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山西的民宅建筑凝聚着厚重的传统伦理文化,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立与中庸等伦理思想。考察凝结在山西传统建筑中的伦理观念与形式美感,能使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民宅建筑,并进而寻求传统建筑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性保存的诠释学忧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民俗制度的变化、白话文和汉字改革运动造成的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差异,加大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人之间的距离,使得民众对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理解和解释异常地艰难.借鉴古代经典文本诠释中的"经--传--注"等多层级结构模式,强化文本理解与解释的社会化诠释学循环,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从"文本性"走向"精神性"、从"学术化"走向"社会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保存和创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舜文化是中国伦理的基础构造,经历两个互动过程,形成两大基本特点,构成本质属性。因此,中国伦理既因其是严厉命令的伦理学而成为现代转化的陷阱,又因其具有永久魅力的中和传统而成为现代价值观的宝贵资源。中国要成为现代化强国,有必要回到而不是抛弃自己固有的精神家园,并重建既符合普世性价值又具有自己特点的现代伦理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4.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伦理规范与核心价值。在现代社会,孝的理念和实践遭遇了现实的困境:社会流动性加大与居家养老观念的冲突增加了尽孝的难度,代际价值观的差异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孝的现实适应性,功利主义价值观使得一些人轻视了亲情等等。作为一个具有伦理本位文化传统的社会,我们必须立足现实,接续传统,探索在现代社会重建孝道的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和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得以发展繁荣与永续的必然性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不断显现出了其走向现代化的潜质与动力。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精髓特质就是其走向现代化的内在活力,而西方文化的传播与冲击及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其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走向现代平等社会的过程中,“君子人格”的高尚伦理是否还有意义?它的性质和作用主要是什么?这需要追溯到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君子人格”的含义和特点。梁启超根据《周易》,将君子人格的基本特点概括为“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点,但观照人性,更需要强调前者的“勉强”和“自胜”,后者的“积德”和“包容”。仔细分析“君子人格”的具体内容,则可以依据现代的眼光,重视其中的“义利之分”和“忠恕之道”。而将君子伦理与古罗马的高尚伦理做一比较,当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传统中国“君子人格”之“文质彬彬”的特质。  相似文献   

7.
中央领导同志最近指出,中国的传统价值观、道德伦理观中固然有不少糟柏,但精华也是浩如烟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要提倡的东西都可以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渊源。我们应当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中华民族是有几千年灿烂文化的民族,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华夏优秀文化传统都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们应把中国优秀道德伦理等传统集中起来教育我们的青少年。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国家教委正在组织专家编写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有中国特色的伦理道德思想的书,用我们民族的好传统教育青少年。为了配合这方面工作的进行,我们特约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伦理学会会长罗国杰同志撰写这篇文章,供读者研究,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的深层内涵是人的现代化,也可以说是人的文化的现代化。文化转型意味着人的基本生存方式的深刻变化,它直接制约着我们能否在实质上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文化转型应坚持尊重历史、传统重建、文化整合的基本原则;面对现代化和全球化,我们的文化使命是努力做新世纪中国现代人。  相似文献   

9.
现代道德建设的传统文化缺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转型引发了现代道德的社会整合功能弱化,其深层原因则是现代道德建设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缺失.文化是人类生存方式的理解与表达,是人们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的产物.道德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文化形成的基础.在中国,伦理性的传统文化是现代道德建设的母体,脱离了传统文化的现代道德难以发挥应有功效.因此,现代道德建设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根基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被称为中国农民又一伟大创举的乡镇集体企业迅速走向消亡,一些企业破产,一些企业改制.文章主要通过对有关文献的介绍,揭示乡镇集体企业变迁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即价值观、道德风尚、精神文化以及世道人心的变化及其影响,以期更深入地理解乡镇集体企业衰败和演化现象,也希望更深入地理解时代变迁的大势.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诚信观的当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观,是千百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伦理基础。对此,我们要不断发扬光大,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使之在传承文明、调节经济社会关系、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经济运行机制转轨的过程中,更应该充分挖掘传统诚信观中的宝贵资源,作为建立现代社会信用体系、维护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借鉴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发展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观念,人们所理解的发展就是按照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但是这一模式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发生。以伦理看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考虑人的因素,并且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发展的制度设计要体现伦理关怀,促进发展伦理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从目前我们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育的现状出发,指出英美文学教学中可以采用一种比较的视野,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学和文化引入到我们的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这不仅可以丰富和深入我们对英美文学的理解,也是培养国际化背景下具有更强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专业优秀人才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这还能使我们更好地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实现国家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精神。文化精神引领思想变革,思想变革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变革。其中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汇,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现代化观念、现代化精神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追求。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精神在中华大地上互动交融的过程中得到扬弃与发展,并逐渐融为一体,成为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精神。其中马克思主义是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是根脉,现代化精神是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大量一手的文献资料,重点分析抗战时期前苏联戏剧理论、特别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对中国现代话剧的巨大影响。艺术家们努力使之融入中国现代戏剧的舞台实践之中,这对于中国现代演剧体系的建立、对于中国话剧的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从中我们可以更深地理解中国现代话剧是如何在继承本民族文化血脉的基础之上,以一种"拿来主义"的精神积极吸收外来戏剧文化的优秀成果而逐步走向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6.
冲突与融合——现代家庭伦理教育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家庭伦理教育出现了功利化倾向、代际关系错位等问题。这些问题与中国正处于家庭伦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特殊时期相关;也是代际伦理日益显露的结果;并且更与家长自身的素养息息相关。作为家长,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营造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有助于使家庭伦理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食品安全问题看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社会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现代社会伦理缺失现象,这种缺失反映在功利主义价值观极大地激发了利己主义价值观的膨胀,架空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流价值观;人的道德属性泯灭在滔滔物质利益中;伦理道德的教化和约束功能不断被消解等方面.中国传统道德可从重新树立理论基点,发展新的人性论;重树传统道德的利义现,扬弃功利主义思潮;宣扬诚信和责任,光大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观念;推动传统的美德伦理向制度伦理转变,加强传统道德的约束力等四个方面契合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8.
伦理内含规则价值观,并通过规则价值观影响和制约规则意识。由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在经济基础、社会结构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导致二者在伦理观念上差异甚大,规则价值观完全不同。传统社会是宗法伦理、德性伦理、一元伦理,内含的是权变的情理规则观,产生的是礼治型规则意识;现代社会是契约伦理、多元伦理,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并重,包含的是规则至上的价值观,产生的是法治型规则意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规则意识转型夯实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委婉语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心理因素和语用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汉英委婉语承载着丰富的中西文化内涵,折射出中西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中西不同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了解和研究委婉语的产生根源、语用功能及社会功能,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文化在思维模式、伦理观念、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有助于减少交际失误,更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正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社会的文化结构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巨大变化,文化在现代表现出极为明显的变迁趋势,而文化的变迁必然呼唤着新的价值体系的建立。就教育而言,为促进社会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教育的价值体系应如何建构呢?在现代文化变迁的背景下,教育的价值观应如何确立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在当前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潮流中,对文化变迁背景下教育价值观的理性追寻与选择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现代社会文化变迁的表征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创世纪。……处在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变迁的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