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校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德育的有效性,确立了“五个观念”,即素质教育以德育为核心的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建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观念;以德育工作有效性克服形式主义的观念;搞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的观念。德育工作是政治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德育工作只有将德育要求有效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修养,才能实现德育的效益性;只有以最少的德育投入产出最大的德育成果,提高德育效率,才能获得最佳的德育效益  相似文献   

3.
提高高校实效,关键是健全机制。这需要更新德育观念、健全领导体制,以从思想和组织上奠定基础;强化分工与协调。以使德育工作保证质量;确保经费投入,以保证德育工作顺利进行;优化师资队伍,以提升工作效率;注重学生自育,以实现由被动德育到自觉育德的转变;完善监督机制,以确保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4.
中专学校在改革大潮面前,德育工作经受着严峻的挑战,德育地位淡化,德育内容泛化,德育队伍弱化,德育效果滞后化,因此,必须提高认识,摆正德育工作地位;管教结合,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求真务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自我教育,帮助学生主动发展;加大投入,建设高素质德育队伍。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关键。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工作要以观念更新为创新前提,建立相对开放的、一体化的育人体系,以解决国内外政治、经济、化快速发展中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新问题,引导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内容上要体现时代性、人本化、生活化、层次性、开放性;方法上以学生、情景、活动为中心,注重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徐婷 《家长》2023,(11):37-39
<正>德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需要学校、社会和家长共同完成,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教育目标。但当前在德育实践中,却达不到相互配合程度,存在德育工作未能走进生活,教师受应试观念的影响,缺乏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德育教师素质偏低等问题。对此,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有责任帮助学生达到知识与能力并重,德行与品格兼备。教师可以根据素质教育目标,优化教学模式,从学生成长规律和情感体验出发,以关注学生成长、促使家校、社会的协同、更新观念和教育方式为切入点,落实德育工作,并且建设良好班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和利用信息化方式创设情境,打造高效课堂,助推德育发展。  相似文献   

7.
职业学校应重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建立适度的德育目标体系;根据德育目标确立不同年级的德育层次内容;规范德育管理.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因性施教,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为社会输送大批合格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8.
一、构建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1.构建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对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认识,确立德育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首要地位 一些培养单位在思想上,还没有把研究生德育收到应有的重要位置,存在着重视业务素质培养,忽视或轻视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现象;对新形势下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任务、特点和规律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研究生德育工作体制有待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要改变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现状,贯彻落实国家的德育方针,使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建立起科学、完整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德育工作评价的导向功能。从而促使学校进一步重视研究生德育工作,促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法 《教育与职业》2007,13(15):77-7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高校德育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完善德育工作机制,促使德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抓好主渠道建设;调整德育工作目标,切实体现人文关怀;拓宽德育工作渠道,创新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0.
“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要做到“以德育人”,重点应把握四个环节:一是要充分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教会学生做事时更要教会学生做人;二是要全面理解德育的涵义,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融为一体;三是把握德育内容,做到贯通古今、融合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四是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既要加强课堂传授与引导——授之以知,更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增强以德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