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不仅是一种进行思考的工具,也是一种可以建立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工具。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语言运用和表现形式体现了该国家或民族人际交往方式的某些特点。本文拟从人称指示词,敬语表现,授受动词及寒暄语的使用等方面来探究日本人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  相似文献   

2.
朱绪芹 《考试周刊》2010,(25):28-30
人称代词是任何一门语言里必不可少的元素。大部分国家的语言在人称代词这一领域里.基本都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类。但其用法却不完全相同。日本同中国一样,被认为是一个礼仪之邦。日本人语言的委婉性在其交际过程中随处可见,尤其是第二人称的表达方式更是别具特色.除了使用人称代词之外.根据不同场合.还可以通过使用敬语或某些特定称呼、相关动词来体现。  相似文献   

3.
单澄 《文教资料》2014,(35):195-196
授受动词是日语中一项重要的语法项目。对于中国日语学习者,如何学习掌握授受动词存在一定困难。这一语言现象背后包含的日本人的内外意识是理解授受动词的一个关键切入点,内外意识在日语很多语言表达中都有所体现。本文对授受动词中体现的内外意识进行考察,利用"ウチ人称"、"ソト人称"对授受动词对人称的限制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4.
“内外意识”在日语授受动词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授受关系是日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日语繁杂的语法概念很容易导致用法上的混乱。然而,如果能够打破语法教学常规,从日本文化内涵的角度出发考察授受关系,在教学中引入"内外意识"的概念,就能使授受关系显得简单明了,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减少学生对授受动词的误用。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日本语的显著特征之一,即在于人称代词数量繁多,独具体系。本文通过选择大量的实用例证,通过日本语人称代词的实例应用与文本分析,透视人称代词的内涵来阐述日本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阐述了日词词语中的文化内涵。用常见的实例,指出了日、汉词语中文化内涵的差异。说明了区分这种文化内涵的差别,是学好用好日语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龙臻 《华章》2007,(8):69
语言教学过程必须加强对文化的研究,只有引导学生弄懂不同语言里蕴含的不同文化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掌握该语言.授受关系表达是日语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相似文献   

8.
9.
"授"是授予,"受"是接受。现代汉语无论谁给谁都用动词"给"来表示。日语共有7个授受动词,既有独立使用的时候,又有做补助动词的时候。且使用时既要考虑叙述者的立场,又要考虑授予者与接受者的关系,学习者往往难以掌握。实践中发现学习者遇到相关的问题,容易误用。笔者认为只有认清叙述者的立场,把握好内外意识和恩惠意识,才能正确地使用授受动词。  相似文献   

10.
日语中授受表达历来是日语教学和学习者的难点,其不同于汉语中的"给"。相比较而言,日语中的授受这一概念,其内涵更加丰富,表达形式及关系更为复杂。本文拟对基础日语教学阶段的授受关系及表达从基本概念、存在的问题等入手,辅以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加以研究。旨在解决教学及日语学习者面对的问题,提高基础日语教学阶段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1.
在广泛查阅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搜集、分析日语日常会话中运用人称代词的实际语料,进一步探究日语人称代词及潜藏在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以期为日语教学、中日文化交流、商业活动、日常人际交往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日本社会存在着严格的上下关系.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在人们的言语生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日语所特有的敬语体系、复杂的称呼语、人称代词的使用以及职场用语都表现出日本社会的上下关系.在我们的语言学习过程中,了解日本的社会特点,准确地加以使用.才能够更好地达到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日语补助动词的用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日语补助动词的概念、类别,结合教学经验,对容易出错的补助动词用法:委婉的敬语命令形和授受关系;动作的持续和进行;自动词和他动词表示存在的状态等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徐香君 《考试周刊》2011,(47):98-99
由于中日文化背景差异,以及母语的干扰,日语授受动词一直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表象下所蕴含的内在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单从语法角度学习,即使认识了日语的授受动词,也未必能在语言交际中运用自如。本文从日语授受动词的物移方向的角度来探讨日本人的内外意识,以更加准确把握日语授受动词在语言交流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日语敬语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日本人把敬语称之为处理好人际关系所需的“润滑油”,正确使用敬语,能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及礼貌程度,能更好地维系和促进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发展。本文分析了日语敬语的使用依据、语言表达形式及其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文化现象,反映民族特性、反映语言使用者的生活状态与意识形态,体现着人们对某物、某行为的主观评价和价值取向,是人们内心意识世界的反映.本文从语言文化与日语授受表达、汉日对比二个方面考察日语授受表达存在的意义及其在敬意表达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现象总能反映其背后深层的文化内涵。就日语授受动词而言,不单表示简单的授予与接受的关系,更反映了日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深入理解这种文化内涵,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使用日语以及更顺畅的进行异文化间的交流。本文拟从日本人的恩惠意识、内外意识、上下意识三个方面对授受动词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日本是一个礼仪之邦,人们在社交中广泛地使用敬语。敬语使用得当,在商务活动中能够起到增进双方关系的润滑剂作用,使用不当则会疏远彼此的关系或让对方产生不快。笔者在日常商务日语教学中,发现学生使用敬语时存在着一些误用现象,现对此进行归纳与分析,希望能够对学生正确使用敬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汉语的人称代词称谓语"我""你(您)""他(她)",基本上可以无差别地使用,且使用频率极高。与汉语相比,日语人称代词相对比较复杂,种类繁多而使用率低,并依据上下关系、亲疏和内外关系采用不同的人称代词。而且,日语人称代词经常省略。日语的学习必须要系统认识日语的人称代词,特别是需要系统掌握日汉人称代词使用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授表示授予、给予、受表示接受和得到,在汉语中,我们给别人东西,或者从别人那里得到东西,都只用一个"给"字,但在日语里,别人给我,我给别人,我从别人那里得到,在表达这三种关系时,使用的动词不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