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咦.怎么走进了一片美丽的花园.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不过,仔细观察,你还是会发现这是一片人造花园.因为你能看到花枝都是透明的,还能清晰地分辨出花茎中细小的输导管。就在你还没弄明白时,一股水流涌进花园.然后水流顺着花茎进入花朵.接下来发生的事会让你目瞪口呆——花儿的色彩变深了。  相似文献   

2.
醉人的绿地     
清晨,太阳照在屋后的草坪上,小草闪着桔红色的光。我呼吸着新鲜空气,欣赏着这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小草一棵挨一棵,织成了一块绿色的地毯。蚂蚁在这里安了家,有的在草丛里爬来爬去,像在郊游;有的在捉迷藏;有的追逐着,相互嬉戏。我侧耳细听,有细微的吱吱声,也许这是它们的欢歌笑语。  相似文献   

3.
醉人的绿地     
清晨。太阳照在屋后的草坪上,小草闪着微微的红光,像涂上了一抹亮色。我漫步在草坪旁边,呼吸着这少有的新鲜空气,欣赏着这一片绿色活力。小草一棵紧挨一棵,织成了一块绿色地毯。蚂蚁在这里安了家,  相似文献   

4.
吴丽琴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5):86-87,104
为了了解杉木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及施肥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在安徽省东至县木塔乡土壤肥力中等的杉木林地设固定样地,进行了土壤肥力的研究。结果显示,杉木林地施肥后土壤理化性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施肥后第2年,土壤的含P量,P1和P2K3处理后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和22%,而P2K1处理的速效和缓效K比对照提高了21%和20.5%;施肥后第4年其含P量分别大26%和29%,而P2K1处理的速效和缓效K对照提高了22%和30.5%;造林后,随着林龄的增加杉木林地的土壤肥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造林5年后,离树于距离40cm的土壤含N、P、K肥的下降比例较离树干距离80cm的慢。  相似文献   

5.
杉木CAD片段为信息探针,利用序列拼接方法获得了738bp的cDNA序列.利用MEGA4.0软件对不同进化层次的代表植物相应CAD基因进行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杉木CAD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其中包括核苷酸序列的组成、ORF识别、CpG岛、限制性酶切位点分析、卷曲螺旋、亲水性、糖基位点及二级结构.结果表明:杉木与铁杉的CAD基因具有99.00%的同源性;该序列在88~737bp片段上有一个开放性阅读框,该序列编码的是一个碱性蛋白,亲水性较强,疏水性较弱,信号肽序列为第1位~第11位,二级结构以α-螺旋(27.50%)与不规则盘绕(41.50%)为主,延伸链(22.50%)也是该蛋白的重要结构元件,β转角区域仅为8.50%.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宋代杉木的使用情况,可以发现杉木对宋人文化行为的影响要远大于前代。杉木材质轻韧,抗虫耐腐,所制棺椁易于保存,使逝世亲人尸骨免遭虫蚁侵蚀,体现了宋人注重"事死"的孝道;杉木制琴,反应宋人斫琴追求"阴阳相合"的特点,并发展了古琴制作的方法以及作曲艺术的风格;制药焚香,不仅提高了宋代的医学水平,也发展了人们的养生观念,使养生文化更加多元化。杉木文化的繁荣,丰富了宋代的人文文化。  相似文献   

7.
河南杉木产区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是杉木分布的北缘,主要分布在我省伏牛山、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地区.为了科学发展杉木,使之成为豫南山区林业生产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深入研究杉木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按照豫南山区气候、土壤、植被特点及杉木生产力高低,将杉木生长区划分为2个大区和5个小区,为发展杉木用材林基地提出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杉木和毛竹混交林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杉木毛竹混交林的综合效益大于杉木和毛竹纯林;从化学生态学的角度介绍了化感作用在树种混交中的作用;指出当前杉木毛竹混交林研究中的不足,展望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石上花开     
山上有块小石头。它很快乐。清晨,玫瑰色的晨曦染红它的笑颜。夜里,它在清冷的星空下,聆听周边草木的呢喃。有一天,它得到了一颗花籽。它把花籽藏在心窝里。它对身边的三叶草说:"我就要有一朵自己的花儿啦,我希望它是朵紫色的  相似文献   

10.
在绘画活动中,色彩斑斓的图画,美丽的童心故事跃然纸上--"我的太阳正在过生日,月亮星星都来祝贺它.""我的太阳在玩老鹰捉小鸡.""我的太阳在唱歌.""我的太阳在和云朵捉迷藏."(可不是,太阳少了半边脸了呢).散步时,孩子告诉我:"这一定是大树爷爷,皱纹真多呀.""小树叶离开了妈妈,该多伤心呀!""快看快看,太阳睡午觉呢,它躲进云里去啦!""老师,我听到了,苍翠的老松树在唱歌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一句句"天外之音"从他们的嘴里冒出来.每当此时,我犹如听到了花儿绽放的声音,心情也随之灿烂起来.  相似文献   

11.
杉木对宋文化的影响远大于前代。杉木所制棺椁体现了宋人注重"事死"的孝道;杉木制琴,反映宋人斫琴追求"阴阳相合"的特点,并发展了古琴制作的方法以及作曲艺术的风格;杉木制药焚香,提高了宋代的医学水平,发展了人们的养生观念,使养生文化更加多元化;吟杉作诗,是宋代诗词文化繁荣的一种表现。杉木文化丰富了宋代的人文文化。  相似文献   

12.
张怀存 《师道》2008,(6):F0002-F0002
小贤子跟着爸爸妈妈去希腊,带回了太阳花的种子。回到家里后将太阳花种在院子里,她每天都在期待它们发芽。一晚,小贤子梦见妈妈背着她穿过花园,她看见月亮悄悄地在花园里散步,  相似文献   

13.
光皮桦杉木混交林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6年生光皮桦与杉木混交林,具有较好的混交效应。混交林中杉木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7.78%和8.03%。混交林中光皮桦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分别比光皮桦纯林提高5.24%和4.21%。混交林的蓄积量分别比光皮桦纯林、杉木纯林提高11.22%和21.98%。林地土壤物理性状得到较明显的改善,林地土壤容重(0~40cm)比杉木纯林下降5.74%,土壤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总孔隙度比杉木纯林分别提高了4.49%、4.96%和4.54%。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比杉木纯林分别提高了9.98%、10.16%、9.18%。林地土壤的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养分含量均高于光皮桦纯林和杉木纯林,分别是光皮桦纯林的1.35、1.26、1.54倍,是杉木纯林的1.15、1.54、2.34倍,对防止多代杉木纯林地力衰退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柳州师专学报》2020,(5):122-126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等方法,对广西罗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桉树(Eucalyptus sp.)人工林土壤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和桉树人工林土壤含碳率变化幅度为0.45%~2.17%,杉木林土壤含碳率高于桉树林。杉木和桉树0~20 cm土层的土壤碳储量分别为44.68 t.hm(-2)和26.8 t.hm(-2)和26.8 t.hm(-2),分别占其土壤总碳储量的51.67%和42.57%,成为土壤碳储量的主要碳库。杉木和桉树人工林土壤的含碳率和碳储量均表现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杉木人工林土壤碳储量(86.48 t.hm(-2),分别占其土壤总碳储量的51.67%和42.57%,成为土壤碳储量的主要碳库。杉木和桉树人工林土壤的含碳率和碳储量均表现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杉木人工林土壤碳储量(86.48 t.hm(-2))高于桉树林(62.95 t.hm(-2))高于桉树林(62.95 t.hm(-2))。桉树人工林各林龄和杉木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到过熟林的土壤碳储量均表现为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杉木及其林下时空特性、林套种模式和鼓励旅游发展政策,得出在杉木林下开辟休闲农场具有政策优势、保健优势和经济优势观点,论述在杉木林下开辟休闲农场可采用体验活动模式、CSA农场模式和保健休闲模式,通过充分利用杉木林的生长特性与林下生态环境,将其开发成为休闲农场,以取得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通过杉木二代轻型基质容器苗和普通生产用种营造速生丰产林对比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利用杉木二代轻型基质容器苗营造速生丰产林,能够节省营林投资,且造林保存率高,林木的高生长、径生长更具优势,因此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效效益.  相似文献   

17.
调查了江华瑶族自治县杉木成林间伐后,林下植物的多样性,发现植物98种,多种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和种植开发价值,可作为林下套种药材品种.  相似文献   

18.
恩施铜盆水杉木二代种子园建成后将为社会提供数量充足的优良杉木种子,保障恩施市乃至全省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建设的种苗供应,可以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利用醇浸提的方式对福建泰宁产野生雷公藤的生化物质进行提取,通过杉木种子发芽实验进行生物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野生雷公藤各器官的醇浸提物在各浓度下对发芽率、发芽势、鲜物质量和干物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平均胚根长和平均胚轴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野生雷公藤醇提取物在各个浓度上对杉木种子的萌发整体上都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烈,与人工栽培雷公藤醇浸提液处理实验结果相比较,野生栽培雷公藤醇浸提液对杉木种子发芽有更为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植物园为了寻找鹪鹩,我在一个晴朗而多风的日子来到了这儿。水面完全冻上了,前两天落下的一场小雪像糖粉般铺满了冰层,被太阳照射着,显出刺眼的白光。有些地方散布着奇形怪状的凹痕,看起来,有人曾经在冰面上行走了一阵后,又爬上岸离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