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国时期作为中国农业近代化的重要转型时期,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我国农业出现持续而急剧的衰落。农民普遍贫穷、农村资本外流和大量农民为求生计“离村”另谋出路造成近代农业衰落,加之我国农业改良受阻和农业商品经济出现病态发展,导致农业发展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2.
1927—1937的10年间,江苏农业科技改良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改良的进行提高了农产品的数量,改善了其品质,增加了农民及政府的收入,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利源的外溢,并为全民族抗战做了物质上的准备;改良的进行开阔了乡民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文化水平,丰富了其精神生活,有助于遏止农村迷信活动蔓延的势头;改良还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促进了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长远而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明显滞后,改良各领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即使在品种改良方面也还有很多可以提高的地方:农业科技改良没有根本改变我国农业发展缓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的现实。  相似文献   

3.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年)的农业教育以及农业改良活动,是该时期农业生产衰微社会背景的逻辑诉求,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工具简陋落后,农作物品种陈旧单一,种植管理方法因循守旧,生产力水平收成低下,农村经济社会残破不堪等。北洋政府时期农业教育的政策要旨包括建立较为完备的农业教育体系,规范农业教学管理以及实现教材本土化,成立专门农业研究机构,扩大农业教育对外交流,推行各种励农政策,兴办农会组织开展农业教育和农业改良等。北洋政府时期的农业教育对于推动中国近代农业转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促进了农业教育的较大发展,推动了农业技术的改良,改善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中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北洋政府时期农业教育也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即高等农业院校数量以及学生人数偏少,办学条件异常简陋,农业教育与农业建设各行其是。  相似文献   

4.
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农业建设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前10年间,南京国民政府为发展农业经济,制订了一些政策和措施,诸如:制定土地法,掀起农村复兴运动,废除苛捐杂税,设立农业研究机构,改良农业技术,进行水利建设等等。其中属于技术性的措施收到成效,使农业总产值达到了旧中国最高水平。但由于南京政府是地主、豪绅的代表,故而体制性的措施没能行通,农村依然贫困、落后,农民仍然深受剥削、压迫。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农业改良事业的发展和激发广大民众抗战建国决心,在中日长沙第三次会战大捷之后的1942年2月15~19日,湖南省政府举办湖南省农产品展览会。此次农产品展览会是当时全国所举办的农产品展览会中送展产品最多、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是一场湖南省农业改良成果和规划的展示会,促进了时人尤其是各级政府对农业改良的认识和从事农业改良工作的积极性,对发展湖南农业生产、支持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两权分离以及由此形成产权上的双重残缺。这对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和改良土地等都是不利的。不能有效地促进中固农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双层所有权意在对农地所有权进行田底和田面两个层次的分割,在分割所有权的基础上,赋予农民一种完整的农地产权,以此突破中国农地制度在所有权改革上的瓶颈。这对进一步促进中国农地流转,发展土地市场和农地规模经营以及推进中国农业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为强化农民技术培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泗洪县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和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在对泗洪县农业从业人员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现状,查找问题,探索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创新形式——农民"夜校"建设。  相似文献   

8.
战后台湾农村的复兴为世人所注目。期间,以蒋梦麟为首的农复会积极参与台湾土地改革、农会改组、水利建设、农民教育与农业技术改良等工作,从而为战后台湾经济的起飞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应然要求,既是与农业经营相连的系统而构成的有机整体,也是对原有农业经营体系的继承和提升。以农户为主的多元经营主体,及以农民家庭经营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主要特征。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时应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经营中的基础性地位,尊重农民的意愿,并以农民的利益为重,以提高农业的综合能力为核心。通过培育和发展以广大农民为主体的,有利于提升农民家庭经营品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田间学校为京郊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注入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芳  曹云霞 《成人教育》2012,(11):82-84
京郊延庆农民田间学校是强调以农民为中心,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作用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组织,它对推广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京郊农业的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田间学校让农民提高了增收致富的能力,培养了现代高素质农民,在北京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很大作用。延庆农民田间学校的快速发展把京郊农村社区教育带进了广阔的天地,为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1.
“三农”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如何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对农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农民教育直接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有利于广开门路,培养社会急需人才、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技改良是南京国民政府发展农业的一项举措.近代以来,随着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日益加深,农业危机也进一步加强.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受天灾与战争的影响,农业经济已近崩溃,为巩固统治、发展农业,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农业科技改良的方针政策,并采取了相应措施.由于对农业科技改良表现了一定的热情和重视,在某些方面确有成效,但终因其落后生产关系的桎梏及其他因素的干扰,使得这一举措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近代法国农业发展的成就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状况,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这在世界各国历史上均不乏其例。本文试就近代法国农业发展情况进行粗略的论述和分析,其中某些方面或许会有点启示和借鉴的作用。一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农奴制虽然已经瓦解,但封建土地所有制仍然居于统治地位。封建主(国王、贵族、僧侣)和资产阶级占有全国绝大部分土地。他们通过地租、赋税、“什一税”和高利贷等形式,残酷地剥削广大农民。农民生活贫困,处境艰难,缺少耕畜和农具,“没有钱也没有知识来改良他的农作”①。农业生产技术十分落后。耕作…  相似文献   

14.
宫泽贤治(1896年~1933年),日本昭和时代早期诗人、童话作家、农业指导家、教育家、作词家,也是虔诚的佛教徒与社会活动家。生于东北地区岩手县花卷町(现为花卷市)富商家庭,却以家业为耻。曾担任过农业学校教师,任教四年即辞去公职,离家独居于花卷市郊外,过着普通农民生活,并致力于农村改革,亲自指导农民改良水稻栽培方法与改良土壤、肥料等。  相似文献   

15.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赋予了农业高职院校新的时代使命。文章分析讨论了在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农业高职院校援助农民创业行动的意义和指导思路,针对农民的经营现状提出了针对性、实效性和个性化的援助服务措施,为援助农民成功创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潘超 《成人教育》2016,(4):20-22
农村空心化以人口的空心化最为突出,农村中青年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中坚力量逐渐薄弱,农民荒问题严重,很多土地被摞荒或者粗放种植,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困境.农村空心化为农村发展带来农民荒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业规模化生产的机遇,破解农民荒问题、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需要走农民兼业化和职业化的双元路径.在农村空心化背景下,对农民培育进行兼业化和职业化定位分析,将有助于解决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促进农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早年有多年经商的丰富经验和体会,中年以后则以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委员长兼浙江省政府主席的身份谋划过全中国和浙江省的经济建设事务.这些经历是其经济思想赖以形成的实践基础.本文从经济建设方略和经营理念两个方面对张静江的经济思想作了简要的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甘肃农民增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结构调整,农业自身发展,农村面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农民外出务工和国家财税政策调整等都是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甘肃省农民增收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应将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甘肃省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之一,与工业强省地位并列。甘肃省农民增加收入要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劳务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素质,有序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农业高职教育面临的重任及其创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1世纪,北京郊区农业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民正在从传统的小生产者向现代新型农民转变。与此相适应,农业高职教育必然面临着为北京郊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育紧缺人才,为农民转移承担就业培训和培养现代产业工人等重任。因此,农业高职必须从京郊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关于农业问题的法律思想对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有重要指导意义。现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反映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存在着较大问题,本文针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现状及原因。从法律角度提出一些关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法制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