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刑事审判工作和民事审判工作作为人民法院司法裁判最重要的两个方面的审判活动,思维形式有其必然共同性,但是更有其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由立法价值的不同、保护法益的差异以及司法引导所体现的社会效果方向不一致所导致的,更在不同领域的司法实践过程中被强化。希望在法院的审判工作中,可以促使两者融会贯通,互相借鉴,以期更好地做好审判工作。  相似文献   

2.
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是国家审判机关专门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文件,是展示公正和效率的载体。制作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裁判文书改革,要使裁判文书成为向社会公众展示法院文明、公正司法形象的载体,真正具有司法权威。裁判文书应兼顾全面完整性和简洁概括性的结合,应做到文字通俗易懂,该繁则繁,该简则简。制作裁判文书,法官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文化素质,发挥合议庭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3.
民事判决书作为法院在民事审判中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意见,关系着审判活动的公平、正义和公开,是司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民事判决书改革要坚持制度革新和技术改良,推动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建立判例参考制度,完善判决书审批,公开审判全流程,全面反映当事人举证质证过程,增强说理性,提高民事判决书制作质量和充分发挥民事判决书的功能,以促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4.
通过法律推理推进司法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司法理念要求审判活动尊重并遵循司法的内在规律,以司法的本来逻辑指导并建构审判活动.法律推理是法官审理案件得出裁判结果的基本思维方法,同时也是保证裁判结果具有正当性的重要手段,法律推理的过程就是对裁判结果正当性的论证过程.法律推理作为一种理性思维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司法的目的和方法,澄清司法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思维误区,推进司法改革.  相似文献   

5.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不少地方在行政过程中出现了形式不同的人大对司法审判的监督,对此有的学者认为,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对司法权力实施监督是正当而且必要的;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任意进行司法监督会妨碍司法独立、干扰人民法院的正常审判活动,降低法院威信。现从宪法的相关规定、公法基本原则视角出发,讨论了司法独立与人大法律监督的关系生成的法律前提以及其中急需调整的其它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以上问题的管见。  相似文献   

6.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人民法院在审判案件时吸收非职业法官与职业法官一起审判案件的一种司法制度。它体现了我国的司法民主,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审判、监督审判,确保司法公正的基本途径。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陪审,是认真贯彻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陪审员管理办法(试行)》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若干问题的规定》等一系列文件的体现。然而,现实中,人民法院在开展人民陪审员工作中,由于认识不到位和一些实际困难,往往难以发挥陪审员的应有作用,限制了陪审效果。  相似文献   

7.
石静 《华章》2010,(18)
我国<宪法>第129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民事诉讼法>第14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民事公诉是我国司法实践的一项创新,是指检察机关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特殊需要,代表国家提出一定的民事诉讼请求,提交人民法院的诉讼活动.  相似文献   

8.
审判过程现代性的标准在于司法参与人司法权利的实现和审判活动的合理性与交往性。中国古代审判关注对司法参与人的基本权利的保障,忽视自主性权利的维护;强调审判中的说服教化和当事人对裁判结果的自愿接受,但限制民间力量对审判活动的参与。当代中国应克服弱化司法权利保障、限制非官方主体审判参与等传统弊病,注重吸收古代司法注重拓宽司法官员的关注视野、提升裁判结论的合法性等有益因素。  相似文献   

9.
抗诉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提请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进行审理的诉讼活动,它是实现法律监督的具体方式和重要途径。人民检察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不仅使人民法院发生效力的错误裁决能得到及时纠正,而且使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能做到正确合法。它强化了法律的权威,保证了执法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0.
浅论人民法院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提升司法公信力成为新时期人民法院推进司法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人民法院要秉持司法公正的最高法律价值,遵循司法规律,科学布局,从人民法院队伍素质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司法群众路线创新、司法知识宣传四个方面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司法礼仪是法律精神对司法人员内在要求的外在表现形式,对提高司法公信力、树立司法权威、化解诉讼纠纷都具有积极意义。各级人民法院应当从提升法官的整体素养、提高司法礼仪媒体的运用技能、尊重司法礼仪环境等方面,重视加强司法礼仪建设。  相似文献   

12.
李坤 《云南电大学报》2012,14(1):62-66,72
量刑是国家刑罚权实现的重要阶段,在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量刑公正是刑事司法公正的最直接体现,也是刑事正义的最集中的体现,对于刑事司法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量刑公正取决于多种因素:在个案量刑过程中应注意坚持量刑的均衡化,实现罪责刑相适应;认真考量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实现量刑的个别化;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充分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主题;审慎判断和对待民意,提升量刑活动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人民法院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提出了当前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司法理论和审判实践问题。作者认为:西部大开发的市场性决定了人民法院发挥司法保障作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西部大开发的长期性,决定了人民法院发挥司法保障作用的侧重性和多样性;西部大开发主体的平等性,决定了人民法院发挥司法保障作用的公正性和保护性;西部大开发中司法保障的优质高效性,决定了人民法院改进审判工作的开拓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4.
人民法院通过民商事审判、刑事审判、行政审判等审判活动来调整影响社会管理的行为。其中,民事审判与人民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其公正公平的审判结果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法律保障。本文先对人民法院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角色定位进行阐述,再从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着手,并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民事审判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在全国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完成各项审判工作任务,通过审判活动保证宪法和法律的正确实施,就必须严肃执法,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提高人民法院的执法水平是搞好各项审判工作的保证。认真研究和努力提高执法水平是人民法院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6.
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人民检察院的诉讼监督权,但规定过于原则,大多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当前的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对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主要以刑事抗诉为主,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抗诉模式的监督对司法活动的影响不大、监督作用不明。应当明确刑事审判监督的目的和界限,完善监督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审判独立原则是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基本原则,也是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要求,本着重剖析了妨害审判独立原则实施的六个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公正是司法活动的灵魂,“效率”是司法质量的保证,权威是司法威信的体现,人民满意是检验司法效果的尺度。人民法院只有公正、高效的处理案件,树立司法权威,以人为本,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全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消除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冤错案件频发,暴露了我国在司法执行过程中的诸多缺陷和问题。从当前我国人民法院所处的司法环境和司法机制来看,刑事冤假错案的发生主要是由疑罪从无理念的异化、重指控轻辩护、重配合轻制约和司法决策的行政化等因素所致。通过对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刑事冤假错案预防机制的比较考察,可以发现当代先进法治国家在错案控制上具有许多共同之处。我国应适当借鉴先进法治国家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机制方面的经验,更新刑事司法理念,充分保障律师辩护权,构建独立的法庭,以此重新确立人民法院冤错案件的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20.
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新时期的工作思路,司法公正是司法为民的重要体现和诠释,两者内涵丰富,关系复杂。笔者结合司法现状,以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的实现条件为契机,探讨践行司法为民精神,实现司法公正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