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传真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规范国歌奏唱礼仪的实施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规范国歌奏唱礼仪的实施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意见》提出,国歌可以在下列场合奏唱:重要的庆典活动或者政治性公众集会开始时,正式的外交场合或者重大的国际性集会开始时,举行升旗仪式时,重大运动会开始或者我国运动员在国际体育赛事中获得冠军时,遇有维护祖国尊严的斗争场合,重大公益  相似文献   

2.
殷周金文中数量最多的就是赏赐类铭文,它所记录的内容十分丰富,真实地再现了殷周社会的政治制度与礼仪制度。赏赐类铭文最重要的标识就是在铭辞中出现了赏赐动词,这类动词也正是研究殷周金文主题和文体的重点与焦点,因此,对赏赐动词的梳理是探索赏赐类金文文体要素的基础与标尺。  相似文献   

3.
集会礼仪: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 1.在行走路途中,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讲话,不打闹,要听从教师的指挥.  相似文献   

4.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打赢了楚汉战争之后,建立了西汉王朝。刘邦登上皇帝宝座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同年五月颁布了关于赐爵制度的诏令。对于汉初的赐爵制度,史学界不少教科书和论文都认为它是刘邦背叛了农民起义之后,大力扶植军功地主,扩大中央集权的社会基础,对农民阶级实行的反攻倒算,根本无历史进步作用可言。笔者的看法完全与之相反:汉初赐爵制度不仅不是对农民阶级实行的什么“反攻倒算”,而正是促进个体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力措施;汉初赐爵制度不仅  相似文献   

5.
社交礼仪实训课程性质与目标是学习社交礼仪课程,让学生初步了解礼仪的一般原理,掌握现代企业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把握现代企业礼仪的内在规律,更好地为企业、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服务;社交礼仪课程实训教学内容是社交礼仪、案例分析、场景式模拟训练、生活、社会中的各种社交场合礼仪、求职、面试、办公礼仪、会议礼仪;社交礼仪课程实训教学要求是社交礼仪课程实训教学特别强调和注重新的方法、理念、思想,实行两种实训教学方法,把握三个重点,联系四个实际;社交礼仪课程考试改革是摒弃传统的笔试考试突出应用型特点,做到出题在应用上,考试在应用上,基本礼仪知识可以作为学生考试题。  相似文献   

6.
一、文化礼仪之小费礼仪美国付小费的风气很盛行。一般来说,当你得到别人的服务时就应该给小费。但是,并非在任何场合、对任何服务人员都要付小费。小费究竟应该给哪些人,还颇有讲究。1.乘船或火车时应给小费,但长途汽车和飞机则不必。2.对搬运工应付小费,但存取行李时不必付服务员小费。3.在旅馆时,对帮你提行李或打扫房间的服务员应付小费,但对柜台上的服务员则不必。  相似文献   

7.
赐爵制度源自秦国商鞅变法时期。爵指的是一种形似雀、用于盛酒的礼器,同时又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战国时期,为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制,将爵称与军职相联,赐爵的同时标志着军职的提升,此后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爵位与军职逐渐脱钩,至秦汉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爵制体系,即通常所称的二十等爵制。在汉代,二十等爵制连带着丰厚的权益,它与官制一道,共同维持着统治阶层的基本秩序,成为历代君主治国的利器。  相似文献   

8.
清代奉先殿于顺治十四年建成,是清朝皇家为先祖举行岁时荐新、朔望祭祀等活动的场所,为皇家私家所属。由于地处内廷,奉先殿的管理是皇家事务机构与中央国家管理机构联合协作,因此其联动模式及权责支配尚缺深入讨论。内务府及各部处的档案,以及官方编纂的历朝实录、会典和法规等,反映了清代皇家管理机构与政府管理机构的分工决定了奉先殿仪式在仪轨、文本、执行等层面的分离,体现了宫廷祭祀在清代官僚机制的作用下协同治事的面貌。其中,内务府为主管机构,太常寺为礼仪专家,礼部协同国家及皇家官署治事并制定礼法,内阁大学士及其他文学性官员作为文辞书写者,共同延续中国礼乐制度。  相似文献   

9.
握手礼仪     
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在正式场合,行握手礼时最为重要的是握手的双方应当由谁先伸出手来握手。以下礼仪规范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朝会为中国古代朝会礼仪之首,其纷繁变动与兴衰起伏,往往能从礼仪背后找到意涵层面的深刻原因。历代沿革是意涵形成的基础,而北宋大朝会在时代特殊性影响下从整体上继承了对皇权、对庆贺的凸显,却逐渐脱离了改元、大赦与参政。从特殊演化上进一步发展出"对地方割据政权的否定与施压","王权意涵的借用与架空","改革境况的仪礼体现"以及"五月朔意涵的重新构造"四个重要方面。可以说,北宋大朝会意涵是我们理解礼仪与时局变动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1.
YY 《当代职校生》2011,(10):30-32
职校生毕业之后会走上各种岗位,活跃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不同的场合下,职场礼仪也有小小的差别,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下面这些场合应该使用哪些职场礼仪。  相似文献   

12.
探望礼仪     
当亲戚、朋友、同学、老师本人或家庭中发生意外(包括疾病、伤害、中毒、盗窃、火灾、死亡等)时,到对方家中或医院等其他处所探望,是常理中的事。但是,探望时是否讲究礼仪,效果会大不一样。时机探望要讲究时机,注重场合。一般地说,当发生意外的主体正在情感冲动之时,或处于极度悲痛之中时,一般人(除非是最亲近的人)是不宜去探望的。应  相似文献   

13.
《古今图书集成》产生于清代,两次由皇家组织刊印,初次为铜活字本,第二次为石印本。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现藏有一部完整的石印本《古今图书集成》,本来是光绪皇帝赏赐给上海交通大学的。  相似文献   

14.
闲话衣着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着装习惯,着装在社交礼仪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英美各国,总的衣着习惯是趋向于简单化,但是在许多场合还是要有一定规定的。如在最正规场合,请帖中与“white tie”,男性要穿燕尾服,也就是要求男性客人穿黑色服装,上衣后部较长,里面有背心,背心里面有一特殊的翘领的白色衬衣。女士在这种场合,一般需穿长裙,佩带首饰等,也可穿丝绸或其它高  相似文献   

15.
刘萍 《考试周刊》2012,(10):96-97
礼仪教育逐步从封闭式、被动式、单一化向开放式、主动型、多元化发展,具有活动性、开放性、系统性、主体性等,教学中通常需要一定的场合、场地配合。因此,在体育环境中进行礼仪教育就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体育教学为礼仪教育提供了演示的场合和氛围,让学生能更直观地接受礼仪知识并进行实践。另一方面,礼仪教育的渗透能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加强职业院校体育环境的组织纪律性,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其积极向上,以品行促学习,成为强化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日食的发生由于和帝王的“失德”、朝廷的“失政”联系起来,因而对唐五代帝王的行为有所规范和约束,进而成为制约皇权膨胀的无形力量。皇帝和执政大臣不得不从儒家倡导的“修德”和“修政”观念中寻求禳除灾祸的措施,通过大赦、改元等方式广施仁政,勤修政事,对当前的社会问题给予关注和解决;另一方面,日食的出现使得唐五代朝廷定期举行的朔日朝会被迫取消或中止。而与之相反的是,“合朔伐鼓”的救日礼仪却被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如今很多学校都开设了礼仪教育课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形象意识,帮助学生走出人际交往的困境,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礼仪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在校园里,有的学生脚踏拖鞋,出入公共区域和教室;有的学生在集体场合更衣、挖鼻、吐痰、高声喧哗……凡此种种,可谓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8.
在唐代,樱桃不仅是人们品尝的美味,也是唐诗描写的对象。《全唐诗》中有关樱桃的诗歌数量众多,有描摹唐人欣赏樱桃花果的社会风俗,有状写天子用它来祭拜祖先和赏赐百官群臣的宗庙礼仪,有展示文人骚客借樱桃叹时光流逝、哀婉细腻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千姿百态、色彩缤纷的贺年片一直是人们礼仪牛活的一道风景。此种习俗古已有之,据考证,早在汉朝我国就已出现了贺年片。不过,古时称“谒”“刺”“帖”及“门状”等。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20.
对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来说,《哀牢传》也是一篇很重要的民族学文献。哀牢归汉的根本动机可能是为了借助汉朝政府的赏赐与封号强化哀牢人的民族认同,保持哀牢民族的继续生存与发展。从民族交往需要来看,民族统一需要对异民族进行田野调查。哀牢民族的民族认同与汉朝政府的民族统一在民族学的沟通手段上形成了一种历史契合,因此,民族志也就必然会成为解决民族统一的最佳沟通手段。《哀牢传》的诞生就是民族交往历史耦合的需要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