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凡是经济上升、国家强盛的时期,总是以个体生产的自耕农为主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期。而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壮大,土地兼并集中于大封建主或豪强地主,则每每伴随着社会的动乱或兵灾战祸。这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地方豪族、大地主势力壮大,就标志着国家权力相对削弱;由于大地主的兼并土地,就必然使自耕农民破产,失去土地。阶级矛盾尖锐,动乱和不安也就随之到来了。另一种是战争年代,由于战乱兵祸,个体农民无法进行正常生产,封建主为了维持其本身利益,不得不采用大土地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2.
《文山学院学报》2016,(5):50-55
19世纪新加坡的秘密会党在华人社会中获得快速发展,人员不断增多,学界对此现象关注已久,对其原因作出了各种解释。传入当地的会党,在人员构成上与中国天地会有所不同,前者的人员构成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上层富裕首领与底层贫穷民众,这种内部结构与当地华人社会内部人员分层状况具有高度一致性。在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下加以分析,可以发现,华人普通民众对社会归属感的追求,华人上层人士为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等发展性需要,是推动会党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一、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社会条件19世纪己50年代,爆发了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起义,这支革命队伍,与封建统治阶级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战斗,前后坚持了15年,势力扩展到17个省区,他们的英雄行为和伟大业绩,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爆发这么一次持久的、规模巨大的农民革命,当然不是偶然的.鸦片战后,封建统治阶级猛烈的加强对农民的压榨,地主、官僚、商人、高利贷者四位结成一体的剥削农民.他们疯狂的兼并土地,到太平天国革命前夕,土地集中的程度达到了清朝以来的最高峯;他们加重地租,高利贷乘机活动,"加四加五之息",促使土地进一步兼并.同时,鸦片战争中的战费与赔款,统统  相似文献   

4.
论西汉后期流民问题的社会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后期,农民破产流亡的现象十分严重。目前绝大多效论著认为:导致当时严重流民同题的根本原因是土地兼并。但事实并非如此,其中隐藏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原因。本文就这一问题略述己见。众所周知,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土地问题的严重程度总是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和人口增长速度相联系,决不是封建统治集团任何修补弥缝之策所能解决的。随着地主兼并势力的不断发展,西汉后期的流民同题也越来越严重.那么.土地兼并是否引起农民流亡,产生社会危机的主要原因呢?我们认为不是!虽然土地兼并必然侵吞自耕农民的土地,但地主兼并来的土地仍然需要农民耕种,才能取得剥削收入,决不是把农民统统从土地上赶走,让土地闲置荒废。如豪强地主阴  相似文献   

5.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义和团运动的基本失败,但是中国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并未就此结束。由于产生这些斗争的社会条件依然存在,各地反洋教斗争,特别是会党的反洋教斗争,仍在继续蔓延发展,成为当时农民反帝斗争的主要形式之一。 (一) 会党是19世纪八、九十年代反洋教运动的核心力量,义和团失败后,会党再次承担起反洋教斗争的领导职责。在20世纪初年重新成为反洋教斗争的主力军。当《辛丑条约》墨迹未干,西太后仍龟缩在西安行在的时候,广东兴宁的会党首先揭竿而起。1901年9月23日他们“聚众起事”,将兴宁县坪塘、罗岗、燕坑等地的德国教堂及教士房屋等全行毁坏,继而“攻扑县城”。德国公使照会清政府外务部,要求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19世纪50、60年代对“世界历史”进程中人的价值的沦落的看法与他在19世纪70年代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有很大的差别.这一差别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衡量社会进步的生产力标准与人的价值标准之间的矛盾。揭示马克思在处理这一矛盾中的态度。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中国共产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对人的价值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论西汉后期流民问题的社会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后期,农民破产流亡的现象十分严重。目前绝大多数论著认为:导致当时严重流民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土地兼并。但事实并非如此,其中隐藏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原因。本文就这一问题略述己见。众所周知,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土地问题的严重程度总是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和人口增长速度相联系,决不是封建统治集团任何修补弥缝之策所能解决的。随着地主兼并势力的不断发展,西汉后期的流民同题也越来越严重。那么,土地兼并是否引起农民流亡,产生社会危机的主要原因呢?我们认为不是!虽然土地兼并必然侵吞自耕农民的土地,但地主兼并来的土地仍然需要农民耕种,才能取得剥削收入,决不是把农民统统从土地上赶走,让土地闲置荒废。如豪强地主阴子方“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顷”,就靠他兼并来的田地剥削农民起家。又官僚地主张禹“多买田至四百顷,  相似文献   

8.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在洋务运动背景下,清政府开始整饬营伍、变革兵制,希图通过简器练兵以自强,其中,裁军是变革兵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内容.清政府的裁军对于减轻其财政负担,促进军事改革、提高清军战斗力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裁军也成为造成晚清会党蔓延,土匪猖獗,社会动荡不安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二○九年爆发的波澜壮阔的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进入封建社会后爆发的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引起这次起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认为,这次起义主要是由秦统一之后土地兼并的恶性膨胀,引起社会阶级矛盾激化而导致的。我们认为,土地兼并在激化秦代社会阶级矛盾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是秦末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清朝盛世,由于人口激增,土地资源日益不足,两极严重分化,而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生的严重问题,统治者无法解决,也无力解决,这正是19世纪中叶爆发农民大起义的经济、政治原因和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根本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兼并发展的新特点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跨国公司兼并发展的新特点进行了论述,并着重分析了跨国兼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后,广东有众多会党队伍转变为了土匪,其匪化主要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执政者更替过于频繁、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低、土匪亚文化的历史惯性作用等因素.广东会党匪化对社会交迁具有正功能,如激发了政府整治社会环境、维护自身统治的需求,有助于调整革命党与会党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非直升型发展而是在西方文明刺激下突然崛起的大城市,上海有别于其他传统城市之处甚多,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是因全方位开放而造就的人口的无根性。从19世纪40—50年代起,各地人口因社会动乱或自然经济解体而不断涌入上海,导致上海人口急剧增加,及至1937年抗战前已成为拥有385万人的中国首位大城市。 人口城市化是20—30年代上  相似文献   

14.
会党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出现的游民阶层的秘密组织,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舞台上活跃异常,他们在推翻封建统治过程中曾经起过积极作用,但在革命成功后民族资产阶级与会党分道扬镳,有的会党甚至遭到革命派与封建势力的联合镇压.会党在辛亥革命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东汉后期限田论辨析罗庆康东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一些儒者提出了限田方案,但均不及西汉限田方案具体①,又推动不力,然而对正在兴起的兼并土地之风多少有些抑制。2世纪末至3世纪初,是东汉极其动荡的年代。表现在:一、兼并激烈,土地高度集中。正如仲长统所言:“豪...  相似文献   

16.
西汉后期,社会动荡,大量流民的存在是其主要表现之一。传统说法认为土地兼并必然导致大批自耕农破产,从而产生大量流民,引起社会动荡;西汉政府在抑制兼并和应对流民方面的做法是积极而有效的。本文认为这些认识是片面的、表象的甚至是不合理的。土地兼并不会直接导致大量流民产生,现实中有较为合理的流民吸纳机制;政府抑制兼并、控制流民的措施效果不佳甚至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7.
光绪年间,天地会在广东各地逐渐复苏并日渐活跃,从而为清末广东天地会自主性反清起事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此时广东会党的自主性反清起事,除了具有地域广泛、力量分散、缺乏统一指挥等突出特点外,还具有如下明显特点:第一,不少起事规模较大,参与人数超过了千人。第二,有些起事以城市为进攻目标,直接威胁了清政府的区域性统治中心。第三,各地会党起事后与清廷冲突的强度不一。第四,不少会党组织在起事时,出现了抢劫等反社会行为。从功能上看,广东会党自发自主性反清起事,有力促进了会党与革命党的联合。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矛盾日益复杂、民生危机逐渐加深的大背景下,清末会党活动产生了两个明显的趋向:革命化与匪化,辛亥革命前夕这种趋向更为明显。革命化是会党反抗思想与斗争不断进步的体现,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积极的联络影响下形成的;匪化则是会党从事各种危害社会的活动,不断加速会党走向社会的反面,是不以会党的革命斗争而转移的。就会党整体活动而言,两种趋向同时存在,同时作用,这一致延续到辛亥革命的爆发,以至会党最终成为革命党人容易发动但又难以驾驭的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经过两千余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土地私有为核心的封建生产关系。由于土地的私有性质,政府并不能阻止土地的流转,地主阶级为维护并扩大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往往会采取各种措施兼并小农户的土地。当封建社会土地兼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即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地主阶级与政权统治者、农民阶级之间也就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集中表现为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阶级对土地的所有权争夺,最终引起整个社会各个阶层的动荡。可以说,土地兼并是影响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顽疾。  相似文献   

20.
曾杰 《考试周刊》2012,(46):21-22
伊迪丝·华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纯真年代》是其代表作,描写19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初即老纽约时代中个人与纽约社会之间的矛盾与抗争,反映了在冲破旧文化束缚、创造新文化的转变时期上流社会成员面临的各种社会矛盾,揭示了老纽约时期上流社会的偏执,通过对人物的心理状态变化过程的描写,深刻而透彻地剖析了当时美国人的人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