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利安·巴恩斯《终结的感觉》中的非虚构写作是个人经验和历史记忆的另类书写,它通过记忆回巡和现实探访,从而寻觅失落已久的历史真相。《终结的感觉》所长的不是真实地记录历史,而是生动地讲述故事。故事叙述喜爱戏仿历史侦探,擅长细节再现与反讽,表现出文学趣味的一面。同时,巴恩斯醉心于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的状态,这种超时空的对话也让该书存真了现实的另一种真实。可以说,《终结的感觉》中的非虚构写作的价值不在于反映客观真实,而在于历史、文本、现实之间的互动以及其对生命个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3.
《建党伟业》作为一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的主旋律影片,在历史的想象和叙述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影片对这段历史的叙述得到了观众、媒体以及史学专家的认可,这表明影片对历史的想象契合了观众心中的历史想象。分析影片的历史想象与现代叙述,可以了解主旋律电影的生产机制与创作规律。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众多的历史小说中,宗璞的《野葫芦引》无疑代表了一代知识女性历史言说的品格与品位。这里依据叙事学理论,从“可靠的叙事者”、“散文化的结构”、“模仿性强的直接引语”、“优美典雅的叙述语言”四方面来分析《野葫芦引》的叙述话语,以解析话语本身所蕴涵的高洁、清雅的精神世界和本色朴素的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撰写的《历史》,为后世西方史学奠定了历史叙述体的编纂体 例、道德、政治垂训的历史意义、社会文化史的史学范型、求真的史学批判精神和总体世界史观等诸多史学"范式", 其中,历史叙述与道德、政治垂训的历史意义在《历史》中达到完美统一和高度结合,对今天的历史研究仍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商洛学院学报》2017,(5):11-17
贾平凹是一个历史感非常强的当代中国作家,他能把刚刚逝去或正在发生的生活纳入笔端,传达出自己的思考,揭示出时代趋势。长篇小说《老生》以四个阶段的故事呈现了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贾平凹通过一个神奇唱师的记忆深入到历史深层,呈现出另一种历史图景。《老生》表现了贾平凹对人的存在的思考,表现出他对历史的忧虑以及对生命的悲悯。  相似文献   

7.
对于中国革命历史,当代文学曾出现过两种在历史观、审美观都相距甚远的历史叙述。一种是十七年时期的革命历史小说,一种是新时期的新历史小说,前者是一种将革命历史神化、英雄化的叙述,后者则是将革命历史世俗化、凡人化的叙述。其实,在这两种“极端化”的历史叙事中,一直潜隐着一种试图将两者加以调和,或者说试图超越的历史叙事,那就是出自部分女作家之手的作品,项小米的《英雄无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它展示了女性对历史的检讨和战争的反省。  相似文献   

8.
朱利安·巴恩斯的小说《终结的感觉》以“自传体记忆”这一形式展现出现实与记忆的冲突。主角托尼对回忆的追寻过程可以分为“现实—回忆—再审视”三个环节,他在各环节中做出了不同的伦理选择,这背后分别由自由意志、自然意志与理性意志所主导。最终托尼的理性意志抑制了部分自由意志与自然意志,但新的危机蕴含在托尼新的伦理身份之中。对托尼记忆危机的解读,凸显出理性意志主导伦理选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潘万木的《〈左传〉叙述模式论》运用经典叙述学和后经典叙述学相关原理,结合中国叙述之传统,就《左传》的叙述特色及由此而在征引、评论、预言等方面形成的模式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从接受、传播、影响的意义上借鉴接受美学、传播学、阐释学原理,针对几个叙述模式作了探本溯源、沿波讨流的研究,有一定的开创性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历史作为文学的表现对象,是文学内容的构成部分。而文学中的历史意识或历史观,就是作家对现实与历史的审视,具有作家强烈的主观性或主体意识。文学既是一种话语的实践也是一种历史的实践,它在参与、再现和言说历史时就被赋予了关乎人类心灵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历史叙述作为国家、民族意识形态建构的坚固手段,一直以来是以男权话语为中心展开叙述的。女性叙述历史的话语权,长久以来处于被遮蔽、被隐匿的状态。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两部小说,通过改写与设置个人视野来解构宏大叙事,从个体体验消解革命政治,突出对个体生命意识的尊重,以"逃离—隐藏"的叙述叙事模式,向读者展现了女性眼中独特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12.
从1977年《色·戒》小说的发表到2007年《色·戒》电影的上映,其引发的讨论一直与政治历史叙述有关。由对小说女主人公王佳芝的精神分析入手,探究张爱玲在小说中如何用"人性"书写瓦解政治历史叙述,继而探讨张爱玲的政治历史观。可以看出,"人性"书写是张爱玲对政治历史叙述的逃逸之路,是另一种政治性表现。  相似文献   

13.
作为革命小说的范本,作为蒋光慈的代表作,《咆哮了的土地》展示了当时农村被重构自身文化与历史时的欲望化场景以及作者对此体验和臆想后的"单纯"的叙述。  相似文献   

14.
论成人高校的历史终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成人高校的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随着干部与工人之间身份界线的打破,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成人高校的培养目标转变势在必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成人高校教育类型的确定势在必行。鉴于此,成人高校的历史使命已经终结,代之以职业技术高等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本围绕王安忆《长恨歌》历史叙述表现形式展开论述,指出作品中“违反历史真实”的观念被消解,表现出王安忆对历史观的解码和重新编码。使学独立于历史,还原其“第一要素”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以“复数的解释和记忆”颠覆既成的、统一的“历史的讲述方法”是1964~1967年前后大江健三郎最关心的问题点。本文以《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为中心,从小说体现出来的“历史的叙述方法”中考察大江健三郎的历史意识,以及因这种历史意识的介入而达成的文化批评的情状。在《万》中,关于万延元年农民暴动的所有传承、记录、记忆都是在某种特定的情景中以特定的意图被讲述、被接受的,而大江所真正要抒写的绝非“历史”本身,而是重复着这种“历史”的“当下”。这部作品是深层次进行民族反思的操作.从中可以感受到的是作家通过对“历史”的唤起和对“历史意识”的追究来进行的对日本近代史的批判。大江健三郎以《万延元年的足球队》,又开拓出了他身为“启蒙者”的又一条新路.即通过对历史的追究进行文化批评。  相似文献   

17.
纪录片的灵魂是真实。历史类纪录片的创作,应该最大程度地遵循历史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实现作品思想性、艺术性和娱乐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满族作家叶广岑根据陕西古镇青木川当地的历史资料以及自己对历史的把握和感悟,写成了《青木川》这部小说。青木川当地曾出了一个有名的土匪头子魏辅唐(小说中叫魏富堂),他的一生极富传奇性,叶广岑以他的人生经历为参考,多角度多线索地展开了对历史的追忆与还原。从民国前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再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在这极长的历史跨度中寻找那埋在历史深处的真相。它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革命历史小说有着明显的不同,体现了新时期革命历史小说题材的书写特征,包括新的历史观的阐释,在破碎的历史图片中重构我心中的历史,从集体话语到多元化个人话语的转变以及对历史想象空间的扩展。  相似文献   

19.
人性激活历史的出色文本-- 读《伪满洲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子建以中短篇小说而著名,长篇《伪满洲国》全方位多层面地反映了伪满时期东北地区的重大事件和人民苦难的生活,小说通过小人物来说历史,以人物的命运及其心灵的展示作为情节之维,从而在众多历史长篇中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伪满洲国》的面世,标志着作家长篇创作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