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帅  方红 《教育导刊》2006,(10):14-17
在现实的教师教育实践中,由于受客观主义知识观影响,教师专业化知识基础中存在知识的功利化、占有化、权威化和去生活化等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转变知识观,重视教师默会知识的建构,将默会知识作为教师专业化知识基础的新向度。建构的基本理念是:尊重教师的默会知识,重新诠释“掌握知识”的内涵,养成教师通过默会知识发现问题的意识并重新认识学徒制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知识的建构和生成是教师发展的核心,教师不应该只注重理论上的明晰知识的传递与应用,还要重视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默会知识的分享与习得。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部分,在其长期的实践性工作中积累了不少默会知识。高校辅导员通过参与实践共同体内的各种活动,实现了默会知识的共享与转化,促进了个人与整体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实践知识:教师专业化的知识转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汉霞 《教育探索》2006,(1):116-118
有关教师知识基础的探讨成为当今世界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教师重要知识基础的实践知识,是指教师在理解和领悟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知识基础上的一种在特定情景中知道应当做什么和知道如何去做的知识形态,这种知识具有实践的、情景的、个人的、默会的以及整合的特点,是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4.
语文知识中不为常人所关注的默会维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人们对语文知识的基础存在产生疑惑的直接因素。根据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所提供的独特认识视角探析可知,语文知识的默会维度具体表现在构成内容、构成形式以及建构、传递方式等多个层面上,它是语文知识基础存在的隐性根源。在语文教育中,只有正视默会维度的存在,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的知识对接、传递并增强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化知识基础问题是近几年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试图从实践知识论、内隐知识论视野研究教师专业化新的知识基础和新的理论依据,并提出教师专业化知识基础转化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推进学校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具有基础地位与强势作用的教师默会教育观念造成了认知与行为监控的盲点。文章就课堂教学中默会知识的反思与重构作了探讨,提出使教师的默会知识成为显性知识获取的基础,使显性知识在原有的默会知识背景上重构起来,真正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7.
从个人默会知识视角看教师培训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在教师培训中,学会的理论不能支配其行为,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忽视了个人默会知识的存在。个人默会知识之于显性知识具有逻辑优先性,支配教师行为的是个人默会知识。在默会知识的视角下,为保证教师培训的有效性,教师培训的重点不应是显性知识的传递,而应是教师默会知识的更新,教师培训的培训观念和培训方式应进行改变。  相似文献   

8.
蔡慧孟 《林区教学》2014,(7):105-106
默会知识是显性知识的基础,影响对显性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默会知识具有个体性、缄默性、情境性,在一定条件下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会相互转化、相互作用,通过综合、意会、内化、外显等方式来提高教师个体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因此,通过访问工程师等实践形式,理解默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对改变教师培养方式、提升教师职业技能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问题解决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技能。研究表明,个体的默会知识对问题解决能力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在分析默会知识对问题解决能力作用的基础上,通过研究默会知识的特征和学习规律,剖析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对学习默会知识的适切性,并将其做适当改进,每一教学步骤均以心理认知发展阶段为支撑,着重体现默会知识的建构过程,以更加适用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人类知识分为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默会知识与明确知识之间可相互转化。因而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通过建立默会学习的学习组织——“教师学习共同体”和发展默会知识外显化技术,可以促进教师默会知识的学习,增进理解力,达到整合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与教育学应属于两个位面的概念,前者强调操作,后者着意研究;前者重在实践,而后者落于抽象。由此而产生了教育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的区别与教育学科的分化。教育知识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可供参照的行动方案,具有经验性和操作性,是一种实践知识,属形而下;教育学知识以价值观的引领为主要参照系,具有论理性、抽象性的特点,是实践哲学的理论范畴,属形而上。而且区分教育知识与教育学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网格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网上信息资源的版权问题;知识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13.
知识的道德是知识主体对知识所秉持和恪守的一种道德态度。它包含尊重知识、追求知识、创生知识、传播知识四个层面的内在规定。对待知识的道德态度,要求教师在知识传承和递交的历史过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了解知识更新的道德内涵,“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知识更新和充实自己”。  相似文献   

14.
Currently, there is little knowledge reuse across training, documentation, and performance support. Knowledge-based materials developed for one purpose are not shared or reused in other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Knowledge Warehouse, a conceptual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It sketches the benefits of and limitations to the knowledge warehouse solution. It also takes the first steps towards defining a standardized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storing knowledge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15.
凡是知识都是普遍的观点是一种误解。读过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我们可知,具有普遍性的知识其实并不多,大量的知识反倒是非普遍性的知识。不区分两种知识往往导致以对待普遍知识的方法对待一切知识,其结果反而不能获得恰当的知识;区分了两种知识而以普遍知识贬低、排斥非普遍知识也是不对的,因为那会限制人类获取各种知识的途径,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和学习构成企业竞争的核心能力。本文论述了企业知识的独特内涵和特有的体系结构 ,分析了现代企业的新型学习模式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促进企业知识学习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与教育学应属于两个位面的概念,前者强调操作,后者着意研究,由此而产生了教育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的区别。教育知识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可供参照的行动方案,具有经验性和操作性的特点,是实践知识;教育学知识以价值观的引领为主要目的,具有论理性、抽象性的特点,属于实践哲学的范畴。  相似文献   

18.
知识创新与知识组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知识创新概念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认同创新公认概念的同时,对知识创新适当给以泛化,并提出了为知识创新的成功实现,必须对知识组织管理的旧观念进行了变革,使知识组织管理成为创新主体决策层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教师知识管理新趋向:从个人知识到团队知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管理是当前教师研究的前沿课题。知识管理对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教师的隐性知识上升为显性知识,能促进教师实践智慧的形成,能帮助教师克服“惯习”。目前教师知识管理的新趋势是从关注个人知识到重视团队知识。团队知识管理有多种方法,其中,生活史分享、教师博客叙事是重要而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大学与企业的知识活动系统结构,都具有全息结构特征.从知识活动的视角对大学一企业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的类型进行划分,包括基于知识生产的知识转移、基于知识传播的知识转移、基于知识应用的知识转移.大学一企业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事实上是一个互动过程,需实现知识转移从"单向"向"双向"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