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联理论的意图观和语境观是两个核心观点,文章首先阐述了刻意曲解生成的两种途径,即曲解信息、交际意图和认知语境。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刻意曲解产生的实质是预期最大关联与实际最佳关联的矛盾,并通过对关联理论中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的详细论述来证明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2.
结合刻意曲解的语言学研究成果,在对曲解性法院调解用语进行基本界定及类型化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价值衡量,从行为规范与程序规范的角度谋求调整曲解性法院调解,实现其应有的促成调解功能,并避免其对法治事业建设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越名教而任自然"是嵇康的重要社会思想,也是后人了解嵇康的重要切入点。众多研究中,以综合嵇康一生的思想特点分析"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意涵,使其被过度诠释,真实含义被曲解。通过意涵重构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为不拘泥于经典儒学的束缚,实现心中不自负、自大和自夸,随性而不刻意为物累心的精神境界。它反映嵇康的人格追求,或成为圣人的人格要求。  相似文献   

4.
"曲解"同喜剧小品所要表达的艺术效果是密切相关的。它是对交际常规的一种偏离,通常是被人们作为消极现象来看待的。但是,从积极的角度上看,"曲解"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合理地利用"曲解",能收到很好的艺术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指示语理解不恰当会产生言语曲解现象.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对汉语曲解现象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部分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提出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价值目标产生曲解,一味追求现代社会"人的自由"而陷入信仰缺失的困境。片面追求"尊重人性"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缺少科学审视,以至于在学习、生活中丧失方向和信心。笔者主要探讨如何超越现代性的困境重塑高校大学生信仰。  相似文献   

7.
自称语,指在人际交往互动中说话人指称自己的词语,属于人称指示语的范畴。自称语的选择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顺应的选择性及动态性。本文以顺应论为理论依据,探讨自称语是如何进行选择来不断的顺应社交世界及心理世界的。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些错误的公示语以及一些过于中国式的文本英译,使人产生误解,也让人对于翻译者的态度质疑,本文通过几个活生生存在的译语错误,说明在翻译过程中,尤其是在翻译策略"直译"的应用方面,不能曲解其用法,译出对社会负责的正确译文。  相似文献   

9.
在梳理分析"异化"概念、解读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武术异化研究中对异化概念与理论的曲解和误用现象。认为,武术异化研究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滥用概念,将异化等同于"变化""变质"或"异常化";断章取义,曲解异化劳动理论;生搬硬套;避重就轻,不针对本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反就无关现象进行表层阐释等等。通过反思,厘清了武术异化与劳动异化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顺应理论框架下,从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以及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四个方面解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中猫》,意在探索作者是如何合理组织语篇,向读者展示作品主题的。同时,本文的分析也证明了顺应理论分析文学作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