005,(8):20-21
新闻界在描述报业竞争时都使用过“激烈”、“残酷”、“白热化”、“生死存亡”等等火药味极浓的字眼。因为在实践中,一些报纸的竞争目标并非像在某些报告里所冠冕堂皇地宣告的那样“为了做大做强,以便与西方文化遭遇时更有实力和竞争力”,恰恰相反,它们竞争的直接目的就是把同区域“兄弟报纸”挤垮。  相似文献   

16.
唐弦 《声屏世界》2003,(4):50-5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传媒逐渐进入,我国传媒市场的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各新闻传媒都在积极应对入世后的挑战。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把新闻传媒做大做强,以争夺受众,这是当今业内谋略家的最强音,也是一大良策,但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多维多向的。如何把新闻传媒做巧做活,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以分享受众,这也是一种选择。新闻传媒做巧做活的办法有多种,本文所要探讨的重  相似文献   

17.
写稿当有针对性唐庆贵业余报道员相见,谈得最多的便是“上稿难”。稿件的针对性不强是其中一个原因。怎样加强针对性呢?一、紧紧围绕党的宣传报道中心采写稿件,是增强稿件针对性的重要前提。在不同时期,都有宣传报道中心,有时新闻单位还编辑下发宣传报道提要。业余报...  相似文献   

18.
寻找“无竞争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传媒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各新闻传媒都在积极应对挑战。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把新闻传媒做大做强,增强竞争实力,以争夺受众,这是当今业内谋略家的最强音。这也确实是一大良策。但是,世间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多维多向的。如何把新闻传媒做巧做活,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这对于能够做大做强的新闻传媒是一种选择,对于一时无法做大做强的新闻传媒更是一种重要选择。新闻传媒做巧做  相似文献   

19.
曾学远 《声屏世界》2001,(10):34-35
《韩非子》记载了一则“买椟还珠”的故事,说的是楚国商人为给珍珠卖个好价钱,特意打造了一个精美的珠盒,结果有人花珍珠的高价,买下珠盒,把里面的珍珠还给商人。故事虽然有点夸张,却形象地说明产品包装在商品交换中的重要性。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如何打造精美的“珠盒”,乃是它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成功实现价值交换,赢得高收视率、高广告回报的关键之一,也是电视媒体在产业化道路上做大做强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北京奥运会既是各国运动员的赛场.也是各大媒体的竞技场、面对大机遇与大挑战并存的奥运会报道赛场.北京日报在短短的17天时间里.经过精心策划.连续推出一系列高水平、有特色的奥运报道.不但为奥运会营造了喜庆热烈的气氛.也为该报赢得了各方的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