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别有或臣、或易的偏旁的字河南赵宗祥凡是旁的汉字,其韵母都是“i”。例如姬ji、熙xi、颐yi、宦ji。臣旁的字读音无规律。有“”旁的字,韵母为ang或有ang,例如:杨yang、杨yang、汤tang、荡dang、烫tang、场yang、疡ya...  相似文献   

2.
本刊1984年第2期刊出尹湘豪同志《关于汉代的“外臣”和“属国”问题》后,先后收到陈膺龙同志的商榷稿和尹湘豪同志对商榷的答复,现一并刊出供读者参考。本刊限于篇幅,对此问题不拟继续讨论。  相似文献   

3.
拙文说:“‘外臣’国的情况同文、景以前的‘内诸侯,国相同。(不过法律比较落后)”,又说,“汉代的‘外臣’是与‘内诸侯’相区别的名词”。陈庸龙同志认为,这在提法上是前后矛盾的。依我看来,两种提法并不矛盾。拙作已经指出:“外臣”国和“内诸侯”国之间有“异”、有“同”。“在文、景以前的‘内诸侯’国,其国王要受封,不能称帝,自丞相以下的官吏由国王任命,有自己的法律”。在这几点上“外臣”国和“内诸侯”国是相同的,如果没有这几点相同,则一、西汉政府争取南粤和朝鲜等国作为“外臣”国,便没有多大意义了;二、南粤和朝鲜等国也不愿意成为“外臣”国了。它们的“同”,不仅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争实,而且饶有奥妙的作用在内。“外臣”国和“内诸侯”国除了“同”之外当然还有“异”。这里所说的“异”,是指法律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文化不同。我的两种提法在具体内容上各有所指,是不矛盾的。在“属国”问题上,陈同志只承认西汉的“属国”是行政组织,而不承认它是行政区划,认为《汉书·地理志》没有把“属国”列为郡一级的行政区划,也不是班固的遗漏。对此,我有如下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例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终日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相似文献   

5.
例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终日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例二: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辞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士童可坠塞廖矣;百享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瘁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例一中,“矣”与“也”出现在前后内容是转折关系的两个句子中;例二两段文字,除了结尾省略的两个表示结论的句子外,前段文字一组排比句句末用的都是…  相似文献   

6.
“转汁”是“六书”之一,最早给它下定义的是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叙》:“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语焉不详,书中无例,遂使后人聚讼纷纭。高亨先生曾据丁福宝《说文解字诂林)提供的线索在《文字形义学概论)一书中,把以往的转注字观点归纳为十八种。其中大多数说法都为学界所否定,比较流行的有三说:同部互训为转注;语词声韵之转即转注;“转注原体字”移附到类首上即加注意符为转注。我们认为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根据和合理成分,但同时也有可商之处,转注问题应该是可以说清楚的,今一抒己见于兹,以为求教于方家之由。  相似文献   

7.
也谈“除”     
王海根同志《古代汉语反训举例》一文(见《徐州师范学院学报》七九年第三期)中将除官之“除”解为授予之义,这是对的。但是,认为除官之“除”为“除去”义的反训则不妥。古书中除某官即授以某官,白居易《除苏州刺史》:“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可证。然“除”字,沈  相似文献   

8.
也谈“落实”山西孙春成大凡教学上的落实,多数人都理解为落实知识,我则认为,落实知识固然重要.但还有比落实知识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以人为出发点,从而“落实能力”。区别以上两种落实的核心,就是看你的教学着眼点或着力点究竟放在什么方面。侧重落实知识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正今天这个时代,眼睛避不开字符(在我看来,应该称不上"文字")的充斥:上下班路上,大街边的店铺匾牌眼花缭乱,连公交车上都是满眼的广告。  相似文献   

10.
11.
12.
“减负”是我们国家在世纪之交教育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 ,这一步是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大步伐 ,也标明了我国在世纪之交改革教育的坚定信念。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与家长都需要正确认识与把握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第一 ,所谓“减负”,最主要的就是要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传统的教育 ,其实是很片面的教育 ,说白了 ,是一种只注重传授知识的教育 ,而且发展到今天 ,就有点变本加厉 ,许多中小学生没有了节假日 ,没有了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 ,他们被束缚在教室里 ,束缚在书本中 ,束缚在题海中 ,这种做法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2006第3期“知行合一”的主题是“言教为本”。桑志军先生对语文教育中的“言教”和“身教”的释义和认识言之在理。郑有才先生以作文教学为例的“语文言教方略”有理有据,可操作性强。本人持赞同意见。饶杰腾先生在一次报告中所说:“教师的语言是第二部教材”  相似文献   

14.
看了去年《中学语文》刊登的《“蹈海”一释》一文后,有几点不同的看法,特提出来与方先江同志商榷。方先江同志说:“蹈海就是指不辞辛劳,不避艰险,渡海去探求济世救国的真理。……如果‘破壁’之志难以实现,踏海东渡,出国去探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这也是英雄本色。”这段话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前面说“唱罢了气势豪壮的词章,毅然离别祖国掉头东渡”,后面紧接着又来一句:“如果‘破壁’之志难以实现,踏海东渡……”岂不是让读者觉得诗人大概又要再次东渡日本了,这种解释是与作品原意大相径庭的。  相似文献   

15.
大凡教学上的落实,多数人都理解为落实知识。我认为,落实知识固然重要,但还有比落实知识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以人为出发点,从而“落实能力”。 区别以上两种落实的核心,就是看你的教学的着眼点或着力点究竟放在什么方面。侧重落实知识的教学,其着眼点是投放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之上,具体而言,就是追求“让学生知其然”;而注重能力落实的教学,其着眼点则是投放在教学的主体一学生身上,它不仅重视教会学生“知其然”,更注重教会学生“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教学不仅仅以让学生获得知识为目的,更要紧的是把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教给学生。正如达尔文所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们应该努  相似文献   

16.
“孰与”是古代汉语中一个比较特殊的词语,本文试谈自己的一些肤浅看法。为叙述方便,同时按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本文对“孰与”的论述,试从两方面来谈:首先,我们必须弄清“孰与”在古代汉语中究竟表示什么意思,乃或它有几个意思,这也是古人“训诂”之目的所在;同时我们还要弄清它在句子中的作用、用法。其次,我们再深入一层,从语法结构来进行分析、探讨,以找出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第四册第94页讲到解放战争中“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那什么叫蘑菇战术呢?1947年初,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受挫后,对山东和陕北两个解放区改行重点进攻.在陕北.国民党军队投入胡宗南等部25万人的兵力,向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陕北的人民军队为两万人,兵力只有敌军的1/10,处于绝对劣势.但是,根据陕北“地形险要,群众条件好,回旋地区大,安全方面完全有保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17页)等有利条件,毛泽东指出,‘同敌在现地区再周旋一时期(一个月左右),目的在使敌达到十分疲劳和十分缺粮之  相似文献   

18.
也谈“绿”     
语文教学与研究八一年第二期上有一篇文昌荣写的《说绿云》,文中解释阿房宫赋:“绿云扰扰”的“绿”应训为黑色的。作者在文章中举到了童第德先生《韩愈文选》中的注释认为“古人说眉毛常用黛”,有时也用绿黛或黛绿,都应训为黑色。作者觉得张友鹤选注的《唐宋传奇选》  相似文献   

19.
王力先生《古代汉语》把《庄子·养生主》中“刀刃若新发于硎”的“发”解为“出”,影响很大,其间是非,值得一辩。《中国语文》(1987年第3期)载有谢质彬《“新发于硎”解》一文,指出王说不当,应当释“发”为“开”。笔者认为,王说确实不当,但是释为“开”还需要作进一步说明。谢文说,“开”就是浇铸刀剑后打开型模的“开”,“硎”即“型”  相似文献   

20.
"无为"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正确地理解它,对研究老子的政治主张、哲学观点和处世态度,对把握道家学说的基本特征和嬗变规律,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对"无为"的具体含义,历来是见仁见智,分歧很大.视"无为"为无所作为、无所事事者,固然是望文生义,失之浮浅;而将"无为"解为循客观规律而行者,亦不免有拔高老子之嫌.本文认为,老子的"无为"就是《老子》书中多次讲到的"善为",也即通过他自己所谓正确的方法和途径以达到某种预期的目的.现略陈管见,以就正于大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