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掌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在校企合作教学新模式下的教学应用及进展情况,将老年服务与管理学生分为A组(实践交替教学模式)和B组(传统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对《中医养生保健》《老年心理护理》《老年护理综合实训》《老年人康复与训练》和《养老机构管理与运营实务》课程进行实操考试项目的教学与考核。结果显示:A组较B组在《老年心理护理》的放松疗法项目和《老年护理综合实训》的心肺复苏项目的掌握度上有显著的提升(P<0.05)。最后,得出结论:校企合作教学新模式对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具有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随机抽样法获取老年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与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表明,康复护理干预方法优于传统护理方法,有助于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本人和家属对健康的认识及健康价值水平,促进老年脑卒中患者掌握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语言、认知和其它受损的功能,使其在精神、心理和社会上再适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老年护理与保健"中高职有效衔接的路径。方法:多次召开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议,确定培养目标;设计调研问卷,对南京玄武中等专业学校14服务(4)班26名学生进行调研。结果:以《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高级大纲为依据,分别制订中高职课程标准;一半以上学生表示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较为重视,并为课程的中高职衔接提出中肯的建议。结论:重视加强学生专业教育,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医学基础课程、强化公共基础课程学习、优化护理实训室建设、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中高职院校采用"互兼互聘"方式打造高质量师资队伍,保证"老年护理与保健"课程中高职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4.
杨铁骊  赵明丽 《天中学刊》2000,15(2):124-124
护理心理学起源于医院内和医院外的护理工作,它的主要应用是保证医疗工作顺利进行,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爱好和不同社会环境的病人对待疾病的心理特征各不相同,而心理因素的变化与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医务人员在患者就医过程中对他们进行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老年人由于体内诸器官功能退化,其心理特点亦与青壮年不同,故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更为密切.如何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使他们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保持心理平衡,情绪稳定,精神愉快,形成心理与病理之间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形势严峻。老年护理从业人员严重短缺已成为困扰老龄化社会的一大难题。我国老年护理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与老龄化进程相比明显滞后。人口老龄化的严峻现实,为我国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命题。国家应重视老年护理教育战略;各级各类卫生职业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重视和加强老年护理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老年护理人才,以适应实现健康老龄化战略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在康复期由医护人员定期到家中进行跟踪护理,制定诸如饮食、心理、训练、运动、药物和理疗等综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安全拔牙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中采取科学的麻醉方法与拔牙技术相结合等方法,以及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安全有效的拔牙和防止心血管意外的有效方法进行探讨,结果在74例各型心血管病患者中有68例顺利完成拔牙手术,从而发现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术前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安全拔牙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容易陷入一些心理困境。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从职业意识、择业心理、自我认知和情绪等4个方面对调查对象进行分析,提出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加强择业心理教育及情绪管理等具体措施,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老年脑血栓患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患者在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功能恢复性护理、膳食护理、生活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方式可以极大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晚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袁玉琴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4):132-132,135
目的:观察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对治疗效果的促进,以便指导临床防治工作.方法:对40例不同骨折部位、骨折程度、复位方法的老年骨折患者进行护理与观察.结果:通过精心护理,35例手术患者均于12-24周后痊愈,无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通过对老年骨折患者的精心、全面护理,对患者康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现代疾病是多种综合因素所致,要进行全方位诊断治疗,应注意情绪、个性、不良行为、心理应激这4大因素.针对老年患者不同心理特点及其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2.
基于我国人口老化现状与趋势,分析了当前我国家庭结构急剧变迁的特点与我国传统养老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关注老年心理健康、提高老年生活质量、促进和谐老龄化社会构建、加强社区老年心理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对唐山地区老年运动者采用心理按摩的方式,采用临场实验法,借鉴国内、外运动心理按摩研究成果,对老年健康心理按摩效应进行了分析:采用心理按摩技术后,存在3种不同心理效应,对运动前后心理按摩效应、男女运动者心理按摩效应、运动心理按摩的体温与体能变化、心理按摩后运动技术成功效应进行了对比,认为在健身运动中增加心理按摩,有利于老年健身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岳阳市人口老龄化,对老年护理产生的影响、机遇和挑战的分析,探索和研究发展岳阳市老年护理工作对策。为确保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必须尽快发展老年护理事业,培养为老年护理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对健康服务需求增加,而老年护理人才紧缺,需要高职院校调整专业结构,新增老年护理专业以解决人才紧缺问题,缓解社会矛盾。本文从老年护理教育发展背景、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的路径与措施等方面探索湖南高职院校开设老年护理教育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自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以来,合格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江苏省内29家养老机构的问卷调查,结合对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省内外部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大型养老综合体项目负责人、本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已就业毕业生等人员的深度访谈,了解市场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以为本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更好发展提供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良好的老年服务体系建设为老年服务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为满足省内养老机构高级养老护理员和管理人才的市场需求,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必须切实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准确定位,做好课程内容与考核对接、职业技能标准与考证的对接、校内实训与校外老年服务机构的实践对接,实现校企深度合作,资源共享,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提高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人口老龄化问题与老年护理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阐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老龄对健康造成的巨大影响,以及对老年护理的挑战,提出老年护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老年教育的目标在终极意义上与大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即实现人的和谐发展与幸福生活,但这种一元教育目标已无法满足当代教育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必须依据学习者需求、学科发展和社会生活需要分解为多层次、具体的、直观的教育目标,其中,老年学习者需求是老年教育目标现实建构的最为基本的和核心的依据。心理与社会是教学过程并列并存的两个方面,老年学习者需求可分为个体心理需求和社会化需求,基于老年学习者个体心理需求的教育目标即促进老年人的精神发展,其又可以依据个体与自我、与他人和社会、与自然和超越性存在等三个自我层面分解为若干小目标;基于老年学习者社会化需求的教育目标即帮助老年人理解与应对丧失,其又可依据老化的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的维度继续分解为"认知—情感—行为"等三个层面的若干小目标。基于老年学习者个体心理需求的教育目标(促进老年人的精神发展)和基于老年学习者社会化需求的教育目标(帮助老年人理解与应对丧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及疾病谱的转变,老年病在病人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不容忽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由于身体的衰老,活动决断能力的下降,对生活兴趣、精神疾病刺激的耐受力明显下降,多数老年病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所以了解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我们对52例55岁以上的老年病人从心理卫生的角度,分析了其心理特点,提出了心理护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