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追求。以下是笔者在“区域的故事”一课里的“从边陲小镇到繁华都市”教学中所做的教学情境创设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笔者近年担任《历史与社会》课教学,有幸成为该综合课程一线的实践者。在边学边教边思的过程中,感受到课程设置的深远意义和担负的重任,既为课程的先进理念和教学中可喜的变化高兴,  相似文献   

3.
论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建立在思维过程性、创新性、问题性和主体性的心理学基础之上。历史问题情境是由新的、未知知识,学生主体认知需要与学生主体认知可能性等要素构成。历史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是要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创设形式多样、因人而易的问题情境,并正确处理历史问题情境创设中的几种关系,真正促进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学习方式转变,使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4.
历史教学中思维情境的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是被动的思维.只有当学生的个体思维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还有什么""怎么办"时,其思维才算真正被启动.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进程中要摆脱陈旧的一问一答的操作程序,要善于多角度多层次设计问题,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设计问题.这种问题设计,就是创设思维情境.  相似文献   

5.
教学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现实环境。有效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针对此,作者认为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从导课、新课讲授、课堂小结三方面精心设计,促进学生参与。  相似文献   

6.
7.
课堂教学情境,是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注重主体的感受与体验,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与感受欲望,在情感与意境的组合情境中,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达到情感与审美体验的结合.对历史学科而言,就是教师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认知特点,投入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语言、挂图、图片、实物、模型及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电脑等创设、渲染出历史教学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环境和氛围,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唤起学生的身临其境感,让学生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悟历史,进而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那么,我们历史教师如何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情境教学呢?  相似文献   

8.
张雪敏 《考试周刊》2009,(8):233-234
“问题探讨模式”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授,学生默默地聆听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是将问题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各抒己见,激励和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而又活泼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9.
探究教学重在问题意识,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探究。带着问题、疑问学习,才能善于思考,才会由被动接受现成答案变成主动探究事物的究竟。下面,我就探究活动中创设问题情景的过程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陈中待 《文教资料》2009,(6):153-154
根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人生现、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教学中的关键所在.按这一要求.本文作者利用本学科资源,挖掘理想教育内涵.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有的放矢地进行情景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在课堂教学研究中,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相似文献   

12.
一、更新观念,立志做“研究型 学习型”教师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新课程,总的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本课  相似文献   

13.
陈晓亚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4):96-97,123
教师要想在教学行为上真正体现新课程理论,就必须注重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全文就《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中“因时间关系”、“课后解决”、“教学形式”、“联系实际”等问题进行了再思考。  相似文献   

14.
历史课堂教学重视以问题引导学生走进历史学习,因而教师要特别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教师可以利用历史学科特点,联系时事热点,利用学科联系和运用信息技术再现史料等方式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有效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改革发展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要从展现学生主体性出发,做好教育创新工作,借助情境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升学生的历史水平,提高教育效果。基于此本文针对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简要阐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中学历史教学采用更加生动、有效的教学形式,情境教学逐渐被历史教师所接受,情境的创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也得到广泛运用。情境教学与历史学科的结合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王永平 《考试周刊》2009,(52):161-162
对于学生〈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有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和精神需要,接近学生的情感世界,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才能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结构.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带有很多孩童特点,但也积累了不少生活经验,看问题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不轻易模仿.精神需要是少年期学生自然的精神需要.八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属于"再现性思维,即记忆和知识的重现起主导作用,并且也包括着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因此,对八年级学生应注重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会认识历史,并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代的总问题.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把现实社会生活作为教材的基点,强调面向社会、面向生活,注重运用概念、知识和方法去了解人生、理解生活、参与社会.作为历史与社会课教师,应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案及方法,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教学系统只有教师、学生和教材3个要素,而在现代化的教学系统中则多了一个要素——“教学媒体”。多媒体运用于《历史与社会》课堂有着其它许多学科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隐忧。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上海市二期谋改新教材《生命科学》教学,阐述了探究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