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李渔在戏曲、小说创作及建造园林等方面均有造诣,园林美学思想在其小说的构建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在小说创作中同样追求一种园林美,小说以"楼"命名,故事情节也围绕着"楼"展开,小说中的楼亭、台阁、水榭、墙壁、花草、树木等不仅起到了分割空间营造环境美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小说情节的设计、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作者思想情感的寄托。  相似文献   

2.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它在明清时期古典园林中有充分的体现。本文从园林的意境、布局、环境等方面.对明清古典园林中所体现的“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福州三坊七巷保存了大量的古典园林,其中以明清私家古典园林最具有代表性。明清时期,随着许多文人墨客相继在福州出现,福州私家园林逐渐兴盛。三坊七巷明清私家古典园林作为明清私家古典园林的典范,它融合了传统古典园林追求意境、伦理秩序的特点与西方文化实用性的特点,在造园理念、造园选址和造园意境等方面集中体现了闽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4.
小说理论在明清文论家手里聊备大体。如果说明清以前的文论家对作家与对象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只是单向化地记述客体对主体的诱发的话 ,那么明清文论家则从肯定作家取材于社会生活、遵奉于生活真实的基点出发 ,强调作家将生活之真改造为艺术之真的重要意义。这就必须做到体验对象 ,投入对象 ,与对象发生亲和力 ,才能超越生活 ,进行艺术重建 ,创作不朽之小说。  相似文献   

5.
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大量优秀的小说可以作为史料使用。在使用小说作为史料时,需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文史互证,二是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是作者生活的时代,而不是小说中故事发生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大量优秀的小说可以作为史料使用。在使用小说作为史料时,需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文史互证,二是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是作者生活的时代,而不是小说中故事发生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方言与明清白话小说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方言佐证,可以有效地对明清白话小说中的某些词语进行考释。文章考察了一些至今仍在山西大同方言中使用的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词语,以期为辞书编纂提供某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萧红小说有两个重要特点:(1)在小说时空处理方面,其小说运用园林空间思维对形象按其同一性并置在一起,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多层次、多样化的美感效果。(2)其小说在借鉴其他艺术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它借鉴园林艺术的编排技巧,编排形象和场景,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多层次、多样化的感受。这些特点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美国汉学家浦安迪借鉴西方叙事学理论,重新梳理了以明清长篇章回体小说为高潮的中国叙事文学传统,并将之概括为“神话——史文——明清奇书文体”。华夏神话非时间性、空间化的叙事原型与史传文学以人物为纲的复合结构,对明清长篇小说的叙事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以事件为中心的西方叙事观念截然不同,明清长篇章回体小说以人物为焦点,事件的叙述极为简约、松散,并未形成完整单一的叙事框架。  相似文献   

10.
<燕行录>是朝鲜时代遣华使臣的工作、生活记录,内容涉及中国地理、风物、文化等诸多方面,是研究中国明清历史和韩中交往史的珍贵资料.明清时代,多种多样的中国小说被引入朝鲜,很多人利用燕行的机会带回了中国小说,因此,<燕行录>中偶尔也会涉及有关小说的内容.透过这些纪录,可以窥见当时朝鲜知识阶层对中国小说的认知状况,也可从一个侧面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小说流播情况,并钩沉明清时代<三国志演义>等中国古典小说的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11.
小说序跋是研究小说理论的重要形式,文中选取了明清阶段的小说序跋为研究对象,从明清学者的小说序跋中小说概念和小说特点理论出发,分别探讨了我国古代小说的传统目录学定义和散文体叙事学定义,从小说类属与小说定义方面探讨了明清时期的小说本体观点。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古代文论中,小说理论是较为薄弱的环节。这是因为小说这种文学形式成熟较晚,不像诗文那样作为文学正宗受到人们重视。这并不代表我国古代小说理论没有发掘的价值。生活于明清之际的金圣叹为后人留下创见迭出、影响深远的文学评点。金圣叹的小说理论体系建立在中国古代小说特别是《水浒传》的评点中,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小说理论体系。文章对其人物个性论、叙事角度论等小说理论进行了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3.
《儒林外史》丧葬礼仪描写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林外史》涉及了大量的丧葬礼仪描写。从民俗对小说创作的影响、从民俗与社会生活关系等角度,对本小说中的丧葬礼俗描写做了多角度的观照。丧葬礼仪描写的价值在于以浓郁悲情氛围形成独特的表现手段,揭示了明清时代传统人文精神的缺失,反映了明清奢靡趋利的社会风气和下层贫困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4.
《醒世姻缘传》是《金瓶梅词话》之后、《红楼梦》之前的一部重要的以婚姻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民间礼俗的状态,为我们研究明清时期的人生礼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文章主要探讨该小说与明清山东的寿诞礼俗,分别对诞生礼俗和庆寿礼俗作了详细的描述,并揭示其中所蕴含着的文化意义;对《醒世姻缘传》所反映出的明清山东人生礼俗的社会、文化及文学意义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5.
<正>江南的私家园林被称作是可居、可行、可观的"城市山林",具有多重功能。因此每一处园林都是巧妙安排、精心营建,对于园林中建筑物的构建、空间的布局、景点的布置等,在尊重艺术美的基础上,更注重实用性的追求。于园正是明清时期讲求艺术美与实用美相结合的代表建筑。  相似文献   

16.
<镜花缘>以小说的情节框架容纳、承载了李汝珍的精神生活,是李汝珍面向个人精神生活的写心遣兴之作,表现了他个人的心灵、思想和生活,包括他的处世观念、社会理想、生活态度、生活情趣等.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小说是李汝珍面向个人精神生活、以小说为戏进行的艺术消遣之作.文人以小说遣兴的品性与明清白话小说的写心倾向密切相关,是白话小说在写心方向上发展而生成的一个功能.  相似文献   

17.
空间叙述是作家表现创作意旨的重要途径。空间如何被描述,是研究者理解和把握小说艺术内涵的关键。1980年代日常生活叙事遵循世俗生活逻辑,为读者展现了别样的自在、自为的日常生活世界,拓展了小说对生活的审美表现空间,是对传统的小说空间表现形式的有效丰富和发展,是小说摆脱主流意识形态束缚的一种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8.
拉里·麦克默特里写作的小说《孤独鸽》刻画男性拓荒者野性的生活状态的同时也以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批出彩的女性形象。小说中的女性在受到压迫时奋力完成了对生存空间的突围。本文将梳理小说中对女性身体空间、家庭空间以及社会空间的刻画,并探究《孤独鸽》女性空间书写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李婷  王海萌 《英语广场》2023,(16):48-52
《好人难寻》是美国作家奥康纳最难解读的作品之一。该作品反映了20世纪的美国南方社会生活。小说讲述了一家人旅行途中的遭遇,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角色,启发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好人”的定义作出反思。本文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空间、小说中角色的心理空间以及空间与人格的重构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小说中人物的遭遇、空间之下人物的异化和畸形以及人物在人格重构过程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苏炜在海南生活了10年,是典型的海南知青。海南岛的生活在苏炜心中永远地扎下了根,并且在苏炜小说中有着明显的印记。苏炜小说以地理空间呈现奇异的美学效果和广阔的意义空间,在历史的碎片中展现复杂而又独特的历史观,以人性剖析统一小说的地理诗学和历史诗学,小说还具有深刻的现实政治寄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