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概念间的关系九年制义务教材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二课《北京立交桥》一文第二段是:“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那会儿做梦也没见过陆地桥、路上桥。”很显然,“路上桥”和“陆地桥”是从属概念并列使用的逻辑错误。理由如下:两个概念的外延大小不同,外延大的概念包含了另一个外延小的概念,这种关系叫从属关系,从属关系也就是属概念和种概念的关系。例如“树”和“白杨树”。“路上桥”包括水面上的桥和陆地上的桥等。“路上桥”是“陆地桥”的属概念(上级概念)“陆地桥”是“路上桥”的种概念(下级概念),二者是从属关系。在通常情况下不能并列使用。如:我去商店买牙膏和百货。删去属概念“路上桥”原意并无改变。  相似文献   

2.
备课拾零     
一、《挺进报》的一处“《》”初一册《挺进报》中有一句: “指示说:第一,刊头立刻取消,不许再写《挺进报》、期数和出版日期”。这句中“挺进报”三字上的书名号应取消,因为书名号是“表示书籍、文件、报刊、文章等的名称”的标点符号。这里如在“挺进报”三字上加上书名号,就代表了挺进报这种报纸,正如课文中另外几句: “一九四七年秋天,重庆地下党发行了《挺进报》。”  相似文献   

3.
一、扬“长”避“短”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充分调动和保护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和热情,对学生的发言采取扬“长”避“短”的评论态度,是可取的。由于学生存在着基础知识、理解能力的差异,由于教师所提问题的难度不同,因此,学生回答时,常常很难臻于完美。这样,教者若不  相似文献   

4.
<正>朱自清的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以情景交融著称的《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文章起笔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这满月的光里,他漫步去荷塘,正是为了排遣这种不宁静的心情。那么,究竟什么使朱自清的心里这样地不宁静?  相似文献   

5.
薛吉辰 《新作文》2004,(12):29-29
不少人墨客和花鸟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或因诗而得雅号,或因句而获誉称。留下了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进行《岳阳楼记》的教学时,常常是从其炼词造句的精警畅达入手,进而体会其“以圣贤忧国忧民心地,发而为文章”(《古文观止》)的崇高立意。在教学中,我发现课本中的两条注释值得推敲。其一,关于“日星隐耀”的注释。现行课本均注释为“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  相似文献   

7.
《核舟记》"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的"峨冠"应该解释为戴着高高的帽子,作动词,读入声;《马说》"不以千里称也"的"以"应解释为凭借,整句话翻译为:不能够凭借日行千里的能力(或千里马的名义)而著称。  相似文献   

8.
“中华”一词的来历“中华”一词,源远流长,寓意颇深。追溯起来,它是公元300年前魏晋时期钟信“天人合一”观念的哲人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的。“中华”里的“中”侧重地理、自然(亦即“天”),  相似文献   

9.
有些字的偏旁冠名为何更改 人教版2001年秋使用的小学语文第一册有三个字的偏旁冠名作了更改“有”,由月字底改称为右字头“(?)”;“学”,由子字底改称为学字头“(?)”;“春”,由日字底改称为春字头“(?)”。 不少第一线的教师对这几个字偏旁冠名的更改感到疑惑不解。他们习惯上把这三个字的偏旁称为月字底、子字底、  相似文献   

10.
一、映山红是杜鹃吗? 《记金华的双龙洞》(六年制小语第十册)中有一句话:“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一般认为,杜鹃又名映山红,文中将这两者作比较,岂不矛盾吗? 其实“杜鹃”与“映山红”是有区别的。《辞源》中“杜鹃”的解释为:常绿灌木。高三四尺,叶椭圆深绿,茎叶皆有毛。春日开红紫花,间有白色者,花冠为漏斗状。边缘五裂甚深。每于杜鹃啼时盛开,故名。而“映山红”的解释为:(花木考)“山踯躅,一名映山红”,即指野生之杜鹃花。也就是说,映山红并不等于杜鹃,杜鹃野生者才称为映山红。二、寥寥数笔不可忽视在童话《骄傲的孔雀》(九义人教社新版六年制小语第四册)中,作者先后两次写到花喜鹊,虽只寥寥数笔,但却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衬托。“树上的花喜鹊”看到孔雀。“很有礼貌地向他点头问好”,可孔雀呢?“理也不理”,从当  相似文献   

11.
《避雨》(部编五年制7册)一文的备课,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姑娘和人们的行动对比。对比即事物之间的对照比较。课文中,这种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对揭示文章中心,表现女气象员是个“有心计的姑娘”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避雨的时候,“大伙说着笑着,谈论着这场好雨”。可是,姑娘却“不声不响地站在那里”。人们的谈笑议论,说明他们对这场春雨十  相似文献   

12.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教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两个专业名词,一旦讨论中国古代政治的特点,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绕开的两个重要名词。然而,一旦涉及具体问题,如,什么是中央集权、什么是君主专制,二者开始出现于哪个朝代,具体表现是什么,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的关系如何?则往  相似文献   

13.
“景阳冈”备课资料二则山东李同亭为何“大虫背后看人最难”《景阳冈》一课中,老虎施展“三技”要吃武松,老虎一扑,武松一闪,闪到老虎背后。此时,文中有一句话:“大虫背后看人最难。”老虎背后为何看人最难?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我国古称地有十二地支,古人列举了...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的《诗话二则》是学生课内自读课文。如何使学生读懂课文并有所得,教师的备课和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里,就词语理解、自渎提示、练习三个方面谈些粗浅的意见。 一、词语理解的方法 1.联系比较。课文中有三个“始”字,教师可指导学生从句子表达的意思进行比较,得到正确的理解。“始”为副词,多用于谓语之前。课文中的“始”字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开始,如“始欲着‘推’字”中的“始”字(见《推敲》),可解释为“开始”。与这个“始”字意义相近的有“初”字(义为“起初”),著《诗词改字》者洪迈就用了“初云”、“初曰”。另一种是表示后面的事情乃紧接着前面的事情而发生的,如“始定为‘绿”和“至‘用’字始定”中的“始”字(见《诗词改字》),可解释为“才”。 2.适用已有知识。课文中“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中的“时时”,系副词,常表示动作行为的多次发生。课文中“留连论诗”中的“留连”,系形  相似文献   

15.
看图学文,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语文四册13课《精彩的马戏》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则是关键。从图上看,它有两幅图,是各种动物在表演。一般来说,主要弄清三点(图上画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就行。但第二幅图和第一  相似文献   

16.
《屈原列传》备课札记二则甘肃漳县一中王祥儒一、“上官”不是姓而是邑名高中语文第六册(必修)《屈原列传》中,课本对“上官大夫”注曰:“上官是姓,大夫是官名”。“大夫是官名”当然不错,但释“上官”为姓,笔者认为是大错而特错的。把“上官大夫”说成姓“上官”...  相似文献   

17.
一溪流·泉水“一路迎着溪流”,“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可见文中“溪流”“泉水”指同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之句读在论述艰苦的环境造就人才的文段中,现行版本及课本皆句读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对“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有人依据课后注释“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将其朗读节奏划分为“行拂/乱其所为”,有人依据“空乏其身”,将“拂乱”一词定为使动词,将其朗读节奏划分为“行/拂乱其/所为”。应该说都有其道理。(人教版《教参》,即取后一说)然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处理好这个问题,还是要研究其句读。将“空乏其身”断为一句,虽然从语句上照应了前几句四字句的特点,但细推敲则可看出此“其”字与前几句的“其”不在同一位置上。如果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第五册袁枚的《黄生借书说》为了证明“书非借不能读”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对比手法从八个方面进行对照,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第一是天子、富贵家藏书之多与“余”幼时和黄生无书作对比。天子之书,乃七略四库,富贵家之书可谓汗牛塞屋,然天子、富贵人读书者有几?而“余”幼时与黄生则无书可读,要去向别人借取,幸运如黄生的可借到,否则唯有感叹而已。第二是一些人家“祖父”藏书与“子孙”弃书作对比。第三是藏书者有书不读与“余”和黄生无书可读作对比。以上三者是分析藏书的一般情况,侧重说明有书不能读的原因。第四是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藏书者家中之书汗牛塞屋,落落大满,  相似文献   

20.
近读日本现代女作家壶井荣的散文《蒲公英》发现其中有两个译句不符合语言规范,现不揣浅陋,略加解析,以求就正于方家。1.我回忆到自己跟着小伴们在草原上来回奔跑的儿时,也给孩子一般的小儿子,吹个茸毛给瞧瞧。首先,这一句表意不明,容易产生歧义。照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