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第一部分叙述韦素园一生经历 ,重要写他与未名社的关系和鲁迅对他的影响。韦素园长期为病魔所困 ,但他坚持工作 ,关心同志 ,直至呼吸停止 ,死时年仅 31岁。第二部分述评韦素园的诗和文 ,着重指出韦素园诗文的真情实感 ,并且提示他的文学思想和追求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2.
《莽原》周刊是鲁迅团结高长虹、向培良、韦素园、李霁野等青年作家共同创办的一个文学周刊。在《莽原》周刊的创办过程中高长虹协助鲁迅,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莽原社是以《莽原》周刊为依托自然形成的一个文学社团,鲁迅是其领袖与灵魂。  相似文献   

3.
北京香山,在二、三十年代,确是疗养肺病理想的风景区.当然也不是每一个病人都能痊愈归来的,如未名社作家韦素园就没有回来.可是,1931年金秋9月,女建筑学家林徽音却一反去时的“爱向瘦小里耗”而满面红光地归来了,并且,还增加了一顶诗人的桂冠.当然,除了香山的风光外,诗人徐志摩的“诗歌疗病”的心理治疗,也是功不可没的.  相似文献   

4.
汉大赋作家枚乘的《七发》"说七事以启发太子",用现代心理学来解读,属于典型的"心理疏导法"。从"戒于声色"、"勤于运动"、"乐于逍遥"三个角度探析《七发》中所采用的"心理疏导法"如何使交谈达到"‘渙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涊然汗出,霍然病已"的奇特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文学心理分析小说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运动以后,随着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创作也在我国出现了。周作人最运用心理分析理论来阐释学现象。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作家首开心理分析小说创作的先河。 但真正专心致于心理分析小说创作的,是活跃于三十年代坛的施蛰存和穆时英两位作家。四十年代可说是我国心理分析小说的鼎盛, 涌现了一大批象路翎和张爱玲这样卓有成就的心理分析小说作家,最后发展到作家无名氏,则标志着我国现代学史上的心理分析小说的创作达到了高潮。  相似文献   

6.
陀斯妥耶夫斯基的艺术世界里可谓多灾多难 ,作为人类痛苦之一的疾病 ,在这位俄罗斯作家的笔下 ,变幻出无比奇异的色彩 ,兼具更多的功能。他用如椽巨笔描摹了现实世界的苦难与纷争 ,凸现了作家独特的感知方式和审美观念。无论是他人道主义情怀的体现 ,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 ,还是其主观意图的显现 ,都借助于疾病描写得以最终完成。生活中的疾病我们惟恐去之不及 ,但如果去除其作品中的疾病描写 ,则是无法弥补的缺憾。  相似文献   

7.
免疫缺陷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先天性发育不良或继发性障碍,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临床表现为以反复感染为主的一类疾病。免疫缺陷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常由低致病力病原体引起反复感染,并且具有重症化和难治性等特点,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众所周知的爱滋病,就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1.免疫缺陷病的研究历史 免疫缺陷病的概念,是美国一名海军儿科医师首先提出的。他在1952年报告了一例  相似文献   

8.
精神和精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精神病和神经病也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疾病。但有不少人把这两种病混为一谈。 精神病是指人的感觉认识、思维、情感、行为以及性格、能力等脑功能发生障碍所发生的疾病。它们一般是由各种外因诱发,引起精神状态、心理功能等发生异常和紊乱,故此类病又叫精神障碍病。这类病的患者大多不能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不能适应周围世界,所以,常会做出伤害社会、他人及自身的疯狂行为。此类病包括精神分裂症、癔病、抑郁症及强迫性神经症等。 神经病则是指中枢神经系和周围神经系统发生的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改变。此病大多是由于神经元、神经组织和神经纤维受到细菌、病毒、药物及外力等损害而出现的病变。由于人的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系统,神经细胞娇嫩且易受伤害,故此病患者大都具有发病快、病程长、病残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临床  相似文献   

9.
一说起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人们首先会想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和糖尿病足等。其实,除了上述疾病以外,糖尿病还容易合并很多并发症,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就是其中之一。据调查资料显示,病程在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的几率高达70%。而多数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患者之所以未能及时发现此病,主要是因为其临床症状较轻或是将此病误认为是前列腺增生或生理性尿失禁。那么,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它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  相似文献   

10.
许钦文作为20世纪20年代乡土写实派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中多次出现疾病书写,包括由暴力引起的身体疾病和疯癫形式的精神疾病。这些对疾病的书写背后承载着作家对社会、文化的沉思和批判。同时许钦文对疾病的书写来自于其深刻的疾病体验和以文救人的文艺观。  相似文献   

11.
韦素园的诗文创作与时代思潮同步,表现了对社会文化现实的怀疑与批判精神,同时也抒写了个人的孤独与忧伤情绪,其真挚、简约、朴实的文笔,融叙事、抒情、说理于一体的表达方式及其散发出来的悲剧美感,显示了独特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2.
鲁迅与韦素园的交往是短暂而又真挚的,而这段交往由于种种原因却被遮蔽于现代文学史料中。二人的交往始于未名社的成立和对进步翻译文学事业的追求,由于同患肺病的特殊经历和相似的人生早年以及二人性格的相近,使得他们成为现代文坛一对年龄悬殊的知己。  相似文献   

13.
孙海芳 《红领巾》2005,(5):112-114
文学与疾病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如果从性别差异出发,我们会发现女性作家作品中的疾病主题与男作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与患者的角色、自我意识发生关系.在女作家笔下,女性的疾病成了受害的隐喻,女性的疾病与女性的角色冲突、与女性性别紧密联系了起来.新时期女性文学对疾病主题的表现则主要集中在女性的生理疾病方面,病妇形象更多地患有生理意义上的疾病,遭受着身体病痛的折磨.在这些作品中,疾病变成了一个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思考生存方式的隐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伦贝尔地区老年人骨代谢病与体内血清25一羟基维生素D3[25(0H)D3]浓度的关系。方法: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测定200例老年骨代谢病患者、200例老年没有骨代谢病患者和100名健康体检青年人的血清25(OH)D3水平,观察它们的变化与老年骨代谢病的相关性。结果老年骨代谢病患者组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低于老年没有骨代谢病患者组(P〈O.01);老年没有骨代谢病患者组血清25(0H)D3水平明显低于健康青年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25(OH)D3浓度能直接反应老年人骨代谢病的危险程度,浓度越低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5.
路遥是一位具有强烈的主观情绪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中几乎都是作家根植于对人生的经历与生命的体验。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窥视到苦难意识在作家的创作心理中主要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持久的、难于摆脱的心理上的苦难情结。本文主要从路遥的具体作品中分析这一苦难情结。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和紫式部是表现爱情与婚姻题材的两位杰出的女性作家,其小说的艺术特质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从心理描写技巧的角度对张爱玲小说和紫式部的《源氏物语》进行比较研究,两位作家高超的心理描写技巧呈现出惊人的相似:都着力于人物微妙而复杂的两难心理描写;善于运用心理独白的艺术手法;采用梦幻形式展现人物的潜意识心理;擅长运用意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  相似文献   

17.
毛晨 《文教资料》2014,(29):35-38
文学作品中的疾病隐喻传统由来已久,疾病就其本体性而言,先验性的负载着严肃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审美指向。疾病是人类的基本经验,也是人类永恒的生存困境。在作家们眼里,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段,它还具有哲学意蕴,运用隐喻,有助于表达人的深层心理与思想。  相似文献   

18.
文化心理是指一种或几种文化制约下活动着的个体的心理面貌和秉性,这里指文学作品中直接或间接地显示出的创作者的思想向度和情感偏执①。文化心理是作家审美和艺术表达的原动力,作家的文化心理影响着他们的创作,也影响着读者的阅读。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入手可以对作家的文学文本寻得有意义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1.符号“&”的中文意思是(   ) A.和   B.或   C.加 2.《西游记》中描述的火焰山在(   ) A.宁夏   B.甘肃   C.新疆 3. 我国第一个大量抒写田园生活悠然自乐的著名诗人是(   ) A.李白   B.王维   C.陶渊明 4.“城隍”是保佑什么的神?(   ) A.孕妇   B.城市   C.乡村 5.吴哥古迹是哪个国家的?(   ) A.泰国   B.越南   C.柬埔寨 6. 被鲁迅称作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   ) A.韦素园   B.茅盾   C.巴金 7.古时候,主人端起茶杯是表示(  …  相似文献   

20.
文化心理是作家审美和艺术表达的原动力,作家的文化心理影响着他们的创作,也影响着读者的阅读。本文以老舍、沈从文、新感觉派作家和张爱玲为中心,首先分析其都市文化心理的特点及异同,接着对其都市文化心理出现不同的原因进行探讨。通过对以上现代作家的都市文化心理不同内涵的分析,也使我们看到了他们不同的文学价值追求,以及这种不同追求所体现的都市变迁与时代变化特点,有助于我们对整个现代作家的都市文化心理形成一个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