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反映”范畴的机械唯物主义规定,是我国当代文艺反映论走向误区的一个根本原因。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反映”是包含认识、情感、意志在内的综合心理过程,因此,重视文艺的主体性问题,是文艺反映论的应有之义。文艺作为生活的审美反映,偏重于主体情感与对象形式的表现性关系,这就要求文艺反映论把文艺的特殊性放置在情感论和形式论的范围加以深入探讨。这或许正是深化和完善文艺反映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对“反映”范畴的机械唯物主义规定,是我国当代文学反映论走向误区的一个根本原因。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反映”是包含认识、情感、意志在内的综合心理过程,因此,重视文学的主体性及特殊本质和价值问题,是文学反映论的应有之义。文学作为生活的审美反映,偏重于主体情感与对象形式的表现性关系,这就要求文学反映论把文学的特殊性放置在情感论和形式论的范围加以深入讨论。这或许正是我们推进文学反映论的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以科学的实践观为理论基础,在人类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关系问题。实践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实践过程就是其客观性和主体性由对立趋于统一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性也是辩证统一的。在辩证统一关系中理解主体性和客观性,在辩证统一关系中运用主体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才能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也才能更好地认识主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相似文献   

4.
反映与创造     
文章认为“反映”是本体论层次上的概念,“创造”是认识论层次上的概念,因为两者不在同一层次上,所以反映与创造不是直接对立的。在认识论中首先应该坚持反映论,这是认识论的唯物主义前提,但是仅仅坚持反映论还不够,这不能概括尽认识的全部特性,还不能体现出人在认识中的主体地位。为此在认识论层次上应进一步探讨认识过程中的创造问题。创造是人的主体性在认识过程中的发挥,它不是对认识对象、认识内容的创造,仅仅是对认识形式认识方法的创造。  相似文献   

5.
在关于认识的本质的讨论中,有人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提出了批评,认为它没有揭示认识的能动性、创造性和主体性,因此,反映论应当被彻底否定。与此同时,提出了“选择论”、“重构论”等一些从主体方面阐发认识本质的新理论。他们把这种新理论称之为主体性认识论;而把辨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叫做“以客体为轴心”的认识论,即客体性认识论;并把二者对立起来。我认为,彻底否定反映论的根据并不充分;提出新理论的理由也不太充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对认识主体性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研究中出现了一种错误倾向,即夸大认识的主体性,贬斥认识內容的客观性,怀疑甚至否定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本文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提出,在认识论研究尤其是认识主体性研究中,必须正确处理认识的主体性和客观性、认识的个别特性和根本特性、对认识的微观分析和宏观把握以及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坚持和发展等几方面关系,否則,就会发生种种偏差和失误。  相似文献   

7.
建构与反映——从教学本质到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教学本质观在批判“特殊认识说”及其批判性观点的基础上得以确立。教学的本质是在社会一定价值引导下师生主体间通过体验、交往和生产而自主、客观建构以系统知识技能为核心的经验和意义的一种特殊的反映活动。以此为理论依据,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坚持课程与教学、实践与认识、主体性与客观性、建构与反映的辩证统一,并确立物质本体论的决定地位。  相似文献   

8.
要具体地理解认识主体性与知识客观性的关系 ,就应当从认识主体的功能方面来加以把握。认识主体具有选择功能、约定功能、抽象功能、组织功能和建构功能 ,这些功能的发挥本身就是认识主体性的表现。要形成客观性的知识 ,就要把具有客观有效性的各种要素、成分提取出来并转移到知识成果中 ,而这一过程正是通过认识主体各项功能的发挥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在讨论文学的主体性问题时,以刘再复为代表的抽象主体论一直非难传统的反映论文艺观.他们的理论认为,坚持反映论文艺观,就会把作家变成"直观地反映现实的工具",文艺就会"成为无主体的历史文献",反映论文艺观是我国当代文学各种弊端的"基因",是应当"终结"的文艺批评模式,云云.传统的反映论文艺观就真的这么与主体论文艺观冰炭不相容吗?就真的已到"终结"的  相似文献   

10.
汪信砚先生在《认识的主体性与非经典认识论论纲》(见《哲学研究》1987年第1期.以下简称“汪文”)中认为:由于现代科学的发展,反映论已经过时,认识的客观性原则破灭了,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的信息的重构,应扬弃反映论及其真理观,建立以主体性为出发点的“非经典认识论”.笔者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汪先生对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误解使他走上了不可知论的歧途,不可知论的立场以及对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误解使他彻底抛弃了反映论及其认识理想,进而演绎出了带有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色彩的“非经典认识论”.本文最后指出: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不是推翻而是进一步证实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在讨论文学的主体性问题时,以刘再复为代表的抽象主体论一直非难传统的反映论文艺观。他们的理论认为,坚持反映论文艺观,就会把作家变成“直观地反映现实的工具”,文艺就会“成为无主体的历史文献”,反映论文艺观是我国当代文学各种弊端的“基因”,是应当“终结”的文艺批评模式,云云。传统的反映论文艺观就真的这么与主体论文艺观冰炭不相容吗?就真的已到“终结”的地步吗?笔者经过自己的独立研究,认为应当作出否定的回答。下面着重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论证反映论文艺观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一对认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理解和评价,是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根本分歧所在。与旧唯物主义把认识主体看作被动接受外部世界刺激信号的“白板”或“蜡块”不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明确肯定认识主体本身具有特定结构;认识是主体结构与客体刺激两方面共同作用的过程。主体性是构成制约认识缘起、过程和结果的决定因素之一。历史学是以人类历史为客体的特殊认识领域。作为一种科学认识形式,历史学必须尊重客观历史事实,探求客观历史规律,因而它无疑具有科学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和其他科学认识形式一样,史学研究及其成果形态不能不渗入主体性能动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哲学史上的认识的主体性思想不仅在二千多年中绵延不绝 ,而且是比较深刻的。其基本特征是 :看到认识的主体性在认识中的作用 ;看到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关系 ;看到认识的主体性在实践中发展和变化。研究中国哲学史上的认识的主体性思想 ,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理论建设的需要 ,而且也是人类数千年来“对认识的认识”的过程中必然提出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如何把握列宁认识论的本质,如何看待列宁认识论的现代价值,这涉及对能动反映论的历史定位问题,涉及我们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问题.反映论作为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确认了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并对认识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以前的历史决定论,经历了神学历史决定论、人性历史决定论和理性历史决定论等历史形态。马克思在历史决定论领域完成的理论视角转换,就是在社会实践这一认识论的首要观点的基础上,将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统一起来。由于这一理论视角的确立,就使历史决定论成为一种体现规律客观性与历史主体选择性的双重属性的理论形态。那种所谓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统一的说法,实质上是把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理解为机械历史决定论,因而要从这个理论误区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16.
一、道德教育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道德教育的任务是把客观外在的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人的认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习惯。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就是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将教育对象视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体,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通过调动教育对象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实现道德教育目标的原则。1.坚持主体性原则是实现道德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道德注重的是觉悟,强调的是自律,道德的维持主要是依靠人们内心的信念,传统习惯、社会舆论等只能起辅助作用。实践证明,只有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调动和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  相似文献   

17.
西方哲学史上的认识的主体性思想在二千多年中绵延不绝,而且是比较深刻的,其基本特征是:看到认识的主体性在认识中的作用;看到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关系;看到认识的主体性来源于实践,研究西方哲学史上的认识的主体性思想,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理论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人类数千年来“对认识的认识”的过程中必然提出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前世界科技革命正在迅猛发展 ,我国经济建设也在日益取得新的成就。客观世界的变化对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的主体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 ,教育理论也需要新的变革。主体性教育突出人的主体地位 ,已成为当今教育的新趋势。一、主体性及主体性教育1.主体性的含义及特征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在认识活动中 ,主体是指认识活动的承担者、体现者 ,即人 ;客体是指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 ,即客观世界。主体性就是指作为认识活动的主体的人在各种认识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根本特征。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 ,有四个…  相似文献   

19.
“文学主体性”理论的立足点是人道主义精神,强调在文学活动中要将人当作人,要重视主体的能动性,文学当表现人的精神世界。“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刘再复试图通过构建主体性理论体系以对抗过去重客体的客观反映论,对抗长期以来存在的机械反映论。  相似文献   

20.
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在这个动态的结构中,虽然主体起着能动的主导作用,但是,没有客体就不会有任何反映,更谈不上真理的产生。客体是进人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发生关联的客观对象,它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动态性的基本属性,主要形式有自我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深入探究客体问题,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必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