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畅谈和阐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必须走中国道路,已经成为了中华儿女的共识。各中小学校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中国梦"教育,一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在神州大地演出。为了配合当前开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从古代建国以来,我们从历史上看,自汉朝统一中国之后,在教育制度上,就有了一个很精细很明确的概念,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的教育哲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可以说在全世界其他国家民族尚未发觉文明之前,中国人已经十分重视教育:深知唯有教育才能解决人自身以及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才能够帮助人类自己安乐和平;深知教育是强国富民之本,与国家民族之前途密切相关;而小学教育是扎根,教育应从儿童着手,所谓童蒙养正。  相似文献   

3.
《学记》是《小戴礼记》49篇中的一篇。《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经验与教育思想的总结。《学记》是中国古代教育文献中最早、体系比较严整而又极有价值的一篇.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份极为珍贵的遗产: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教育学专著.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更是我中华民族的骄傲。  相似文献   

4.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虽有积极从政的愿望,但终不得志。然而他的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尤其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他积累并总结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地获取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并将之不断地加以物化的过程,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间接知识的学习成为人们掌握知识的主要手段,教育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和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因而,做为使普遍意义上的教育能够顺利进行和继续的师范教育就更有它极特殊的重要性,师范教育是教育本身的基础。它对于发展社会的普遍科学文化水平,使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在我国来说,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人的教育,人作为一种永恒的价值存在物,要求教育持续地赋予人以价值生活能力,教育的理想追求因而成为人谋求自身高层次存在状态的外在反映。因此,教育的应然追求是人类基于本体论的哲学基础进行思辨性思维的结果;同时,教育处在社会中,教育发展中的社会功利要求不可缺少也无可厚非。教育的实然发展则是在实证论基础上进行实证性思维的产物。教育单纯在其中任何一极上的发展都不足以在全部意义上满足人性与社会发展的真正需要,也未能在完全维度上认清人与社会生存的真实状况。由此,在教育的实然发展与应然追求的价值冲突上,文章倡导实然向应然的趋近、实然与应然的动态平衡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是一部人情小说。她的辉煌夺目不仅在于描绘了以宝黛为男女主角的一系列艺术形象,尤其在于她在中国文学史册上第一次在浓烈的情感渗透和鲜明的直觉造型中凸现了人生至高至上的价值。中国两千多年持续不断的一幕又一幕古典爱情悲剧由此升华到生命意识的崭新境界,并成为一个出色的终结。  相似文献   

8.
绿色教育在中国:思想与行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教育在中国既是思想上的探索,又是行动上的创新,是思想与行动相互促进的结果.中国绿色教育的第一种理解源于世纪之交的环境保护浪潮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保护教育的需要,无论是“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还是全国性的“绿色学校”创建都是如此.中国绿色教育的第二种内涵是把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结合起来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探索与行动创新.随着生命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提出和传播,中国绿色教育又开始了对生命教育思想的交融和借鉴,这构成了第三种中国绿色教育内涵.面向未来,中国绿色教育应该在可能的涵义范围以及国家社会与教育使命中寻找其社会与教育内涵.  相似文献   

9.
李焱 《教育与职业》2005,(19):32-33
众所周知,教育活动是非常复杂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实践活动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关系到个人、他人、自然、社会、国家和人类的长远发展和现实需要。解读中国当代教育价值的历史转向,从宏观上把握和调控中国当代教育的目的、内容和实施,以使教育更大程度上满足人和社会的现实需要,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试图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解答中国当代教育在培养人的目的上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0.
将人的神经系统与电脑连接起来,使电脑成为“活电脑”,这是我们在科幻影片中常见的一幕,也是人类多年的梦想。不久前,科学家成功开发出一种可以让活的神经细胞与硅片结合在一  相似文献   

11.
努力发挥考试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浩  刘晓帆 《成人教育》1999,(11):27-28
我国是世界上建立考试制度最早的国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被中国教育界看成是本世纪末的一次教育转型,也被看成是教育史上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在改革过程中,对考试的准确定位和恰当使用就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本文就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作一些探讨。一、“考试”与“应试教育”并不等同考试是伴随着人类教育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及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人类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一。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将考试概括为“学校检查学生成绩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我们认为,“作为教育测量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2.
在江苏中青年作家中,苏童是极有潜力的一位。他塑造了一系列丰满、动人的女性形象,她们用生命在男性的舞台上演绎着一幕幕凄凉而哀伤的人生剧。  相似文献   

13.
美国退还部分庚款及其用于留学教育的经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庚款留美是中国留学教育史上较为特殊而重要的一幕,它与美国的“退还”庚款密不可分。本文意在通过阐述美国“退还”部分庚款的由来及款项用于留学教育的前后经过,以期共同探讨庚款留美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的道德生活在方式上从传统走向现代,在内容上从简单走向复杂,在领域上从社会拓展到自然界,变化巨大。道德教育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成为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有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是一个精神的大舞台,在这个大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历史剧,也涌现了一代代英雄人物,他们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100年来,?中国历史掀开了一幕波澜壮阔的画卷,无数中华儿女为实现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从实业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在百年激荡中,无论是理念还是实践,都注入了浓浓的爱国热情。职业技术教育思想与平民教育及乡村教育思想汇合,形成了一股推进教育改革的思想洪流。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进入深刻影响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新发展时期,学生全球流动网络的国家格局正经历重要变化。伴随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学生全球流动的"中心—半边缘—边缘"国家结构明显,中心与多极并存的全球学生流动网络国家新格局渐趋形成。作为世界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与新兴流动目标国,中国正成为全球学生流动网络中心的重要一极。在"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的引领下,中国未来需要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学生流动作为国际教育优先战略,努力成为建设全球学生流动新秩序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论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与中国知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教育研究的本土论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教育研究的知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教育研究中的“中国研究”,即强调中国人、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及中国教育自主性的教育研究,“中国人及其文化传统”成为中国教育经验与教育知识的可能性的基本前提,也是其存在的根基所在。中国经验与中国知识的存在形态,主要包括文本性存在、生命性存在和过程性存在。提出“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与中国知识”的命题,其宗旨和意义,一是追寻以“中国人”为基点的教育研究;二是为人类教育学界作出中国人的贡献。当代中国教育知识界对人类教育学界的贡献,体现在基础理论、基本实践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双向构成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邵奎忱 《吉林教育》2005,(10):39-39
中国自有学堂以来,学生上学的目的性就有历史的不同。旧中国,劳心者治人,因此,学而优则仕,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当官发财,做“人上人”,因而不可避免地演就了一幕幕如范进因中举而癫疯的悲剧。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社会对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适应时代的需要,要求受教育者成为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成为未来社会的高效劳动者。然而,很少有人如此教育学生,只是要学生有出息、成栋梁。  相似文献   

20.
高校绿色教育的现状与实施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人类密切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成为中国高校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建设绿色大学,实施绿色教育,成为高校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绿色教育在中国高校发展不过十余年,目前高校绿色教育中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绿色教育是从绿色理念到绿色实践的必要环节,鉴于绿色教育的重要性,对于绿色教育提出实施策略。中国高校只有长期坚持并探索绿色教育的发展规律,不断总结经验理论,教育才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