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董老师,你的信笺",传达室王大爷离老远就把我叫住了.我疑惑地接过信封,瞄了一眼,信封的寄信地址是:《河北教育》.莫非……我以最快的速度打开信封,果不出我所料,鲜红的证书,鲜红的印章,在我的眼前呈现了.  相似文献   

2.
蔺丽燕 《班主任》2014,(4):71-71
正我是一名热爱文学的语文老师,平时特别喜欢阅读《十月》《北京文学》等刊物。然而,去年夏天与《班主任》的邂逅,却让我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第一次翻开《班主任》,第一次读到那么真实、那么贴近我当下生活的教育故事,我便被深深地吸引了。于是,我仔细地阅读着,品味着,思考着。"班级发展与管理""学生教育与转化""心理健康教育""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3.
无意中认识到你在我的记忆深处,第一次接触《河南教育》应该是在1992年的初秋。1992年,当我从鹤壁师范毕业、手执派遣证重返初中母校报到时,曾教我3年数学、视我为"得意门生"的牛有生老师热情地把我迎接到他那间阴暗潮湿的办公室里。一阵寒暄之后,他因急于去  相似文献   

4.
《河南教育》创刊25年了。25年来,她走过冬夏,走过春秋,走过幼稚,走向成熟,走进了教师心中。她指引着教改方向,激励着我们不断进步。我第一次见到《河南教育》是在1981年,那是民师选招考试的日子。考完后,监考老师放在桌上的一本《河南教育》忘记带走了,我费了好大劲才送给他。看着衣衫褴褛的我,他既感动又慷慨地说:“送给你吧。”那时我月工资3块钱,别说我,就连学校也订不起一份《河南教育》,于是这本杂志就成了宝贝。大家争相传阅,爱不释手。印象最深的是有个老师从这本杂志上撕了一块纸卷烟吸(那时农村老师普遍…  相似文献   

5.
《宁夏教育》——我的良师益友.作为良师,您给了我很多真诚的帮助,铭心的启迪.作为益友,我们有共同的语言,相通的心灵.您诞生至今,已走过了10个年头.这期间,您不断给我加油鼓劲,促我扬帆远航,春风秋雨,在教改的道路上奋进.那是1982年的阳春三月,一缕春风将一封发自凤凰城的信送入我手中.打开信封,是一本《宁夏教育》,翻开刊物发现我的第一篇教学体会《当“教练”不当“演员”》上了目录.读着那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一篇篇文章,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您的尊重、信任、理解和热情.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如果说在此之前,您只是我心目中的月亮,美好,却高悬空中;在此之后,您就成了我内心深处  相似文献   

6.
《河南教育》"试刊号"是1978年6月和8月分两次印发的,当时叫做《河南教育》试刊1及试刊2,距今已30年了.回想起这30年,《河南教育》由一刊发展成二干、三刊……并孕育了《中学生数理化》《中学生阅读》《小学生学习报》《教育时报》及《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几十种报刊.在她的羽翼下,河南教育报刊社逐步发展壮大,今天成为全国对教育贡献最大的报刊社之一,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学改革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自2000年冬天起,我就陆陆续续地向《河南教育》《我的相册》栏目开始了投稿,记得我投的第一篇稿子是《一枚邮票》.那时生活经验较少,因此语言及构思充满学生气,文章颇显幼稚.本以为这篇文章一定会如同以往投别的刊物一样,石沉大海,杳无消息.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我在两个月后收到了当时任《我的相册》栏目编辑的长弓老师的退稿信,这是我收到的第一封退稿信.  相似文献   

8.
在我家书橱的醒目位置,珍藏着一本《山东教育》。每当打开书橱时,我都会第一眼看到她,心里便会激动好一阵,不由得用手抚摸她……清楚地记得,那是今年3月7日下午放学后,我正在办公室里批阅作文,崔老师进门高兴地说:"王老师,你的信,山东教育社来的。你又发表啥了?"望着偌大的土黄色信封,我一脸的惊喜,莫非是写的文章发表了?我小心拆开信封,发现  相似文献   

9.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河南教育》迎来了她的第25个生日,作为她最忠实的朋友,20年来的情愫终于有了倾诉的机会———可是,积攒了这么多年的话,竟然在此刻无声地沉淀了下来。1986年,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家乡的一所山村小学任教。临行前,我与老师告别。我的老师告诉我,要想把教育当做事业,就必须多读书,读好书,了解最新的教育信息,用最前卫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实践,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老师把他珍藏的《河南教育》送给我,并给我布置了我学生时代的最后一道作业题:读完杂志后,写一篇心得寄给他。这是我第一次…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把文章抄在只有横线的练习本纸上,小心地装入信封,忐忑不安地投向邮筒,听着信封扑通落入邮筒内的声音,我的鼻子尖上沁出了汗……第一次捧读登载自己文章的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报纸,我的心跳加速,满脸通红,激动得夜不能寐……确实,自己的作品首次在报章杂志上发表,是令人难忘的,哪怕是寥寥几行的“豆腐干”文章,也会兴奋不已。然而,赢得这“第一次”,常常要付出辛勤的汗水,甚至经历屡屡的失败。一生写出一百多部作品的法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凡尔纳,创作上的起步时曾遇到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他的处女作《气球上的五星期》曾遭到15次的退稿。每次收到退稿后,他并不气馁,而是执著修改,笔耕不止,终于第十六次投稿尝到了发  相似文献   

11.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河南省第二届少代会上,作为一名辅导员代表,结识了《河南教育》派驻会议的编辑同志,一见如故,十分投机。交谈中,编辑同志向我约稿,没想到,从此我便与《河南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我在《河南教育》1992年第8期上发表《探索榜样教育的新形式》算起,作为一名读者和撰稿人,我和《河南教育》已经相伴走过了11个春秋。我的文章主要发表在“少先队活动设计”“辅导员沙龙”和“班队工作新探”栏目中,基本上都是应约而写的“命题作文”,偶尔也有应急之作。例如,1996年3月,编辑部打来电话,说在编辑部…  相似文献   

12.
“董老师,你的信笺”,传达室王大爷离老远就把我叫住了。我疑惑地接过信封,瞄了一眼,信封的寄信地址是:《河北教育》。莫非……我以最快的速度打开信封,果不出我所料,鲜红的证书,鲜红的印章,在我的眼前呈现了。  相似文献   

13.
相伴到永远     
1990年,我写了一篇纪实散文《送你一束野菊花儿当时的地区文联主席看到后,认为写得还算有点灵气,本着对青年人的真诚扶持,他把文章推荐给了《河南教育》。就这样,带着几分崇敬、几分羞怯,我与那本心仪已久的杂志相逢了。当拙文在《河南教育》上变为铅字的时候,我所在的小学,从年近花甲的老校长到所有的同事,争相传阅,高兴异常。之后,我在全县教育系统演讲比赛的赛台上,向我的同行们深情地讲述了《河南教育》编辑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勉励,讲述了《河南教育》如何指引我教书育人,使我从一个贪玩的傻’/头成长为全县小学语文教改的…  相似文献   

14.
是良师,也是益友■濮阳市实验小学武凤霞我是一名普通小学教师,也是《河南教育》忠实的读者。自从1992年5月我的第一篇文章在《河南教育》发表以后,我与她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当一篇新作问世,我首先想到的是送到《河南教育》编辑部,因为那里有几位值得我信赖的...  相似文献   

15.
周日,我正在家里备课,快递送来一个大信封——《河北教育(德育版)》2020年第6期,是该刊编辑曹振坡老师寄来的.第3页《一言_编读》栏目中,有篇文章《荣誉和好人的抉择》,下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徐水小学王亚男.  相似文献   

16.
纯洁     
那一年我11岁。我第一次收到了一封真正属于自己的信——白色的信封上用纯蓝色的墨水分明地写着"党苗收"。这是一封只有我才能拆看的信。我真激动——我总是看重  相似文献   

17.
肯定河北围场县半截塔镇要路沟村祁凤杰:我今年是第一次订阅《教师博览》,收到第一期后,我才发现,在我所订阅的各类教学刊物中,数着这份刊物好。明年我会继续订阅这份很有份量的刊物的。河南鲁山县磙子营乡一中黄信智:贴近教师生活,切合教学实际,指点工作迷津,排除旧观念干扰,明确教育改革大方向,传播先进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8.
《河南教育》2007,(9):31-31
《河南教育》杂志诞生于1978年,与祖国的改革开放同步,她是河南教育改革的见证者和积极参与者。2008年,《河南教育》将迎来创刊30周年。为此,本刊自2008年1月起,开辟"我与《河南教育》三十年"专栏,并于8月份对来稿进行评奖和颁奖,届时将邀请部分征文获奖者参加河南教育报刊社社庆活动。  相似文献   

19.
永远的感谢     
那一年,一位朋友把一期《河南教育》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我,我真是高兴极了。因为我当时虽说当了十几年班主任,但脑子里德育理论奇缺,工作起来经常感到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老早就听说《河南教育》的德育研究方面的栏目办得非常好,可就是无缘拜读。而朝思暮想的《河南教...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看见林格老师的《教育是没有用的》这本书,我就爱不释手.林格老师说:"教育是没有用的,无用方为大用.最好的教育是让受教育的人感觉不到教育的痕迹."这句话概括总结了我对教育的所有理解和一直希望能够追求的"教育无痕"理念.我想,写作文也当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