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引言 秋收已进入尾声,秋冬生产拉开帷幕,岳阳县月田镇的田野上一片忙碌的景象.月田镇陈伏村一农民——陈威名,正在自家已收割完毕的稻田上收拾稻草,他的身后矗立着几个稻杆搭成的草棚.谈及这些草棚,陈大叔一脸的开心,他告诉我们,这是他为种植蘑菇搭建的.陈大叔说因为家里没有养牛,往年收割后稻草跟很多农户一样在田里就焚烧了,不仅浪费稻草还污染环境弄得乌烟瘴气,而在学习了蘑菇种植技术后,家里的稻草都用来种蘑菇,这些稻草除了搭棚之外还是种菇的好基质,来年收菇之后发酵过的稻草还田还是上好的肥料,没想到不起眼的稻草给自己带来了可观的财富.  相似文献   

2.
范秀洁 《小火炬》2011,(4):27-27
今天我和几个同学到村头采集标本。突然.我们闻到一阵阵的浓烟味!—看旁边田里.火光冲天。原来是农民在焚烧稻草! 我想农民叔叔们没有环保意识啊。稻草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非常多,这和我们现在提倡的环保节能、低碳生活的倡议是格格不入的。但是目前.这种现象很普遍,没有引起大们足够的重视.当然也没相关的规定和处理办法。长此以往,环境污染会加剧,  相似文献   

3.
设计意图在农村,稻草随处可见,孩子们都熟悉它,但同时对它又很忽略。在一次秋游路上,我们看到了田地里的稻草乱置、焚烧等很多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场面。这让我们萌发了利用它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的想法。于是我们设计了此次活动,旨在让孩子在欣赏、想象故事的同时,又获得一次生动、有趣的环保教育。活动目标1.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合理想象故事情节,丰富故事内容,充分感受故事所蕴含的教育意义。2.了解一些废物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知识,进一步增强爱护自然和环境的意识。3.扮演角色,体验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1.课前了解一…  相似文献   

4.
小树过冬     
冬天来了,西北风呼呼地刮着。我们穿上了棉衣。爸爸说:“我们冷,小树也冷。我们应该帮助小树安全过冬。”说着爸爸拿来稻草和绳子,我连忙跟着爸爸来到小树身边。我们先用稻草裹住小树的树干,然后用绳子一道一道仔细地捆好。看着眼前的小树,我高兴地说:“小树穿上冬衣,就不怕风寒雨雪了。”请来跳一跳1.在短文中找到和下面词意思相反的词,写下来。脱———()后——()热———()危险——()2.冬天刮的是什么风?冬天刮的是。3.小树的冬衣是什么?①棉衣□②大衣□③稻草□④绳子□4.我和爸爸是怎样帮小树穿冬衣的?用“”画出有关句子。5.谁提出要…  相似文献   

5.
话题一古时有个小国的使者到中国来,进贡了3个一模一样的金人,皇帝高兴极了。可是使者同时出了一道题目:这3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办法,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问题都回答不了吧。最后,一位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3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出来了;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颔首,答案正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村的垃圾状况令人忧心。我们村垃圾,既有传统的烂菜根叶、猪屎牛粪,也有现代的农药瓶、塑料袋、废电池,而且分布广、数量多。试想,一家四五口人、七八头畜,每天会产生多少垃圾?全村百多户人家,垃圾聚起来该有多少?  垃圾不处理,造成污染不说,还影响精神文明。现在日子富裕了,农村建设小康,就应改变传统陋习,管好露天水源,清除牲畜粪堆,限制焚烧稻草……最重要的是由当地政府建立有效的法规。  我盼望农村也能出现环卫工人和固定垃圾场!呼唤农村环卫工$广西贵港江南中学210班@甘国直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小岭,是宣纸的发源地。参加夏令营的第11天,老师便带我们来到这里。首先,我们看到了制造宣纸的原材料,那便是青檀树树皮及沙田稻草。我有些不解,为什么一定要用这两种材料呢?听完我的问题,旁边一位老伯伯哈哈大笑,用普通话掺杂着当地方言告诉我:青檀树树皮纤维均整,能使宣纸更加有韧性,不易破;而沙田稻草纤维长,不易腐烂。  相似文献   

8.
<正>我园地处农村小集镇,如何利用农村资源,丰富幼儿美术活动内容,是我们一直以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如何利用这些看似无用的稻草来丰富我们的美术活动区,体现出农村特色,值得我们思考。一、稻草进"区"前言秋收过后,我动员家在农村的家长收集了一些稻草带到幼儿园里来,经过整理后我将稻草放置在手工区中,供幼儿操作时使用。浩浩(化名)从小随奶奶生活在农村,对稻草比较熟悉,看到后迫不及待地向同伴介绍:"这个我认识,是稻草,我奶奶家也有。"我  相似文献   

9.
心上的刻痕     
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语文教育是什么?常常回忆起自己的读书生活,抚摩心上那些深深浅浅的刻痕. 那一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我们用稻草裹了腿,沿着大人用双脚或木锨开辟的"小路"去上学.说是学校,其实是生产队的牛棚,墙是土坯垒成的,屋顶是稻草铺盖的,课桌很特别,是用轧稻的石磙架支撑起几块长长短短的木板搭建的,凳子也很特别,是将稻草编成的蒲凳放在断坯上.  相似文献   

10.
目标:1.充分尝试草囤的各种玩法,发展跳、跨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2.大胆尝试、共同分享。准备:用稻草自制的草囤若干。过程:一、热身活动1.出示草囤。你们见过它吗?它是用什么做的?你们猜猜今天老师拿它来做什么?2.这个玩具叫草囤。它是老师用稻草做出来的,方法是先把一束稻草捆扎成筒状,然后在外面用稻草串绕起来。现在我们每人拿一个草囤和老师一起做热身运动吧。3.幼儿双手扶草囤练习下蹲、踢腿、弯腰、扭胯等动作,单手扶草囤练习转圈、下蹲、踢腿、弯腰、扭胯、与同伴交换位置等动作。二、探索草囤的多种玩法1.幼儿个别尝试。草囤说它有…  相似文献   

11.
它是怎么被一些废旧的纸盒变成了一座漂亮的别墅,这又是些什么稻草编织了一幅美丽的丰收季节,还有那泡沫军舰在水中乘风破浪带着谁的梦想去远航?是谁制造了如此令人神往的幻景?看着时光的重叠,原来是他们用聪慧的青春,灵巧的双手为我们在莆田市仙游县郊尾镇湖宅  相似文献   

12.
稻草     
知了叫,割早稻。稻子碾成米,供我们食用,使我们得以生存。有口饭吃,我才能静下心来写一些似通不通的文章。由稻子想到稻草。稻草,和我们生活很密切的逸事,很值得回味。稻草,是稻子脱谷后的草茎,收割的季节,一扎一扎的稻草,丛立田间。很美的!  相似文献   

13.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德报恩。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人要心存感恩之情。但是,这样的古训有时没有渗进我们的血液。蜜蜂从花丛中采完蜜,还知道嗡嗡地唱着道谢;树叶被清风吹得凉爽,还知道飒飒地响着道谢。但是,我们有时还不如蜜蜂和树叶。美国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则传说:一个村子里,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母亲端上来的却是一盆稻草。全家都很奇怪,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母亲说:我给你们做了一辈子的饭,你们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感谢的话,称赞一下饭菜好吃,那和吃稻草有什么区别?这些人只配吃稻草!连世上最不求回报的母亲…  相似文献   

14.
钱海荣 《师道》2006,(6):46-46
古时,一个小国使者到中国来,向皇帝进贡了三个同样金碧辉煌的金人。在皇帝极其兴奋的时候,那位使者出了一道难题: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称重量、看做工、验成色,三个金人一模一样。怎么办?泱泱大国,难道没人能解答这道难题?最后,一位退休的老臣说他有办法。只见老臣胸有成竹地拿来三根稻草,分别插入三个金人的耳朵里。第一个金人的稻草从另一只耳朵里穿出来;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掉出来;第三个金人的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里,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无语,连连点头。这个故事告诉…  相似文献   

15.
沉默是金     
古时候,有个小国使者到大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皇帝高兴极了。可是这小国的使者出了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泱泱大国,不会连这等小事都不懂吧?最后,一位老臣说他有办法。老臣胸有成竹地拿出三根稻草,一根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  相似文献   

16.
我们家的孩子比较多,爸爸妈妈对我们都一视同仁,表面上看,没什么好抱怨的。爸爸妈妈闲来弄了点儿地种,此举受到了我的热烈拥护。你想想看,绿油油的田野,映衬在明媚的阳光下,那不是一处很好的玩耍场所吗?高兴了,帮爸爸妈妈铲铲地,拿拿稻草,打个下手什么的,还能换得爸爸  相似文献   

17.
看到“稻草”一字引申出那么多用法来是很有趣的,如“风中稻草”、“稻草投票”、“压垮骆驼脊梁的那根稻草”、“稻草人”等等。农民把稻子脱粒以后,剩下的就是稻草,没有什么用处,既不能吃,又不值什么钱。因此,这个词常常用来指没有价值的东西。当一个人试图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时,我们说他在顶着风扔稻草。稻草很轻,根本顶不住风,一下子就被风吹跑了。  相似文献   

18.
学校前面有一条大马路,路的两旁种着一棵棵高大的榆树。奇怪的是,这些树的树干上都绑着稻草搓成的绳子,一圈一圈地绕着,结结实实。为什么在树干上绑稻草呢?  相似文献   

19.
The last straw Introduction “the last straw”直译为“最后的稻草”,那么这“最后的稻草”是不是所谓的“救命稻草”呢?英语里的the last straw的意思其实与此相去甚远。大家可能觉得稻草是极轻极细微的东西,但是设想如果在一匹马身负重荷的时候,即便只是在马背上再放一根稻草,马也会受不了而倒下来。the last straw就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20.
“小英雄啊何运刚, 毛泽东思想来武装。奋不顾身斗敌人, 满腔热血献给党。华主席的好孩子, 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每当四川省梁平县人民唱起这高亢、朴实的颂歌,眼前就浮现出少年英雄何运刚在同阶级敌人顽强搏斗中,英勇牺牲的壮烈情景。人们深切地怀念他!人们热情地歌颂他! 临危不惧英勇斗敌一九七八年元月十五日夜晚,北风夹着雨雪,天气格外寒冷。忙碌了一天的梁平县城关镇群益四队的社员们,都已上床熟睡了。这时,一个劳改汘逃犯窜到四队的一坐空瓦窑边,他企图偷盗队里的牛草在窑里躲(艹上)过夜,扯稻草的嗦嗦响声惊动了看守瓦窑的三个小朋友。“干什么的?为什么偷队里的稻草?”孩子们上去把那家伙扭住,让最小的喜儿赶紧去给分管这稻草的何运刚家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