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浅谈非正当防卫蒋四清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这个规定为广大公民行使正当防卫权提供了法律根据。正当防卫作为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在广大人民群众同违...  相似文献   

2.
试论防卫     
防卫制度,自古有之。我国社会主义刑法所规定的正当防卫制度与剥削阶级国家的防卫制度相比较,具有三个一致性的特点,即是: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护法和守法的一致性。总之,充分认识我国正当防卫的本质和特征,对于正确行使防卫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当防卫制度,是一个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法律规范。区分正当防卫、防卫过当、过时防卫,又是一个是十分严肃而重大的课题。本文将对这三个问题,分别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17条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正当防卫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人采用造成一定损害的方法,以防止公共利益、本人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的独特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各国法规相比较,我国新刑法在正当防卫的适用范围,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以及正当防卫的特点规定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规定,它明确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同公民个人权利一样列入其中,并且放在前一、二位,显示出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任何时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都高于公民个人权利,同时,不仅对防卫人防卫一般不法侵害的限度要求有所放宽,不如苛求,而且还在条款中醒目地增加了正当防卫的特别规定,对防卫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不受任何限度要求,从法律上给予人了人民群众见义勇为、奋起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特别支持和保护,对犯罪分子具有强大的威慑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防卫权利,正确实施这一权利,可以进一步宏扬正气。打击歪风邪气,保证公民的台法权利免受侵害。同时,鼓励公民行使正当防卫的权利,对予打击犯罪,制止犯罪,促使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从严打中揭发出来的大量事实看,犯罪分子只所以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疯狂作案,而得不到制止,尽管原因诸多,但受害者在自已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拿起正当防卫的武器,不敢有效的同犯罪分子作斗争,也是—个重要原因。因此,正确理解正当防卫的必要条件,使公民有效的掌握这一武器,是公民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免受侵犯的有效手段。那么,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构成正当防卫呢?从实践中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5.
1 正当防卫的概念我国新刑法典第 2 0条第 1款规定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 ,属于正当防卫 ,不负刑事责任。”据此规定 ,我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 ,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正当防卫是一种最重要的排除犯罪性行为 ,在近代各国刑事立法中大多数都有专门规定。但对正当防卫的性质、特点和适用条件 ,各国…  相似文献   

6.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法律赋予公民在国家、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受到法侵害时所采取的正当行为,其目的是鼓励公民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从而保障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在行使正当防卫时必须把握正当防卫中的必要限度和重大损害,以避免造成严重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7.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 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一项权利,它的意义 在于保障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鼓励公民和正在进行的不 法侵害作斗争。  相似文献   

8.
正当防卫是公民的一项普遍性权利行为。我国设立正当防卫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赋予公民防卫权以保护其合法权益,即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救济措施以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入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然而,正当防卫毕竟是通过对不法侵害者造成损害的方法来维护合法权益的行为,也就是说,它是一种“以暴拒暴,以恶御恶”的行为。因此,公民正当防卫权的行使必须遵守必要的限制,而不能无限制地滥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包括对不法侵害者本人)而违背国家设立正当防卫制度的初衷。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二十条的规…  相似文献   

9.
正当防卫是我国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规定正当防卫是鼓励和保障公民同各种犯罪行为做斗争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利、震慑犯罪分子、弘扬社会正气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由于正当防卫的定义对该行为概括的局限性,往往导致对同一行为存在不同的认识。文章就如何在教学中正确解读正当防卫的内涵作经验性总结。  相似文献   

10.
正当防卫是我国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规定正当防卫是鼓励和保障公民同各种犯罪行为做斗争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利、震慑犯罪分子、弘扬社会正气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由于正当防卫的定义对该行为概括的局限性,往往导致对同一行为存在不同的认识。文章就如何在教学中正确解读正当防卫的内涵作经验性总结。  相似文献   

11.
一、正当防卫构成要件的理解和认识(一)基本概念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二)起因要件防卫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行为。所谓不法侵害,是指对法律保护的公私合法权益进行侵害。不法侵害的性质,即包括犯罪行为的侵害,也包括一般违法行为的侵害,受害人都有对侵害者实行防卫的权利。但是,是否对一切不法侵害行为都应当实施正当防卫。正当防卫中所指的不法侵害,主要是指那些侵害性质严重,…  相似文献   

12.
一、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概念与特征 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并没有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相似文献   

13.
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制度的规定对于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适用的起因条件、限度条件界定不明确。关于特殊防卫权的规定更欠周密性。这些都不利于正当防卫制度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4.
正当防卫是排除社会危害性的有益行为,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是我国《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对于保障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扶持正气,维持社会治安秩序,打击和震慑犯罪分子,鼓励和支持公民同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作斗争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从正当防卫不法侵害的含义及特征入手,以求对可以实施正当防卫的不法侵害作一个科学的界定。  相似文献   

15.
正当行为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是鼓励和保障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国家、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震慑犯罪分子,制止和预防犯罪,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正确认定正当防卫,切实保护正当防卫行为,正确执行正当防卫制度,必须对正当防卫进行深入研究,对正当防卫的性质、条件、客体,必要限度等形成共识。只有正确理解认定了正当防卫,才能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学文科》2006,(1):43-45,91
识记:我国三个诉讼法律的名称。诉讼和审判的基本程序。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职能。正当防卫的含义和条件。紧急避险的含义。 理解:用事例说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用事例说明,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叫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列举事例和有关资料,说明公民依法行使揭发检举权的重大作用。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既是公民的基本杖利义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活动:通过走访、参观、模拟法庭或其他活动。了解诉讼和审判的基本程序。  相似文献   

17.
正当防卫是法律确认的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一种法律手段,是公民的一种特殊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道德义务。公民要有效地运用这一法律手段,正确地行使这一特殊权利,履行好这一义务,必须准确地掌握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法律对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虽作了明确规定,但司法实践要求对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进行进一步的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8.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是鼓励和保障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国家、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威慑犯罪分子,制止和预防犯罪,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为此,本文就如何界定构成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等相关问题作些探讨,以期完善正当防卫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杨毅 《湖北电大学刊》1992,(5):47-49,35
重点概念 1.正当防卫——就是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采取的必要的防卫行为。  相似文献   

20.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1979年刑法相比,在许多方面作了重大修改,文章通过对两法关于正当防卫问题的规定进行比较,使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国现行刑法中的正当防卫问题,运用正当防卫的权利及时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国家人民的合法权益,弘扬社会正气,见义勇为,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