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茜  严晓江 《英语广场》2022,(32):11-15
陆游诗词题材内涵十分丰富,其大篇幅爱国抒怀词作揭示了古代文人的家国忧思与报国之志。翻译家许渊冲在英译陆游诗词时熔铸了历史背景和个人情感体验,运用了舍形存意、以“讹”为“诱”、以“化”为“媒”、以“创”补“讹”等方法,在翻译过程中对“讹”与“化”有着独特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著名翻译家钱钟书先生《林纾的翻译》一文的研究,从中看到钱先生对翻译研究的第一哲学性问题——可译与不可译的论说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和阐释。钱先生通过对林纾翻译作品的评论,把翻译的指导原则和翻译技法通过"诱"、"媒"、"讹"、"化"等极有概括力的字一一体现出来,充分体现了文学作品可译与不可译之间的辨证关系。其思想对我们从事翻译理论的研究和翻译实践的操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翻译研究始终推崇钱钟书所说的"化境"观念,也就是对不同文化环境的适应性调整.而钱钟书在其所著《林纾的翻译》里面,也一再说明,从本质上说,翻译即是讹写,只不过分为好讹和错讹而已.我们现以钱著《林纾的翻译》为线索,试析基于化境的好讹做法,如文化调整、可译限度,还有翻译标准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成科 《考试周刊》2008,(48):181-182
本文尝试从《林纾的翻译》中管窥钱钟书的翻译思想,进而探讨"讹"与"化"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认为化境只是翻译应该永远追求又无法企及的最高境界,而"抑讹趋化"才是翻译的常态。  相似文献   

5.
翻译中的"信"与"讹"都可以作为实现"达"的手段。翻译常式论认为:处于弱势文化中的文本要成功进入处于强势地位的目的语文化,译者必须在两种行为常式中获得平衡。辜辜鸿铭英译儒经之"讹"恰好体现了翻译行为常式的运作。  相似文献   

6.
借用朱光潜先生评论中国书法艺术水准的"疵"、"稳"、"醇"、"化"四境界,融合朱纯深教授"安身"、"立命"与"传世"的诗歌翻译"三难"新说,对诗歌翻译进行分类研究,以是否达到"化境"为翻译成功的标志,将所有译诗分为两大类:"疵境"、"稳境"与"醇境"为一类,"安身""立命"与"传世"为另一类;以"翻译质量"与"译诗在异域文化中的适应性与生命力"为分类标准,再将之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分为六个层次:疵境、稳境、醇境、安身、立命、传世;对于未达化境的译诗主要按照翻译质量来划分,对于达到化境的译诗主要根据其在异域文化中的适应性与生命力来划分。逐一厘清这些概念并以详实的翻译实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说--即"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在我国译界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且被不着边际的拔高和神化.究竟,"化境"说是"翻译的理想"还是"理想的翻译",何谓化境之作,引起各学者纷纷探讨.而被许多译家奉为楷模的杨必译<名利场>正是文学翻译"化境"的体现,其中词语层面的细致处理和句子结构的成功转换,充分彰显了译者高超的翻译手法及臻于化境的艺术手段,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曾俊敏 《考试周刊》2010,(32):36-38
"化境说"是钱钟书先生提出的著名翻译思想,但一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译界常将其归入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忽略了该理论中具有的非传统性特质。实际上钱氏的化境说内涵十分丰富,其异于中国传统译论而与西方现代乃至后现代翻译思潮会通之处所在多有。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不仅可厘清钱氏译论的真实内涵,重现其显著的非传统性特质,且能为未来中西译论的会通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译论强调译者"忠实"于原作,忽视译者的创新。而钱钟书提出的"化境说"突破了这一局限,强调译者创造性,开辟了传统译论的新篇章。电影片名有其独有的特征,这些特征赋予片名翻译显著的叛逆性,同时也给予译者更多创造空间。笔者试从"化境说"探讨片名翻译的叛逆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解读和阐释钱氏的"化境"说旨在说明我国传统译学理论与中国文论特别是中国美学的渊源关系,同时指出这种以传统文论生发出的译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要构建现代系统译学理论,笔者认为,需要改造我国译学文论传统,走借用当代西方先进译学理念和方法论辅之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字形入手,分析"野"字的繁体──"壄"之从"矛"当为"予"字之讹。甲骨文、金文形体均为从"林",从"土","土"亦声,战国文字形体则叠加"予"声。"矛"、"予"二字古文字形体相去甚远,但已有相混之例。而"矛"、"予"二字之今体仅一撇之差,故易混,传抄古文及石碑、墓志铭、敦煌俗字中多有例证。文章亦提及"野"之本义。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习》2010年第11期盛济民《不可忽视这个"小节"》一文,力排众译,把"不羞小节"视为动宾结构中包含动宾结构,译解为"不会因轻视节义的行为感到羞愧",其实是没有根据的. 《史记·鲁仲连列传》之《遗燕将书》中,鲁说:"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他指出管仲有三项过错:"射桓公中其钩,篡也;遗公子纠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梏,辱也."并进一步分析:"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伸)于诸侯."他抓大弃小终于"据齐国之政,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为五伯(霸)首,名高天下,光照邻国"(《战国策·齐策六》).鲁在信中总结说:"若此二士者,非不能成小廉而行小节也",而是甘愿"去感忽之怨","弃忿悁之节",以"立终身之名","定累世之功".  相似文献   

13.
"思而不学,则殆"的"殆","攻乎异端"的"攻","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忍","起予者商也"的"起","父母唯其疾之忧","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等,长期以来存在不同的解释,孰是孰非?辨明其正误,以探求《论语》的原意。  相似文献   

14.
“化境论”是钱钟书先生于1964年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是译学界的重要理论之一。目前译者将关注重点放在现代汉语和英语翻译之间,对文言文和英语之间的翻译研究有所忽略。该文主要通过三篇常见的文言文分析文中的翻译实例,对照同一文章的两个不同译本,探究其中的“化境”现象,以及实现“化境”所运用的翻译策略。得出“化境论”与文言文英译的适配度,并且进一步挖掘“化境”的潜在价值,为文言文英译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钱钟书的"化境"说是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发展与完善。然而,自从钱钟书提出"化境"说以来,"化境"一词的英译却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达,这种现象目前还没有看到相关研究。笔者检索了近30年来公开发表且以"化境"为关键词的论文,发现"化境"的英译可归为四类:sublimation,transformation,transmigration,huajing。通过从英译的意义、译者的考虑及"化境"本义三个方面分析,笔者指出较为妥当的翻译是采取音译法,将其翻译为huajing。  相似文献   

16.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是翻译目的论。钱钟书在译论方面提出"化境论"。本文通过对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和钱钟书译论的梳理和比较,认为二者承认译文可以同源文的功能是不同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其能对二者的关联建构提出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17.
2015年1-6月《环球时报》英文版社论中有239条"中国英语"词汇和短语,这些"中国英语"真实、准确地承载了中国特色文化。用"中国英语"作为对外传播的语言媒介和文化标识,中国可以在与世界文化对话的过程中保持本国的民族文化特征。在中国英语样本的构成形态方面,"译借词"最多,其次是"意译词","音译+类词","音译词","译借+释义",其中"译借词""音译词""音译+类词"和"译借+释义"保留了汉语形式结构,能负载一定的中国语言文化。  相似文献   

18.
"化"字在(庄子)书中是个高频词,也是个多义词--或表达自然大化的思想,或表示"物化"的理念,或体现"与时俱化"以及"化道"的观念,而这一"化义"与"化境"也贯穿于<庄子>的选词、用词与造词之中.由于对道不可言传性有着深刻的领悟,<庄子>一书不得不对如何言道与传道予以修辞处理.<庄子>中层出不穷的新词语及其词与境谐、词与道合的超凡创造与精心设计令人惊叹、充满魅力!  相似文献   

19.
论化境     
"化境"可以表现于各个领域、各项事业、各类活动中.化境典型地具象于艺术领域:对象的心灵化和心灵的对象化的谐调统一及其物质形态化.学术研究的化境关键在于化入化出、自我消化、化出自我;在认识把握所研究对象的三个层面:现象描述、知性分析和理性辩证,学术研讨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如接着说、对着说、辩证的扬弃、综合性的创造、创造性的转换等,均可体现化入化出、自我消化、化出自我的化境.人生化境则是化艺术于人生,化人生为艺术.它们的共同的本质特征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和谐浑化的超然之域和自由之境.  相似文献   

20.
基于再语境化理论,本文选取中媒与外媒对昆明"3.1"暴恐案的报道进行了详细的个案分析。意在揭示中媒与外媒报道构建中国形象的差异及这种差异背后的意识形态。研究发现,外媒记者在引用部分中媒报道的同时渗入了自身意识形态,对其进行了要素添加、删除和替代,最终构建出"中国"与"新疆"的对立关系,"人权"为对立中心,"持刀杀人案"则为"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由此引导了外国读者的舆论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